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的研究探讨
2020-02-07贾雪菲程莉王嘉祺曲银娥
贾雪菲 程莉 王嘉祺 曲银娥
【摘 要】子宮内膜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势态,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本文立足自身临床知识,对白介素17(IL-1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意义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白介素17(IL-17) 子宫内膜癌;表达;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75-01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威胁全球妇女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首位。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在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以下,本文作者对IL-17在子宫内膜癌表达中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
1 子宫内膜癌概述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一组恶性肿瘤,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患者中多发,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妇科卵巢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子宫内膜癌的病因至今仍未明确,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病情况可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相关性。极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表现,只是偶然在体检或者常规妇科检查时发现;而机体一旦出现异常出血、阴道排液、疼痛、腹部包块等症状时,就表明子宫内膜癌已经进展到了比较危险的时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主要分型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Ⅰ型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一小部分为黏液性腺癌;Ⅱ型子宫内膜癌主要包括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等。
2 IL-17的结构与功能
IL-17是Th-17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家族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17A到IL-17F,还包括IL-17受体A到IL-17受体E。IL-17是一种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致炎性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诱导靶细胞和趋化因子来发挥促炎性功能,IL-17细胞因子还可以通过结合到相对应的受体成员上来介导不同的炎症反应。IL-17家族的细胞因子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它们可以快速分泌出来以保护机体不受到外源有害物质的侵害,而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人的机体产生慢性炎症时,它们又可能会加快慢性炎症的进程。因此,IL-17和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相关性,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和临床试验中,需要研究IL-17细胞因子对于不同炎症的反应和调控机制,为防治多种由炎症导致的相关重大疾病提供丰富的参考数据和临床治疗手段。
3 IL-17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
目前,众多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癌症在人类中的发生与发展,与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失衡有着比较大的相关性。相关研究还表明,Treg和Th-17之间的失衡会打破机体的免疫平衡稳态,导致机体出现癌变的可能,而IL-17是Th-17 的主要效应因子,则间接反映IL-17在恶性肿瘤的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的IL-17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同样也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则进一步说明IL-17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的IL-17水平越高,则相对应的子宫内膜癌恶化程度越严重,进一步说明IL-17与子宫内膜癌之间很有可能是呈正相关性。
4 展望与前景
目前,在我国的临床医学发展中,对IL-17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所以还需要我们医学工作者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大数据比较和临床实践检验,分析IL-17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检验IL-17的实验结果是否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是否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促进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进展,降低子宫内膜癌在女性患者中的发病情况,造福于广大女性。
参考文献
[1] 孙墨红.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几早期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35.
[2] 李娜,罗胜田,刘纯英,等.B7-H4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几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6,(1):58-60.
[3] 杨俏,陈兴波,杨燕飞.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TEN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