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辖区实际提升灭火作战能力的几点思考
2020-02-08张光俊
摘要:本文通过对沙坪坝区灭火作战对象特点、灭火作战能力分析,提出了当前灭火作战面临的形势,固化了辖区救援站初战控火常用两种作战模式、并对增援消防站、全勤指挥部作战任务进行明确,重点结合高层建筑、缺水地区灭火作战能力提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不同灭火作战阶段队员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灭火作战;指挥;模式;安全
随着中国(西部)科学城建设步伐加快,高层建筑、地下轨道交通、工业园区大型厂库房大量兴建,衍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大量涌现,生产和消费资料高度集中,加之沙坪坝集城市与农村于一体这一特殊现状,灭火作战对象更加复杂。改制后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不足实际问题客观存在,基层救援站指战员灭火作战能力偏弱问题凸显。因此,立足辖区实际,强化对灭火作战能力问题研究十分必要。
1 当前灭火作战面临的严峻形势
1.1灭火作战对象日益复杂
分析近十年来沙坪坝区发生的有代表性的火灾事故案例,主要以住宅火灾为主、厂库房火灾次之、其它火灾时有发生,火灾扑救难点主要集中在辖区高层建筑、缺水地区厂库房等典型场所,辖区共有2112栋高层建筑栋(超高层建筑22栋),其中、高层住宅小区1537个,高层公共建筑252栋;典型的龙湖光年城市综合体、集高层、高铁站、地下轨道交通枢纽为一体、结构极其复杂、不可控因素多,灭火救援难度极大;西永微电园、土主西部物流园等工业园区建设了大量大空间大跨度厂房,由于工业制造需要、部分企业储存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使得灭火作战对象变得错综复杂,类似典型场所在辖区内普遍存在,极大增大了消防指战员灭火作战的难度。
1.2辖区救援站指战员灭火作战能力不足
沙坪坝区消防救援支队下属9个救援站,编制42名基层指挥员,按干部结构分:部队生长20人,地方和部队院校入警22人;目前在主官岗位上担任救援站指挥员的18人,其中生长干部7人,大学生干部11人。按基层任职年限分:1~3年基层任职经历3人,占8%;3年以上基层任职经历17人,占40%;5年以上基层任职经历22人,占52%。总体上看,基层救援站指挥员能力基本能满足辖区各类灾害处置需求,但实战经验不足、特种灾害事故处置能力偏弱等问题比较明显。
2 灭火作战模式探讨
2.1辖区救援站初战控火常用作战模式
主战消防救援站接到火灾报警到达火场后,一段较长时间里全靠本站火场指挥员率领本站指战员独自作战。主战救援站火场指挥员在火情侦察判明火场的主要方面之后,结合本站到场人员、作战车辆和水源等情况进行研判,如果本站能够完全处置,及时向各车指挥员作出详细部署,第一时间战斗展开、歼灭火灾;如果火势比较大,本站处置不了,要第一时间请求增援,同时,及时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火场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结合支队所属救援站现有人员(每站基本保持20余人左右(除去公差、勤务等人员),基本只能满足基本作战单元需求。)和救援站编制实际(5个站混编、2个站单编),固化了辖区救援站两种常用作战模式,以不变应万变。
2.1.1“三车三枪”作战模式(条件是现场消防水源不足)
1号水罐泡沫消防车停靠离火场适当位置,采取单干线加三分水器快速出二支或三支水枪(出枪数根据现场情况定)灭火;2号抢险救援消防车在不影响1号车和后方救援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停靠近火场的适当位置第一时间救人、或协助1号车灭火等;3号水罐消防车首要任务就是快速占领最有利水源为1号车供水,确保1号车火场出水不间断。
2.1.2“三车四枪”作战模式(条件是现场消防水源充足)
1号水罐泡沫消防车占领离火场最有利水源,采取单干线或双干线快速出两支水枪灭火;2号抢险救援消防车在不影响1号车和后方救援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停靠近火场的适当位置第一时间救人、或协助1号车灭火等;3号水罐消防车占据水源出两支水枪灭火。
2.2非辖区消防救援站增援灭火作战模式
作为增援救援站,接到出警任务后,首先要明确是增援本支队辖区任务,还是增援其他支队灭火作战任务,分为两种作战模式:
2.2.1增援本支队辖区救援站灭火作战方法
增援救援站接到增援本支队辖区出警任务后,要高度重视,按照支队固化的辖区救援站常用作战模式,到场后,迅速展开,占据水源,形成独立的供水作战体系;如果是第二、第三增援救援站,到场后,根据灭火作战现场实际及指挥部的命令、实施供水、救人、排烟等辅助灭火作战任务。
2.2.2增援其它支队辖区救援站灭火作战方法
增援救援站接到增援其它辖区出警任务后,要快速到达现场,除现场指挥部明确下达任务外,迅速占据水源,按照作战模式视情出2支或1支水枪,并确保供水不间断。
2.3全勤指挥部灭火作战指挥要点
支队全勤指挥部人员构成:由作战指挥长、作战指挥员和综合助理共3人组成。
(1)快速反应。接到指挥中心出警的指令后,通過广播(按照总队规定,参照基层救援站出警要求执行。)立即通知全勤指挥部当日值班指挥长、作战指挥员、综合助理、通信值班员及其他人员出警,应即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同时响应,进入状态,确保全勤指挥部快速、准确、一体运行。
