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改革路径分析

2020-02-10陆轶之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陆轶之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过上好日子是人类的自然诉求和本能表达,通向好日子的人类社会之路在于促进社会公正、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社会发展。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把追求人人平等、社会公正、生产高效、社会文明作为最高理想目标,虽然经历漫长的痛苦与牺牲,但是,我们今天毕竟最接近达到这个理想目标。中国因为封建社会漫长,故而求索的时间更长,付出的代价也更大。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才真正摆脱阶级的桎梏和历史的羁縻,能够凝心聚力探索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不例外地把社会公正、生产高效和社会发展作为自己执政的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制度,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人民在政治上的平等,并且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中建立起相对健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高效率发展。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人发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比如:政治权利平等掩盖下的经济社会权利不平等、生产效率达到一定程度后提高艰难、社会发展后劲不足、物质财富短缺等,这些问题在农业、农村和农民中更为突出,造成“三农”问题相互叠加,彼此牵制,发展日益困难。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把握着问题的关键,把改革的突破口选定在农业,一切以解决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问题为核心,以实现农民的各项公平权利为目标,大力构建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公正、生产发展、社会文明的新社会形态。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逻辑

社会唯公正才能维持和谐,消弭各种衍生问题,减少社会发展成本。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基于解决生产问题,寻求与维持公正,以到达美好社会的理想目标。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逻辑。人类进入启蒙时代前,受神学和宗教统治,贵族和神职人员是社会的上层,其他人是他们的奴仆。商人的出现最终打破了神的统治,商人要求社会公正和恪守信誉,以便利他们做生意和减少交易成本,因此,制度和法律必然被要求成为社会的标配。高举“公正、平等、自由、民主”旗帜的商人们并不都是高尚的。事实证明,他们所争取维护的所谓“公正、平等、自由、民主”也仅仅只是一块遮羞布,人民仍然一无所有。这样的社会注定不可能是一个公正、和谐、美好的社会形态。进入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与这种虚幻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达不到目标,人类自然不会停止追求和探索的脚步,发现并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努力解决它,实现真正的社会发展,建成一个美好的社会,人类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

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经高举公正的大旗,宣称人生而平等以反对封建法权。这当然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也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跨出一大步。但是,资产阶级口中的平等或者说公正是有条件的,政治和社会权利受制于经济权利,经济权利受制于发展权利,发展权利取决于人的出身等第,换句话说,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出身基本上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人们的发展权是不平等的,导致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在起步时就是不平等的。现代社会要求尽可能平等,首要的就是社会保持公平公正,人们的社会出身可能多种多样,但是,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权利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还包括发展机会和规则的平等。对于现代人类社会来说,已经进入到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让所有人公平地参与社会发展和竞争,不但是他们个人进步的关键,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所有社会成员的创造潜能,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成本,谁就能在人类社会的竞争中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处于有利的地位。

效率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动能。效率主要体现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合理高效、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与运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流通的顺畅等。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基于效率的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越快、社会生产组织越高效,则社会的进步也越快。古代社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效率低下且提高很慢。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成熟竞争领域,其高度竞争性已经对效率的要求接近极致,谁能越快越经济地提高效率,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利并发展壮大,也更有资本投资于技术创新领域以更快提高生产能力,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了。反过来,效率提升慢的领域,其发展必然缓慢,生产力发展水平多数也是不成熟的,缺乏竞争能力,如不能及时扭转颓势,最终将会被社会发展所抛弃。

社会发展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社会发展体现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物质财富丰富、社会治理规范合理、自然环境优化等。人类追求社会发展的欲望永远不会停止,无论何时,人们都希望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也在为过上好日子而努力奋斗。实现社会永续发展必须把两个问题处理好:(1)保证生产力持续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持续加强改革。消极地说,人为制定的制度和体制永远不可能完美,因而,改革和自我调整永远不会停止。人类社会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释放生产力的活力和实现社会各方面治理良好,逐渐达到实现美好社会的目标。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当然并不少,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各项社会制度和体制中的弊端等问题仍然比较普遍,这些问题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逻辑的认识,中国改革自然锁定以农业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和主阵地,以解决“三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导向,以努力现实农民应该享有的社会公平公正权利,让他们获得应有的利益和尊严,与城市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而滥觞并全力推进的。

