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分层次火灾扑救战术探讨
2020-02-08黄前兵
黄前兵
摘要: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我国目前对于此类火灾的扑救,仍有难点,例如物资供给难、人员体力消耗大等,因此,消防队伍还需在扑救技术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此来促进高层建筑灭火扑救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火灾;高层建筑;扑救战术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物也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又是一项巨大的消防难题,这就使得我国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更多考虑到的是使用的舒适度,因此在外墙或者内墙一般都会使用易燃的隔热保温材料。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每年会发生上千起火灾,而由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度非常高,这些火灾导致的财产损失也非常之大。所以,为了能够尽量减少高层建筑火灾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就需要对火灾扑救的策略、战术进行研究,找到最佳的方法。
2 我国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现状
由于烟囱效应的影响,高层建筑相较于低层建筑在火灾发生后会以更快的速度蔓延开,因此对其的扑救难度也增大了许多。从我国近些年来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中来看,高层建筑的火灾蔓延形势比以前更快、更猛,情况也更加复杂,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现在的建筑物基本上都使用了外保温材料,这些材料非常容易被引燃。而这些火灾的发生,使得当前的火灾扑救技术的缺陷逐渐显现,传统的火灾扑救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高层建筑,消防队伍的火灾扑救模式亟待改善。首先是基础的装备设备方面,消防队伍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设备有高喷车、云梯车等,这些设备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并不能从外部直接扑灭建筑物内部的火灾,所以扑救效果并不理想。在个人的防护方面,由于高层建筑内部燃烧一触即发,需要很长的扑救时间,因而对于扑救人员来讲有着极大的生命威胁。而在战术方面,防控围堵、内外夹击等传统的扑救战术已经难以发挥效果。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尚未形成有效的、较好的模式,因此消防队伍的火灾扑救工作也有着较高的难度和危险度[1]。
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问题
通过对近些年来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总结,我们发现在灭火物资的供给、消防员的体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题,这也为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技术的改进提供了一些帮助。
3.1灭火物资供给难
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因此一旦发生火灾的楼层较高时,电梯肯定是无法使用的,这就需要通过人工把灭火器、灭火剂、水等灭火物资转移到火灾发生的楼层。例如,如果使用水进行灭火,那么消防人员就需要将水带铺设至火灾发生楼层的高度,而过高的水带高度则很容易导致水带接口脱扣、水带崩裂,并且,长距离的水带固定也是非常有难度的。目前我国大多数消防队伍所使用的消防泵都是低压消防泵,供水的高度一般都在100米左右,这也就意味着,若楼层过高,一旦发生火灾事件,那么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扑救的。另外,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设备目前也存在不完善、不到位的情况,不少高层建筑目前都没有做好日常的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这就导致了消防队伍在日常的训练以及实际的灭火工作中,都更多地用到移动的灭火设备,也就是消防车的供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扑救的效果,导致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
3.2消防人员体力消耗大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消防人员不仅要扑灭大火,而且还要尽快救出里面的人员,所以就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尤其是在救人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人员已经昏迷的情况,这就需要消防人员往返几次才能将人员全部救出,而如果遇到未昏迷的人员,那么也可能会出现人员无法配合救援工作的情况,因此消防人员的救人工作往往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除了救人外,消防人员还需要救火,这就需要将水带等大量的灭火设备搬运至火灾发生的楼层,同时,消防人员还需要穿上重达几十斤的防护服,消防人员在上楼的过程中就会消耗掉大量的体力,经相关的研究显示,消防人员在一般负重的情况下爬上10楼后,基本上体力都已经耗尽了。而消防人员的体力一旦耗尽就难以较好地展开扑救工作,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是一大难题。
3.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
相較于低层建筑,由于建筑内的竖向管道、楼梯、电梯等形成的烟囱效应,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往往有着更快的火灾蔓延趋势,火势就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至不可控的状态,从而对消防队伍的火灾扑救工作十分不利。而且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内的人员也非常多,导致了火灾发生时人员的撤离较难。而火灾发生时产生的大火、浓烟,不仅会损害到人的身体,而且还会让人感到恐惧,使得人群的撤离难度进一步加大。另外,由于楼层过高,人们在下楼时往往会遭遇各种情况,总之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难度重重。比如说,曾经有新闻报道,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时,有人为了逃生而从高楼上跳下楼,结果就坠亡了,但也有报道没有跳下楼的人,此人一直在等待救援,但由于火势太大,火灾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此人就被活活烧死了。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火灾的危险性。
