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书画印求“四通”——骆恒光先生访谈

2020-02-08骆恒光,袁卫民

中国篆刻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通钢笔字字帖

受访人:骆恒光(以下简称骆)

采访人:袁卫民(以下简称袁)

时间:己亥吉月

地点:晏如阁艺术工作室

袁:浙江诸暨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诞生了“诸暨三贤”——王冕、陈洪绶、杨维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谈谈儿时受到什么启蒙?

骆:是的,我的出生地诸暨枫桥,这座方圆十里的古镇,出过让后来文化人津津乐道和推崇备至的艺坛巨匠:陈洪绶、王冕、杨维桢。陈洪绶出生地陈家有个池塘,池塘边有块不小的空地叫“长道地”,我姑母住在离长道地不远的地方,小时候经常到那里玩,隐约记得古老的台门正中悬挂着大幅的画像,传说是陈洪绶给他祖辈画的,画中人据案端坐,气宇轩昂,神采飞扬。于是,陈洪绶让我肃然起敬。

1964 年,我报考浙江美术学院,头发花白的邓白教授考我“口试”,风华正茂的杜曼华老师做笔录。邓先生问我老家哪里,我说枫桥,又问,你知道陈老莲吗?我竟对答如流,还讲了几个乡间流传的老莲故事。原来邓白教授和潘天寿院长都崇敬陈老莲,且几次去陈家实地考察,著有研究专文。邓先生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加上考试成绩也上线。就这样,一个穿着褪了色的粗布衣裳的乡下少年考上了令人向往的高等美术学府——浙江美术学院。

袁:聊聊在美院的学习经历。

骆:那一年,浙江美院不招书法学生,我怕耽误考期,报了工艺美术系装潢专业。我们班共9 名同学,都是男生。我用“牛毛点”画图案,竟画到眼睛充血。我爱好国画和书法,常向国画和书法老师请教。那时,学校里教职员工总数比学生还多,大约1.1:1,仿佛所有学生是一个系一个班的。大家彼此都很熟悉,老师也常常不分班系,成了大家共同的老师。

我在课余,常向在校的陆维钊、诸乐三、吴茀之、朱家济和校外的沙孟海、余任天等先生请教。其中去得最多的是陆维钊先生家,其次是沙孟海和余任天先生家。

袁:一位好老师往往影响一个学生一辈子,今年是陆维钊先生诞辰120 周年,谈谈当年与陆先生之间的情谊。

骆:陆先生待人诚恳、正直、真切,稍显严肃,令人尊敬,颇有人格魅力。他对古文、诗词、书法、绘画,以及音乐和医药都有精深造诣。三陆(陆维钊、陆抑非、陆俨少)中,他的国学水平最高,曾任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助教。我经常拿自己的文章、诗词、书画习作请他指点、批改,先生改得非常认真、仔细。比如我写的格律诗,他觉得好的句子,下面用钢笔加圈,平仄或韵脚不对的加叉,眉批部分写了大段批语。他对我说,比较之下,自己写诗易,替人改诗难。因字可改,而意不可改,故难。他推荐我给香港大型书法专业杂志《书谱》投稿,有些文章经他过目后寄出。先后发表了《米芾行书法举隅》《米芾及其章吉老墓表》《岳飞书法略论》等10余篇文章。我当时创作了一本山水册页,一字一画,共10 余页,算是处女作。陆维钊先生还为该册页题了签,给予鼓励,使我至今没有放弃学画。

袁:《中国钢笔书法》创刊于1985 年,记得当时第一期还是由您责编,说说当时的情况。

骆:《中国钢笔书法》创刊于1985 年5 月,距今35 年了。为创刊号的出版,我和几位朋友着实忙过一阵子。

刊物的顾问是姜东舒。刊物的主编胡嘉廷,是1970 年杭大中文系毕业生。他改稿、编稿都很认真。他委托我把创刊号编好,说是创刊号编好了,以后几期照样子编下去就是了。我为创刊号设计了封面,在封面上用钢笔写柳永的《望海潮》,他都表示赞成。刊名是启功先生题写的,我设计封二、封三、封四以及写标题、画题花等。关于创刊的更多故事,我在后面写一篇回忆文章细述。

袁:好!非常感谢!请您回想一下上世纪80 年代的硬笔书法热潮。

骆:上个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一股学习硬笔书法的热潮悄然兴起,席卷全国,千万年轻人热衷于硬笔书法。我当时写的《山水名胜诗钢笔字帖》,第一版销量接近10 万册,这股热潮持续大约10 余年。后来有些年轻人不知不觉地移情迁爱到毛笔书法上,而且乐此不疲,出了成果。

袁:您编辑和撰写的字帖影响力非常大,很多人都临习过。您出版过《行书法图说》《骆恒光论书》等专著9 种,《骆恒光写书谱》《骆恒光书画集》等字帖和作品集70 多种,发表《论“意在笔先”之“意”》等书法理论文章80 余篇,真是著作等身,让人叹服!其中很多还是畅销书,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销量就达到10 万册之多,这放在当下实在是不可想象。

骆: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初,我在工作之余编写字帖和书法方面的技法书。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学习书法的热潮,但字帖和技法书十分紧缺,出版社针对这种形势,组织出版大量的相关图书,似乎还有些供不应求的态势,这是“文革”之后,人们基于对文化艺术的饥渴而勃发的强烈求知欲望。字帖的畅销,这与当时的历史时期也有很大关系。

袁:您在书学研究方面也有很多论著,比较满意的是哪些?记得《晏如阁论书》曾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上连载过,影响深远。

骆:我出版了几十本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字帖,侧重于书法技法的介绍。《晏如阁论书》是书法理论著作,学术性较强,准备近期增、删再版。

袁:针对当前孩子们的写字或者书法教育,有什么感想和建议?