二、农业农村改革紧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广大农民获得彻底解放,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也归村集体所有,农民成为集体和劳动的主人。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是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与统一经营的合作经济形式。这种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计划经济形态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帮助经济恢复和生产力发展起来之后,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羁绊,突出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缓慢,导致社会发展放缓,物质供应短缺,人民群众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一)解决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困难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让人民群众吃饱饭、穿暖衣,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邓小平指出:“我们把解决农业问题放在第一位,因为我国有八亿人口,第一件事是要有饭吃。”[1]于是,农业改革就成为党的工作的突破口。农业改革的关键是激发社会生产力的活力,主要方法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即从单一的统一经营转变为以“大包干”为特征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在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具体来说,农民具有完全的土地经营管理权,生产自主、经营自由,在承担相应的土地税和集体提留后,劳动成果可以自由支配,农民有个形象的说法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村集体和农民之间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既实现了农民自主经营,从而可以开辟多种经营形式和渠道,又保证了应由村集体统一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顺利开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1)确立了农民的生产主体地位。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劳动者,从依附性的单一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有了充分的生产决定权和自主权,需要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和品质,实现增产增收。(2)确立了农民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放开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民可以自主决定农产品交易行为,这反过来又刺激农民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产品花色品种,从而繁荣农贸市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贸市场的繁荣,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和农村微观主体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建立健全了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交易的市场调节机制。

(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问题

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在解放农民的同时,客观上也激化了中国农村地少人多的矛盾,有限的耕地难以容纳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必须为他们寻找新的就业方向。于是,伴随着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和农贸市场的繁荣,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20世纪70年代后期曾令中国政府非常头痛的城乡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得到顺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直接带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两大转变:(1)乡镇企业(1984年前称社队企业)兴起。乡镇企业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比如珠三角地区、温州地区、长三角地区等地纷纷建立,它们不但迅速地把本地富裕青壮年劳动力转变成企业工人,大量安置就业劳动者,而且很快向全国辐射,吸纳中西部广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时间形成蔚为壮观的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打工者”蜂拥奔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孔雀东南飞”现象。(2)农业逐渐由分散经营向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方式转变。从集体的大锅饭过渡到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和逐渐做大做强,与它们对接的分散的个体农业逐渐不适应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科技利用率低、农产品规格低且不统一,难以满足乡镇企业对农产品质量和规格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一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又返回农村,指导农民搞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新的经营方式,引导农民把生产经营方式和标准与乡镇企业要求统一起来,实行规模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规格订单生产,以便于直接用于企业加工,大大提高农业效益,推动了农业进步,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推动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在山东等省就率先探索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据统计,到21世纪初,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9.4万个,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达7 265万户,[2]规模已经相当可观。

(三)解决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到企业和进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人数日益增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7年农民工人数总量达到两亿八千多万人。[3]这么大数量的农民在城市和企业工作,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隔离,他们始终得不到城市户口,因此很难得到城市市民的自我身份认同,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在城市中扎不下根。更主要的是,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就不能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比如:就业、医疗、养老、社保、购房以及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等。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农民工需要付出比城市居民大得多的社会和经济成本,是对农民工权利的极大损害,非常不利于他们依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这对农民工是极其不公平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补齐重大制度短板,下定决心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中央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农民工享有城市公共服务权利均等化上,2018年1月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工作和稳定住所的农业人口在城镇落户,依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这对众多农民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四)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城乡融合发展问题

随着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的收入有大幅度增长,农村从物质短缺过渡到农产品过剩,一时之间竟然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导致农产品价格畸低,农民长期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增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各种地方费附加,这实际上增加了农民的直接收入。

长期发展经验表明,中国农民坚守的传统农业增产潜力有限,因此,针对粮食增产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中国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法,实现工农互动、优势互补,争取做到农民离土不离乡,在发展较好和乡镇企业较集中的地区,逐渐形成一些有特色的中小城镇,走上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农业转型,加快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加财富,最终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目的。

随着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央的农村发展道路和目标也逐渐明晰。2005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农村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4]至此,通过深化改革把中国农业发展推进到“四化”融合的发展阶段。“四化”融合的发展路子是对中国几千年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的颠覆性创新,是走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走对了路子,找对了方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和推手,城镇化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广阔市场,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政策上持续发力。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5]2016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规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三权分置”可以更好满足农民土地流转的要求,以达到规模经营、科学种地、增大投入、集约发展的目的,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供便利条件。与此同时,中央强力推出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坚决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使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全党全国共同努力,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城乡融合一体化的新乡村。

