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3例楔状缺损部位的观察及病因分析探讨

2020-02-07徐鑫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期

徐鑫

【摘 要】 目的:了解83例临床患者的牙齿楔状缺损部位并分析其形成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9月—2019年9月因牙齿酸痛敏感不适前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83名患者病例诊断、治疗、收集、分析。结果:楔状缺损好发于牙齿的唇颊面、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30-69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楔状缺损发生率逐年增高。结论:机械摩擦、牙合力、年龄、应力疲劳、长期刷牙方法不正确因素是导致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楔状缺损发病部位进行长期观察及病因分析,希望能为楔状缺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楔状缺损;牙齿非龋性疾病;前磨牙

【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271-01

楔状缺损是多发于牙体唇颊侧颈部的一种常见的非龋性的牙体硬组织的临床病变。深度楔状缺损发展到一定程度,如不及时充填修复,不仅会发生冷热酸甜刺激痛,甚至引起牙髓炎症状,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牙冠折裂。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结合科学分析,探讨楔状缺损多发部位及产生的病因,从而为防治楔状缺损这一常见多发牙体疾病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7年9月—2019年9月因牙齒酸痛敏感不适前来我院口腔科就诊共83名患者。其中男性28人,女性55人;男性年龄在35-83岁之间,平均年龄61.35岁。女性年龄在30-77岁之间,平均年龄60.92岁。

1.1治疗方法:

缺损诊断分级采用Smith牙齿磨损指数 TW1分度:0度:无磨损;I度:颈部外形少量改变;II度:颈部缺损深度2mm。缺损过大过深,有临床症状的患者采取Z350流动纳米树脂充填方法修复,以阻断缺损继续向深部组织发展,以此缓解患者的冷热酸甜刺激痛症状;因楔状缺损导致露髓的患者,及时进行根管治疗,再行桩冠修复以恢复牙齿的正常解剖外形和功能。

1.2结果:

前来口腔科就诊人数83名,检查后因楔状缺损导致牙齿酸痛敏感患牙267颗,其中上颌牙137 颗,下颌牙130 颗。人均3.22 颗。横刷法有70名,竖刷法5名,混合刷法8名。

1.3讨论:

楔状缺损(Wedge—ShapedDefect)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因从近远中向观察缺损常呈楔形而得名[1]。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楔状缺损率最高,分别达29.21 %和26.22%。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

由于第一、二前磨牙位于牙弓转折处,接触摩擦的机会最多,其承受的摩擦力较其它区为大,故发病率较高。

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异常咬合时应力明显大于正常咬合,咀嚼时楔状缺损牙颈部应力较其他牙齿高,也会导致楔状缺损[2]。

牙齿排列及个体形态异常使楔状缺损牙受力分布不均衡,侧向应力增高,造成牙釉质的塑性变形,最终形成牙齿颈部缺损[3]。

而第一磨牙的楔状缺损率紧随其后,达16.85%,其发病率也较高,这可能与第一磨牙最早萌出,又是口内咀嚼的主要功能牙,所受咬合力较大,易产生疲劳和应力集中有关,牙颈部是应力集中区,受侧方力时,牙体硬组织易发生弹性形变[4]。同时又由于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的结构比较薄弱,易被磨耗,从而导致楔状缺损较易发生。

由表2 可以看出70岁之前的就诊患者年龄越大,楔状缺损的牙数也越多,患病程度逐渐加重。这主要是由于应力集中多次重复产生应力疲劳导致疲劳裂纹,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应力疲劳会逐年累积,从而易造成牙硬组织破坏[5]。70岁以后的楔状缺损发生率下降,可能由于缺失牙增多导致。

另外,刷牙方式对楔状缺损发病率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就诊患者的临床问诊,发现患者平日横刷法有70名,竖刷法5名,混合刷法8名。错误的刷牙方式导致楔状缺损比高达93.98%,目前认为刷牙是引起楔状缺损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与汪崇等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6]。

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均发现楔状缺损的病例,尤其是在老龄患者中口腔卫生情况不佳,多有牙龈萎缩、牙周炎、龋齿、牙列缺损等复杂的情况下,不仅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及时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告知正确的刷牙方法,还需要对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多沟通,耐心操作,及时治疗上述口腔疾病,减少因楔状缺损治疗不及时带来的并发症,如牙齿敏感、牙髓炎、根尖炎、牙冠折断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艳, 于晓霞. 楔状缺损与牙合面磨损指数的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2, 16(6): 532-533.

[2] BorcicJ, AnicI, SmojvcrI, eta1. 3D finite model and cervical lesion formation in normal occlusion and in malocclusion. J Oral Rehabil, 2005, 32(7): 504-510.

[3] TanakaM, NaitoT, YokotaM, et a1.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cervical lesion formation by occlusal force. J Oral Rehabil. 2003, 30(1): 60-67.

[4] 马宏伟, 王青, 刘政君等. 侧向力对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应力分布的影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 (05): 550-554.

[5] 刘佼佼, 刘荣森, 王晨. 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8, 6(2): 65-68.

[6] 汪崇, 卜冬平. 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19): 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