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肺癌手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

2020-02-07张玲玲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感染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张玲玲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手术后感染中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5月肺癌手术患者21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术后2例患者中發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9.52%,患者经积极有效处理后症状得到改善,未对术后恢复产生影响。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肺癌手术后效果理想,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肺癌手术;感染;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245-01

临床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发展普遍认为与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相对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活。手术治疗是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能切除病灶组织,延缓病情发展。但是,该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的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与患者的愿望相互结合,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的过程,但是在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肺癌手术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预防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5月肺癌手术患者21例作为对象,年龄(30-63)岁,平均(46.73±6.81)岁;受教育年龄(6-15)年,平均(9.52±1.25)年。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均经手术组织检查确诊;(2)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3)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凝血异常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肝肾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3)合并切口感染史、术前感染者。

1.2方法

术后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结合科室情况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循证护理小组组成,通过自愿原则招募组员,组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护理前由护士长对组员进行培训。

(2)循证问题提出并获得循证支持。针对护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循证问题:包括: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针对提出的循证问题通过查阅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寻找实证,结果显示: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多与患者心理因素、麻醉及切口疼痛、手术机械性损伤及导尿管使用。

(3)护理方法。①加强心理评估及指导。肺癌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再加上患者对疾病、切口感染缺乏认识,导致患者围术期心理波动较大。因此,围术期应加强患者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围术期心理变化情况,积极向患者、家属讲解术后切口感染的危害性,让患者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护理配合度;②加强患者疼痛评估。手术、麻醉等因素均会引肺功能发生明显的变化,术后应加强患者切口疼痛评估,正确指导患者通过渐进式放松法进行干预,可以播放悠扬、轻音乐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对于疼痛难以忍受患者给予镇痛药物;③减少手术机械性损伤。术前完善患者有关检查,制定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肺功能训练计划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帮助患者按摩足三里、气海、中极等穴位,每天3次,手法可包括:点、按、揉等;④导尿管使用。手术后尽可能减少导尿管的使用,每4h开放一次排尿,每次放尿量为500-700mL,促进膀胱早期恢复、重建;术后3-4d尽早拔除导尿管,且拔除导尿后指导患者饮水,提高自主排尿能力。

2 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术后2例患者中发生感染,发生率为9.52%,患者经积极有效处理后症状得到改善,未对术后恢复产生影响。

3 讨论

近年来,循证护理在肺癌手术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术后2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9.52%,说明循证护理的实施能降低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循证护理最早源于1991年加拿大学者,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及明智地结合当代最佳证据,根据每一位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临床研究表明:循证护理能利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临床经验;能结合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价值观。通过循证护理能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积极循证循证证据,以辩证方法灵活的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根据循证证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具科学的护理。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用于肺癌手术后效果理想,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9,32(18):151-152+155.

[2] 洪昱钤,于洪涛,阮清发,章亭.参术散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6):2533-2535.

[3] 周丽英.恩替卡韦和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9):159-160.

[4] 区淑华,李媛,石梅彬.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4):21-24.

[5] 蓝海江.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8):136-137.

[6] 汤莉伟,唐东旭,黄钟鸣,吴建秋,沈文娟,陈晓兰,单文艳,哈明昊.恩替卡韦联合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4):2648-2651.

[7] 吴斌,宋琪琪,何文涛,吴东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46-47.

猜你喜欢

感染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