三、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中国共产党的农业农村改革紧紧扭着“三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力图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应该享有的公平权利和利益得到落实。经历4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国农业有了极大发展,农村面貌有了极大改观,农民享有更多公平权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极大提升。但是,相对于城市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来说,农业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所享受到改革的红利相对较小,农民应享有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公平公正权利还存在不足。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乏力问题仍然存在。农业是基础产业,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更是稳社会、促发展、建小康的基石和关键。传统农业既无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也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特别是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是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发展的农业,它以科技和智力的大量投入为发展动能,显著区别并明显优越于主要以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驱动力的传统农业。40多年农业改革实践生动证明,传统农业是不可持续的,更不可能支撑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恰恰是农业科技落后,农业生产力提高乏力,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有人才支撑,而人才既要培养,又要留得住,这两方面现在都有不足。提供充足的农业人才需要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现代农业发展还必须建立在现代基本农业经营制度基础之上。事实证明,中国现行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分散经营方式,既不利于集约经营,也削弱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预期和能力,对其做出适当改变势在必行。

农民收入增长放缓问题没有根本扭转。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年,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这得益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乡镇企业的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以及国家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改革在城市发力,中国走上工业大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在农村,伴随着农民卖粮难等问题的爆发,农民收入增幅相对收窄,这也是当时推动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农业发展更加重视,先后出台了十几个涉农“一号文件”,强调重视农业发展,此后又推出取消土地税、推动新农村建设等实质性举措,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这些举措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总的来看,农民的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不足和分散经营的缺陷显著暴露,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增加,有农民认为种地不赚钱,甚至可能还赔钱。这事实上也成了大量乡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打工的重要推手之一,在相当范围的农村仅剩下老人和妇女种地,形成农业劳动人口“空心化”现象,导致一些地方大量土地被抛荒。

农民应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正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中国建立后,农民和农业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支撑起一个相对健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功莫大焉!改革开放后,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一切社会经济行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为准则,这当然是正确的,是我们建立现代国家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所决定,我们还有一定数量的农民难以完全被纳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他们或者不适应或者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经济竞争,难以把握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辛勤劳作生产的农产品因滞销而腐烂,在一波又一波的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震荡中,他们成为利益受损者,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生活相当困难。这部分至今还坚守在农业领域中的多数是老年人,更大的问题是,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缺乏基本的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即便被纳入医保的,保障水平也有待提高。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多数是中青年,他们在教育、就业、技能培训、买房、养老、医疗乃至子女受教育等方面都受到很多限制,还没有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社会权利。

城镇化发展重“物”不重人问题还比较突出。新世纪以来,中央大力推进农业改革、农村发展,先后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战略规划,也着力推动农民工落户城镇、把农民纳入社保网络、农业土地“三权分置”和流转等重大举措,这些举措和战略规划无疑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进步。但是,也不能忽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农民异地搬迁安置,虽然新村建设得很漂亮,但是要农民住楼房,他们既不习惯楼房生活也无处安放农业生产工具,造成生产生活的不便;土地流转中因土地平整改造而毁蚀原貌,农民担心以后难以收回承包权,再加上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承包费纠纷,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强种他人地块等现象;部分地方在收回农民旧宅基地时,补偿费不到位、补偿标准不透明,导致农民买新房时债务增加,有的搬迁安置房甚至存在质量问题等。农民工尤其是农民工二代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他们已经不习惯农村的生活和劳作,难以返回农村,但是又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均等的受教育、考试招生、就业、买房等城市福利保障和发展红利,成为事实上的“夹心饼”,进退两难。新城镇建设中有的地方环境问题突出。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的推出,农民进城和就地搬迁安置建设小城镇等情况增加,这有利于现代农村的发展和管理,但是,由于农村生态的脆弱性和环境保护规划的欠缺,这种城镇规模扩张也造成部分农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增多,再加缺乏地下排污系统,导致部分农村环境问题严峻。

