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2020-02-07李海源
李海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公民层面提出的第三个要求。诚信是什么?是真诚待人不说谎,是真实无欺不做假,是信守承诺不食言。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见利忘义、坑蒙拐骗、造假售假、知法犯法等等缺失诚信的现象,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文明新风。作为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将来社会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诚信度必将影响社会风气,对他们的诚信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民族地区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民族地区的中学生生活环境比较艰苦,视野范围较小。但是社会不断在进步,经济在不断增长,相反诚信在慢慢消退,拜金主义在悄悄滋长。物质利益取代了传统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民族地区的中学生成长及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诚信教育已成为广大民族地区的中学生急需加强学习的课程。我们民族地区的中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如下:
一是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欺骗老师。二是不能坦诚地和父母交流,甚至千方百计骗取家长钱物,用于享乐。三是生活中讲假话。四是人际交往中不坦诚,有时同学间互相欺瞒,借别人的财物不能及时归还,还要编造各种谎话。五是判断是非不够明确,有时做了错事,犯了纪律,不敢正确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六是个人经济行为方面不能正确对待,如在路上捡到钱物,不主动上交或寻找失主,据为己有。七是不能积极主动做好事,甚至遇到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避而远之……
以上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确实存在于我们的中学生学习生活中,所以我们不容忽视。
二、民族地区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通过对松潘中学初中7、8年级62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我们民族地区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
生活中的虚假事物过多,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价值观。比如假冒伪劣商品、有毒食品、假账、假证书、假文凭、假球、黑哨、虚假广告、虚假新闻、碰瓷、电信诈骗……这些消极现象往往误导他们诚信观念,甚至做出与诚信相违背的行为。主观认为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过分追求个人名利,从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2.家庭原因
由于民族地区的区域限制,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从而导致了部分家长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只想去挣钱。甚至引导学生去经商,如靠近景区的中学生可能會去兜售旅游产品。把几元钱的东西卖到几十甚至上百。从而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
3.学校原因
学校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因素对学生要求严厉,随意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片面追求考高分,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自由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还有学校的不诚信现象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自身原因
部分中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对待问题缺乏反思能力。“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观点,当自身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往往就会就冲破道德底线,做出不诚信的行为。如同寝室的同学都在抄作业,大家互相对比就很难坚持个人的立场了。
三、民族地区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老子曰:“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民族地区的中学生是我们建设家乡的生力军,如果广大中学生诚信缺失那必将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的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程。更进一步如果每个人都丧失诚信,相互欺骗,世界就会混乱,国家就会消亡。因此加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四、民族地区中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社会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家庭是构建诚信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校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基本的途径,学生个人修养是把外因转化为内因的动力。因此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培养。
(一)重视社会教育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做人讲良心,诚信走天下。”全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弘扬正气树正风,构建和谐的社会风气。诚信教育应当重视各种社会因素,把社会当成教育学生的大课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树立正能量。如我们要坚决打击碰瓷等诈骗活动,坚决抵制地沟油、毒奶粉、假药品等危害社会的毒瘤,这样才能树立风清正气的社会环境,不至于老人摔倒没人敢扶,发生车祸无人送医院等不良现象。
(二)提高家庭教育
家庭是构建社会的主要因素,家长的言行举止、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子女。因此, 我们要大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端正家长的错误言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言传身教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不拜金、不放纵。
(三)加强学校教育
1.加强学校、班级制度建设;2.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3.充分发挥学校大型主题活动的优势。
(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外部环境、学校制度和老师、家长教育只能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外在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加强学生内在修养,坚定道德信念,严格约束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社会,使中学生们牢固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道德观。
总之,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一种法律意识,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基本要求,事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需要全社会以此为重任努力实践。我们要培养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诚信,就必须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全社会都来重视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形成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紧密结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警校共管的教育网络,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