3.4周围环境的不利因素
由于高层建筑往往处于经济较繁华的地段,周围的人流量、车流量也会较大,周围的建筑物也较多,在消防队伍前往救援的途中,很可能会遇到堵车、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占用等情况,一些楼梯口或交通要道也可能被一些人占用,因此在通往救援之路也会遇到重重阻碍,会使得火灾扑救的时间不断延误,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经济方面的损失,对于火灾扑救工作的进行十分不利。
4 高层建筑分层次火灾扑救技术的应用
4.1消防车位置的选择
在消防队伍、消防车到达现场后,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停放消防车,迅速进行火灾扑救的部署工作。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中心一般都是在建筑物的后面或是侧面,所以,在消防队伍到达现场后要在第一时间找到消防控制中心,从而才能找到最近的消防水泵、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消防通道。正确地选择消防车位,才能有助于火灾救援工作更快、更有效地开展。
4.2火灾火情的判断
在到达火灾现场时或在此之前,需要对高层建筑火灾的位置、严重程度、被困人员的情况以及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消防设施位置等诸多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使消防队伍根据具体实际的火灾情况制定适宜的救援方案,利于火灾扑救工作的高效展开。在对高层建筑火灾火情进行判断前,需要做到调阅灭火预案、向知情人士询问、进行外部侦查等,并且尽量减少每个步骤的时间,从而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最佳的灭火路线和方案[2]。
4.3灭火途径的选择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大量的实践和研究都证明,消防电梯应该是最佳的灭火途径了,消防人员通过消防电梯去到火灾发生的楼层,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消防人员的安全,而且还能避免爬高层楼梯造成消防人员体力的大量损耗。因此,在选择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途径时,需要对火灾的具体情况、建筑物的内部构造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找到最安全、最高效的途径,然后再进行决定。
4.4灭火装备的选择
对于灭火扑救工作,灭火装备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正确选择灭火装备可有效提升灭火效果,若灭火装备选择错误则有可能导致火势更加猛烈,造成更大的损失。比如说,在某起火灾爆炸事故中,消防人员发现浓烟中有一种碳化钙物质,这种物质在遇水后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消防人员就将常规的用水灭火换为了干粉和沙子,使用这些装备进行了灭火扑救,最终才灭火成功[3]。
4.5灭火和排烟
在消防队伍到达高层建筑火灾现场后,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始灭火救援工作,立即做好水带的铺设,随时准备水带灭火的开始。并且还要在第一时间占据周围一切有助于灭火工作的消防栓或水源,做好火灾扑救的基本工作。另外,在水带铺设或灭火装备的运输中,消防人员需要首先保障自身的安全,根据火灾的情势决定灭火的进攻点在火灾楼下一到两层或是在火灾发生的楼层,在保证消防人员安全的同时再找到最有效的灭火路径。合理的排烟在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扑救过程中也十分重要,消防人员在使用喷雾水枪进行灭火工作时,也需要使用到正压式排烟机将建筑内部的烟雾排出,在此之前还要确认建筑内部的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并将各楼梯层的疏散门关闭。将火灾产生的烟雾排出,能够有效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避免给建筑及内部的人员、消防人员的工作造成更大的影響[4]。
4.6高层建筑灭火需以人为本
作为消防队伍、消防人员,必须要意识到,在各种火灾的扑救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在救援工作中一定要以救人为首要任务。在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后,需要使用广播指挥、消防人员引导等方式进行人员的撤离和救援,对于高层建筑火灾救人的顺序应是由着火层至上再依次往下。并且,在消防人员搜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做好相应的标记,避免重复搜索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
4.7分层次进行扑救
在进行分层次进行火灾扑救工作前,需先要找到着火位置的楼层,一般可分为建筑的上、中、下部位。但基本上都需要用到内外夹攻的战术,着火楼层的上、下同时进行灭火扑救,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5]。
5 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困难、复杂的任务,但同时也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做好的一项消防工作。消防队伍在平时一定要加强此方面的实战训练,学习、研究出更多的实用的火灾扑救技术,同时也要要求各高层建筑单位做好日常的消防工作,从而更好地预防火灾的发生,避免高层建筑火灾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于韬淼.浅谈高层建筑分层次火灾扑救战术[J].消防界(电子版),2018,29(1):107-108.
[2] 赵雨昕.浅析高层民用建筑火灾扑救难点与战术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10):2942-2942.
[3] 常洪玮.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9):3157-3157,3162.
[4] 陈伟斌.移动电子消防装备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运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7,0(22):165-166.
[5] 谭巧莉.移动消防装备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运用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7,0(15):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