四、效率与公正仍然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农业发展和农民获得公正权利与享有发展红利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关切所在,这不但需要全体国民形成共识,而且必须落到实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废除针对农民的各项歧视性政策仍然是农业农村改革的落脚点和主题。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也把重点攻坚任务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们的近期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中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民人口又众多,惟其如此,我们必须勇于担当,努力攻坚克难,想尽一切办法“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7]随即,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精准扶贫政策并展开大规模行动,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目标之精准前所未有。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三农”问题下了大决心,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攻坚期和收尾阶段,农业农村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必须破釜沉舟,一抓到底,一定要真抓实干,抓出成果、抓出实效。

1.必须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动员农民,深化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是农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是主力军和决定性力量,必须动员农民广泛并深入参与农业改革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就是农民推动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民创造了为数众多的农业发展新思想、新体制、新机制、新方法。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农民是农业发展的推动者、创新者、改革者,也是农业发展红利的享有者,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动能。农业发展不但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而且也是推动城市发展、国家发展的重要动能,反过来,城市发展、国家发展也会帮助和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它们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8]农业发展应该和国家发展协调、与城市发展互动,在相互联系和彼此支持下共同发展,农村和城市一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农民和市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红利,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中国农民不能落伍,更不能缺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在农民的创造创新精神中寻找新灵感、新方法、新思路。

国家需要深化改革,要允许农民创造,鼓励、支持和动员农民创新发展思想、管理体制、生产方法,凡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方法都应该大胆尝试,努力推动农业农村在发展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农业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避免千篇一律,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禀赋优势和实际情况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建设等政策和措施落地。要大力支持农民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发展模式的探索,鼓励农民发展“农业+旅游+餐饮”“农业+特色文化+休闲”“特色农业+特色民俗+特别体验”“农业+健康养老”以及海岛休闲、草原旅游、高原探险、沿海垂钓、沙漠旅行等适合不同年龄和居住区域人们的旅游和休闲生活的新业态、新产业,借助、用好、用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所有优惠条件,尽快推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

引导和鼓励农民树立大农业思想。分散经营方式虽然比较自由,但是不利于大规模投入和集约化经营,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难以降低经营成本,因此,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大力扶持和培育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公司加农户以及村社合作经营等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规模投入和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变种养殖业方法,推进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和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2.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构建国家指导、县乡主导、覆盖全面的城乡一体化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发展是基础,农村进步是关键,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是核心目标和终极要求。只有在农民过上幸福、舒适、悠闲、有保障、有尊严的好日子以后,才能说“三农”问题真正解决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指出:“牢固确立‘三农’问题是中国根本问题的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9]本届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具体,高标准、严要求、强问责,政策连贯、决心大、持续时间长,可以看出,这次是不达目的绝不停止的。

解决“三农”问题在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解决农民应享有的各种公正权利和社会保障。农民享有社会公正权利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公平公正的受教育、技能培训、工作、住房、医疗、养老等各项权利,也就是说,在废除户籍歧视的前提下,全国人民在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权利方面应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解决农民的公正权利问题,需要全国一盘棋,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彻底取消身份、区域、行业、工作属性等各种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渠道、新方法的优势,推动各部门、各主管机构、各办事主体容纳和收集的居民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和共享,确保它们所主管的各项社会经济等保障权利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卡通”和全覆盖,最大限度削减和废除针对农民的各种歧视性限制,实行全国居民无差别的权利和利益公平。

需要加强农村硬件建设。在政策和措施到位的情况下,通过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引导社会投融资等办法,大力加强县乡等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地方的社会保障机构建设,比如医院、养(敬)老院、职业技术学校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和学前幼(育)儿园等建设,还要配齐配足配好相关的从业和服务人员,真正保障农民应该享有的社会公平公正权利落到实处。

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农民过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好日子。在全国一盘棋的政策下,国家指导、县乡政府主导、农民积极参与、全国共同支持,最终实现社会权利和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和公平化,让农民充分享有各项社会权利和福利保障,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和题中之义,也是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

3.必须赋予农民土地收益权,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上,开拓流转渠道,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过去几十年,农民的主要收入依靠土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都只能依靠土地收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只享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只能自己耕种而不能处置和流转,一旦农民进城打工,土地势必抛荒。这就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农民工融入不了城市,得不到城市的各项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无人耕种的土地又不能有偿流转,得不到土地置换的利益,两方面都对农民不利,使其两面受损,更减少农民的收入。

