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牡丹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2-09
紫斑牡丹是芍药属毛莨科植物,主要种植在中国西北地区,甘肃临夏一带为紫斑牡丹的种植中心,因此紫斑牡丹也被称为西北牡丹或甘肃牡丹。紫斑牡丹在中国栽植历史悠久,花色多样,色彩饱满。紫斑牡丹的根皮被称为丹皮,种子加工后可制成牡丹油,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分析了紫斑牡丹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现紫斑牡丹的科学栽植管理,推动紫斑牡丹种植业产业化、科学化发展。
1苗木培育技术
1.1苗前管理
甘肃临夏属中纬度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与紫斑牡丹的生长条件十分契合,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紫斑牡丹生长习性,科学实施苗木培育技术。首先,紫斑牡丹土壤根基较深,适合在土壤肥沃并且疏松的条件下生长,同时紫斑牡丹更喜欢干燥的生长环境,排水性能需较好;其次,应做好基肥工作,将氮、磷、钾等化肥作为优质农家肥搭配使用,保障紫斑牡丹根部和茎部发育成熟,提高抗病能力;最后,需对病虫害多发的土壤提前消毒杀虫,建议选取毒性较低和残留物较少的高质量农药,也可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土壤搅拌的方式进行消毒。
1.2育苗
嫁接法和种子法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紫斑牡丹育苗技术。嫁接法是通过根部或枝干的嫁接完成育苗,紫斑牡丹根枝硬度较高,接穗长度应为7 cm,利用切接技术进行嫁接,完成后使用消毒后的麻绳固定,并使用石蜡封口。需要科学选择嫁接时机,例如在甘肃临夏地区适宜在秋季进行嫁接,此时温度适宜,湿度较低,适合嫁接后的牡丹生长;种子法是通过选取优质的紫斑牡丹种子,晾晒风干后用温水浸泡,在秋季播种,在翻地时将肥料一同翻入土壤中。紫斑牡丹育苗建议采取条播的方式播种,覆土厚度约3~4 cm,及时清理杂草或杂物,同时,为了提高紫斑牡丹种子发芽率,建议使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增强土壤保温效果,控制土壤内部水分蒸发量,保证紫斑牡丹植株正常生长。
1.3苗期管理
紫斑牡丹苗期管理包括灌水、施肥、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在育苗结束1个月后开始灌水,集中漫灌1次,以满足紫斑牡丹成长发育的用水需求;施肥时应做好前期基肥工作,根据植株成长情况进行针对性施肥;在第2年春季追肥,若土壤中积水较多则应当遵循“先排水,再追肥”的原则;每年除草4次以上,在除草時注意翻土。
2病虫害防治技术
需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防治理念,以“高效率、低成本、重环保”的原则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紫斑牡丹病虫害可分为叶部病虫害、茎部病虫害和根部病虫害3类。
2.1叶部病虫害防治技术
紫斑牡丹的叶部通常会因气候变化、病菌传播寄生等原因发生病虫害,常见的叶部病虫害有以下几种:红斑病多发于湿度较大的时期,紫斑牡丹新叶呈现出大小不一的斑点,防治红斑病需及时发现并摘除病叶,然后在叶片背面均匀喷洒粉尘剂,感染严重时需将病枝整枝清除并重新填土;灰霉病属于病菌侵染病虫害,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并传播,灰霉病危害紫斑牡丹的叶和花。保证生长环境通风,排水条件良好,及时除草,合理施肥可有效防治灰霉病;褐斑病使紫斑牡丹的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圆形斑,褐斑病主要通过空气和水分传播,在土壤过干或过湿时都会发病,严重时可导致整个叶面枯萎致死。在秋冬季节及时清理病叶,日常可使用百菌清防治褐斑病。
2.2茎部病虫害防治技术
紫斑牡丹茎部同样易感染病虫害,常见茎部病虫害包括茎腐病与枯萎病。茎腐病指紫斑牡丹茎部发生腐烂,发病时整个植株呈现出灰色枯萎状。在菌核尚未形成时期及时清理,并深埋病株,若茎部已经感染可喷施苯来特及时防治;枯萎病在紫斑牡丹茎部与叶部较为多发,在雨水较多或排水不畅的高湿度区域更容易发病。可选择干燥的地块栽植紫斑牡丹,或采取起垄栽培的方式防止牡丹茎部淹水,从根源上阻断枯萎病,可使用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若症状较为严重并且开始传染,则应当对种植土壤进行全面消毒,并且加强排水。
2.3根部病虫害防治技术
植物根部病虫害对于植物的损伤较大,恢复难度大、恢复周期长,因此,应重视紫斑牡丹根部病虫害问题。目前,紫斑牡丹根部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紫纹羽病通常从幼根开始发病,逐步扩展到主根,根部变为黄褐色,并包覆一层菌丝体,严重时根部会腐烂。防治时应注意消毒及施肥养护,一旦发现病株,需及时清除,再进行栽培,症状较轻的植株可采取开沟灌根的方式进行防治;白绢病防治前期以消毒为主,后期一旦根部出现症状,可采取土壤晾晒的方式进行防治,同时做好植物检疫;感染根腐病后,紫斑牡丹根部颜色逐渐变深,然后开始腐烂,根皮上也出现不同形状的斑点,植株枯黄衰弱,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时可充分对种子土壤进行消毒,对已经感染病害的根部使用国光根灵浇灌3次,同时使用根部调节剂治疗病害。
紫斑牡丹观赏和药用价值较高,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种植人员需科学实施紫斑牡丹苗木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实现紫斑牡丹的科学栽植管理。
(甘肃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