康复评定、治疗,不可或缺等速运动技术
2020-02-10徐燕
徐燕
康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对于康复治疗技术的了解,很多人还仅仅停留在针灸、推拿、理疗、牵引等;而等速运动技术,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
其实,等速运动技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提出,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发展,现在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我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等速运动装置,最初主要是用于运动员的肌肉功能评价和运动损伤后的肌力训练,后逐渐应用于神经和骨骼肌肉康复等多个领域。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技术。
借助设备使运动速度恒定
等速运动又称为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角速度运动,是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按预先设定速度运动。因为要感知运动中肌力的变化,所以需要感应系统的支持,以便随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同时,还可通过感应系统获得运动中有关肌力变化的各种力学参数,从而客观、量化地完成肌力测试。
等速运动的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爆发式等运动现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从而不断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与安全性
等速运动技术具有结果精确、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提供大量具体数据,在治疗上具有高效、安全、可控制的优点。
第一,由于等速运动中提供的是顺应性阻力,肌肉的关节在全部活动范围内始终产生最大肌力,因此,能更有效地锻煉肌肉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
第二,等速测试及训练中,由于外加的阻力是根据受试者不同的运动力量而改变的,在受试者受伤、虚弱或无力等情况下,阻力也将随肌力的减小而减少,并且由于速度是恒定的,不产生加速度,所以安全性较高。
第三,等速肌力测试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四肢大关节绝大部分的功能动作,以及腰背肌各功能动作的肌力测试。
既可用于评定也可用于治疗
鉴于等速运动技术具有上述优点,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临床的康复评定和治疗中——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用来评价和指导康复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应用等速肌力训练仪对患者肢体功能与健康人群相比较的变化进行评价,以指导患者选择最佳康复方案,并在康复过程中实时监控,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主要应用于关节、韧带损伤等疾病,中风、脑外伤所致的偏瘫,以及小儿脑瘫、截瘫、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常用于运动系统损伤早中期的肌力康复训练,使肢体在其活动范围内做持续运动,并且能有效避免肌肉功能恢复不平衡状况的出现。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等造成的膝关节失稳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方面,等速运动技术比传统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比如,脑损伤偏瘫患者肌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主动肌肌力下降和拮抗肌肌张力增高,肌力训练会增加痉挛程度,因此康复的重点是降低拮抗肌张力。而等速肌力训练角速度恒定,肌肉疲劳后重复训练不会引起拮抗肌张力异常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