解决农民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剥离问题是化解这个难题的关键。2016年,国家颁发“三权分置”政策,将土地“三权”分开,在所有权属于集体的情况下,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农民在保有承包权的基础上,可以转让、抵押和流转经营权,实现更加灵活的土地经营政策。

随着“三权分置”政策的推行,农民可以以土地入市,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做抵押品获得融资贷款,农民获得资金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区域农业禀赋,进行相应的生产和科技投入,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养殖、旅游休闲以及各种涉农服务业等,推动农业发展。

鼓励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把分散的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大户、旅游休闲服务业大户手中,可以发展富有特色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农业发展竞争力。土地流转后,农民可以获得租赁收益或入股分红,这是一笔稳定收入。农民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特长,在相应的特色农业或公司中打工,获得工资收益。从已经流转土地后的农民收入来看,都有较大的增长。

加快改革,允许农民旧宅基地置换和流转。农民宅基地一般占有比较大的面积,在北方适宜农业发展的平原地区农村规模都比较大,一个村庄就是一大片农田。现在大部分农民都进城打工,有的甚至举家进城,相当多的农村已经没有多少人居住,平时在家的主要是一部分老人,这些老人大多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生人,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已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赡养照顾,无法分身外出打工,只能在家种田。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多数人已步入老年,逐渐失去劳动能力,需要家人照顾。但是,他们的子女多数在城市工作或者打工,基本无暇回老家照顾他们。由于在城市买不起房子,无法把老人接到城市中照顾和养老,而农村老家的房子又大多闲置。如果允许农民旧宅基地置换和流转给大户和公司,他们可以获得现金或者城镇住房补偿,就可以在新城镇或城市中购置新房子,从而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养老又不耽误工作,置换和流转出的大片良田又可以参与涉农经营,双方均可获益,这在客观上也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帮助更多农民市民化。

4.坚决深化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型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尽快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经济振兴,经济振兴在于农业发展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可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消费的需求,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中国是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超大市场,每天消费的农产品数量庞大,但是,这些农产品中有的大量依赖进口,比如大米、大豆、玉米、油料、奶产品、海产品乃至肉类和水果等,甚至中国的旅游业也是入超。中国自己本身就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但是,一方面自己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量滞销,另一方面老百姓却在高价购买外国进口的农产品,这种现状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改变这个现状,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为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只要是有利于高科技农业、智能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体验式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发展的,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尝试,农业发展一定要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农产品。

既要完善顶层设计,又要深入基层探索。农业现代化需要引领,供给侧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为目标,努力追求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事实证明,农业的自然发展很难走上现代化之途,需要国家加大改革力度,搞好顶层设计,从制度、体制、机制上引导和带领农民和农业走上现代发展之路。国家要在财政投入、金融、信贷、税收、利率以及补贴等方面制定向现代农业发展倾斜的政策。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行业、业态、模式以及生产各种各样农产品花色品种的,要给足、给够、给全各种优惠,全力加大在供给侧的投入。要在基层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着重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和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企业集团化、土地使用规模化、农业科技现代化、经济行为市场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推动农业生产向大产业大基地大企业、农业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现代化,改革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业产业和企业对内挖潜,挖掘内生动力,尽快实现农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

既要抓重点突破,又要搞好整体协同发展。中国是个大国,农产品种类多、农业范围广、农民从业人口多,不可能东西南北中所有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只能一步一步来,条件成熟的先发展,优势较大的重点扶持,然后由点到面,先进带后进,最终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现代化。中国地域面积辽阔,各地的自然禀赋和优势条件各不相同,要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抓住重点,发展适宜的新产业、新行业、新业态以及新商业模式。国家要支持各地特色农业发展,在政策等顶层设计倾斜的前提下,还需要在资金扶持、科技帮助、人才引进、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发达地区和城镇居民给予农业和农民更大的帮助。要全面深化改革,盘活农产品市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搞好生产与市场、农村与城市、农场与商场之间的无缝衔接,让农民卖得出去、市民买得进来,农民生产获益、市民消费满意。要尽快形成全国一盘棋、城乡一体化农业生产发展格局,在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完成乡村振兴的任务,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