(2)途中力量信息掌握。通过电台(或移动电话)即时与总队、支队指挥中心、辖区救援站保持联系,了解掌握现场基本情况;同时利用电台不间断监听了解掌握已到场力量处置情况和现场灾害变化情况,推断现场灾害规模和处置难点;结合途中了解掌握现场初步情况,根据不同灾害的类型特点、危险程度及处置要求,及时向现场参战力量提示有关作战行动要求和处置中的注意事项。
(3)到场后灾情研判。全勤指挥部到场后,设置火场指挥部,及时向总队指挥中心报告到场情况,听取辖区救援站和先期到场的指挥员对灾害现场情况和到场现场参战力量部署、作战处置情况的汇报,并采取各种措施全面了解掌握现场情况,科学研判灾情。
(4)任务分工:现场作战指挥长任务:主要召集现场作战力量,研判灾情,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总体作战方案并适时调整,督促落实安全灭火作战安全措施。对水源、交通管制、社会联动力量调用、战勤保障提出意见并组织实施。
作战指挥员任务:掌握现场参战力量、装备情况、安全防护、火场供水、战斗进展情况,根据掌握情况向作战指挥长提供具体作战方案意见,督促参战力量落实现场作战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并及时上报执行情况。
综合助理任务:组织现场通信、开展政治鼓舞;负责现场影像、宣传报道、战勤和生活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参战队伍的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和伤员运送救治工作。
3 辖区典型火灾事故灭火作战对策
3.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战术
3.1.1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实战运用
扑救高层建筑初期火灾坚持以固定灭火系统为主,辅以消防车出水灭火。辖区救援站到场后,现场指挥员要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火情侦察,通过“两屏、三器、两柜”,掌握火势发展变化和建筑消防设施动作情况,实施灾情研判和决策指挥,要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泵,如泵无法启动情况下,要利用水泵接合器通过消防车加压方式实现高层供水工作;如建筑防火分区未被火势突破,应启用喷淋、气体、泡沫等固定灭火系统,以实现快速灭火,启动防排烟设施,第一时间排烟,与此同时要做好消防车出水灭火的准备。
3.1.2高层建筑移动供液方法
移动供液线路的方法主要有一次性登高垂直铺设水带、沿楼梯铺设水带和分层铺设水带等。施救高度低于100米时,宜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蜿蜒铺设水带长度=垂直高度×2.2;超过100米时,宜采取沿楼梯缝隙垂直铺设水带,水带固定必须安全、可靠,垂直鋪设水带时要尽量避开举高消防车阵地。由于垂直铺设对指战员素质要求较高,结合辖区主要为100m高度以下高层建筑、基本作战单元主要配备的水罐(泡沫)消防车车载泵扬程基本在1.0MP以上实际,解决100m高度以下高层供液问题,宜采取沿楼梯蜿蜒高层供液模式。
消防电梯或普通电梯可用的情况下实际测试最好成绩3分钟,电梯不可用的情况下,实际测试最好成绩7分钟。
3.2缺水地区灭火作战战术
按照总队执勤战备规定,消防救援站基本作战单元需至少配备30盘(长20m、直径80cm)水带,基本能解决550m-600m火场供水距离问题;前期作战训练科对各救援站辖区缺水地区天然水源与灭火作战对象距离进行了摸底,基本距离均保持在500m左右。也就是针对沙坪坝区缺水地区一个救援站基本作战单元能够解决供水问题。
针对此类缺水地区火灾,辖区消防救援站基本作战单元到场后,选择最佳停车位置,为后续增援消防站预留停车位置,进行合理分工,辖区救援站初战控火作战模式,快速占据水源、利用车载泵或手台机泵抽水采用长距离供水,快速出枪。
4 灭火作战行动安全注意事项
分析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灭火作战伤亡案例,可以发现在灭火作战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1)灭火作战初期阶段,消防指战员在此阶段火灾扑救中主要存在火场上断落的电线比较多,火场未切断电源,易造成消防员触电;火场上登高,保险绳脱落,消防电梯出现故障、室内竖井易导致作战人员误入发生高空坠落和跌倒等事故。
(2)灭火作战中期阶段,消防指战员在此阶段火灾扑救中主要存在由于天然气泄漏、易燃易爆物质爆炸风险。如2015年天津塘沽“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158人遇难,其中消防员有96人;室内受限空间发生的轰燃和回燃。轰燃产生的高温、毒气、缺氧、强热辐射和快速火传播等都会对指战员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012年“3·10”绍兴诸暨义乌小商品直销连锁店火灾中就是因现场产生轰燃,导致1名消防员牺牲,2名消防员重伤。在内攻灭火和人员搜救过程中指战员易迷失方向,空气呼吸器压力不足易导致窒息。
(3)灭火作战后期阶段,消防指战员在此阶段火灾扑救中主要存在由于长时间燃烧造成的楼板坍塌,土墙坍塌,堆垛坍塌,建筑整体坍塌,梁坍塌等火场建筑物坍塌,极易造成战斗员伤亡。如2020年广西河池“4.12”城关农贸市场火灾,建筑发生坍塌,造成1名消防员牺牲、两名消防员受伤。
作者简介:
张光俊(1982-),男,安徽六安人,硕士学历,重庆沙坪坝区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指挥理论与方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