骆:小孩子学书法还是要从传统技法学起,多临习古人的字帖。当然需要老师的指导,少走弯路。学书法艺术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美育内容之一,学好书法将来长大了对提高审美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是极为有利的,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重视。

袁:多年的编辑工作,似乎对您学问和艺术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您谈谈体会。

骆:对。当编辑,人们误认为只是付出,只是“为人作嫁衣”,自己永远成不了新娘。其实,当编辑不容易,要当好编辑必须加倍努力地学习和钻研,快速提升自己,否则会不适应。所以有很多老编辑后来成为大文豪、大画家、大学问家。编辑工作最能锻炼人的交际能力、处事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字能力,在付出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袁:从某种角度讲,编辑工作还是挺幸福的,可以在工作中学习,我也经常和朋友讲,我现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幸福指数比较高。“一个潜心民族绘画,以诗入画、以书入印、以书入画的研究与探索者;一个诗书画印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学人;一个著作等身、朴素低调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教育家;一个米芾书法理论研究专家,论述赅博,影响深远。”这是业内对您的评价。作为“诗书画印”四通学人,能否用一句寄语勉励正在学习绘画和书法的年轻人?

骆:我对诗书画印很感兴趣,长期坚持学习和探求,但要说“四通”谈何容易,我目前做不到,以后也未必能做到,这只能说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我愿意和广大书法爱好者共同努力,相互切磋和不断提高。

晏庐

附:骆恒光著作书目

《毛主席诗词行书帖》《毛主席诗词行书字帖》

《集句对联字帖》《山水名胜诗钢笔字帖》

《千家诗钢笔字帖》《唐宋绝句行楷字帖》

《钢笔缩临历代名帖大观·米芾帖上册》

《钢笔临写米芾行书第二辑》《行书法图说》

《钢笔临写文徵明行书字帖》《风景图案2000 幅》

《历代风景诗钢笔字帖》《常用对联行书字帖》

《桂林山水诗文钢笔字帖》《历代花鸟诗钢笔字帖》

《民俗百科钢笔字帖》《3500 常用字钢笔字帖》

《钢笔楷书写法》《米芾苕溪诗帖蜀素帖及其笔法》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钢笔字帖》《钢笔行书写法》

《骆恒光行书墨迹》《王羲之圣教序及其笔法》

《智永真书千字文及其笔法》

《钢笔楷书教程》《高中语文必背诗文钢笔字帖》

《钢笔行书教程》《骆恒光唐诗名篇钢笔字帖》

《钢笔楷书速成60 讲》《钢笔行书速成60 讲》

《骆恒光西湖诗词名篇钢笔字帖》《实用花卉图案》

《骆恒光古代散文名篇钢笔字帖》《行书古诗字帖》

《骆恒光硬笔书法卷》《3500 常用字硬笔五体字帖》

《花卉图案1500 幅》《小楷唐宋诗字帖》

《五体字典(篆书部分余巨力写)》

《骆恒光论书》《骆恒光山水画作品》

《中国硬笔书法名家精品系列·骆恒光行草》

《临摹与创作·米芾苕溪诗帖蜀素帖》

《骆恒光写书谱》《米芾行书技法》

《骆恒光硬笔软笔字帖·古诗七绝卷》

《3500 常用字规范字钢笔行书字帖》

《毛笔钢笔两用字帖·唐诗七律卷》

《古诗观止·行书字帖(上册)》

《古诗观止·行书字帖(下册)》

《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集·骆恒光行书卷》

《唐诗小楷字帖》《米芾行书笔法诠释》

《唐诗楷书行书对照字帖》

《骆恒光水墨山水写意》

《骆恒光书画集》《骆恒光山水写意作品》

《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骆恒光》

《骆恒光山水画作品选》《骆恒光精选作品集》

《世纪风华·骆恒光卷》《骆恒光书画作品》

《当代书坛名家作品典藏集·骆恒光》

《走近艺术名家·骆恒光》《骆恒光作品欣赏》

《荣宝斋画谱·骆恒光山水卷》《行书教程》

《中国美术家大系·骆恒光卷》

猜你喜欢

四通钢笔字字帖
暑期练字?打造独一无二的字帖
见证“四通落幕,华为起飞”
秦州是姜堰高新区 “四通八助”奏响企业发展最强音
小字帖
小字帖
小字帖
擦不掉的钢笔字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
段永基:四通不走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