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度看县域巨变与效能提升
2020-02-07车文斌
回望2019,县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牢固的县域基石。这一年,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县域在更多的风险和更大的挑战中锐意前行,以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不断迸发出创新活力。
展望202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县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懈前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加紧编制的一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平适度的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劳动教育,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县域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正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筑牢县域根基。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2019,县域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力,在这场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中,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县域不断推出便利化措施,解决企业“注销难”,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规范行政执法,推行“互联网+监管”,破解“融资难”,给民营经济创造健康成长的空间。
在四川,2019年6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26条措施,21个市州均明确了负责外来民营企业投诉处理部门,10个市州出台了工作制度,5个市州确定专门编制。成都在2018世界城市榜单中位居世界城市第71位,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并被誉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城市”。宜宾市南溪区投入数千万元财政资金,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支持园区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园区生态白酒、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
在陕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追赶超越中的一场自我革命,出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前8月全省累计实现新增减税259亿元。陕西山阳县调整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先后为86家小微企业执行优惠利率,减少财务成本1864万元。
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水养鱼,助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2019年11月,浙江永嘉县纪委监委通报查处3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相关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震慑破坏营商环境的违规行为;桐庐县提出“12065”行动计划,加快富春江科技城、富春山健康城、富春未来城、迎春商务区四大产业主平台发展,深入谋划“新制造业计划”,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四家桐庐籍快递企业业务总量占到全国60%的市场份额,一跃成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营商环境,是企业逐浪赶潮的蓝色海洋,海晏河澄,方能培育出搏击险滩恶浪的独角兽企业。
乡村振兴让农村美景变文旅景观。图为四川雅安市名山区生态茶园
2020年点击: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全年超2万亿元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一系列动作都显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入。同时,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已跃居全球第31位,是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营经济将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行,发展壮大。
乡村在县域振兴
乡村振兴,在县域持续推进。
这一年,县域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粮食产量持续发力。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到2022年,全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结构,大豆振兴计划,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奶业振兴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等,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确保粮食安全。
这一年,乡村建设发力,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农村饮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公路交通、公共服务得到极大提升。
这一年,乡村产业得以壮大,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在县域走上园区化、產业化道路。依托县域聚集农产品加工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农民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
这一年,政府推动下,县域城乡融合快速发展,不仅要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国务院还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8部委,建立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给乡村振兴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在四川,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成都市郫都区等30个县(市、区)试点,眉山市彭山区城市公园进乡村开起农家民宿,到2020年,四川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万个。浙江率先推进城市化进程,从“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到特色小镇、美丽城镇,进入“万村景区化”时代。
这一年,西部内陆的返乡创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途径。四川内江市新增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员8452人,创办经济实体8667个,引进投资总额达250.91亿元,新增返乡企业吸纳就业41351人,带动就业10余万人。四川威远县回引“发展头雁”,2019年1至10月回引在外成功人士254名,项目250个、资金达142.9亿元。
乡村振兴,成为2019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汇聚起越来越大的发展动能。
2020年点击:
中央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仍将贯穿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始终。同时,中央和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四川泸州纳溪区智慧城市指挥部对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监测监察。 王超明 摄
四川崇州市的大数据产业中心 车文斌 摄
数字为县域助跑赋能
2019,数字经济正进一步向县域各个角落推进,数字县域已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数天的邮路将城市和乡村、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5月国家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极大地助力数字县域建设。
数字县域助力乡村振兴。四川仁寿县曹家镇梨园村把村里产的“六月雪”梨卖到了北京、上海,甚至还出口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截至2019年11月中旬,安徽省天长市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3700多家,去年新增电子商务企业85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亿大关,达30.3亿元,居全省县域首位;云南省广南县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到2018年末,青海省实现41个县域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建立完善农牧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农牧民的农产品可以顺畅、快捷地进入千家万户。2019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数字乡村实验室,“亩产一千美金”计划再次升级。阿里“亩产一千美金”计划是帮农民产出能达到1000美金价值的商品,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近1亿人口,孵化了超2500个农产品品牌,建立500多个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基地。
数字县域助力脱贫攻坚。在县域电商的助推下,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触网,卖出好价钱。新疆农产品网销爆款从红枣、核桃和葡萄干的“老三样”扩大至巴楚留香瓜、色买提杏、伽师新梅、奇台面粉、吉木乃冰川羊、青河沙棘、阿图什无花果、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库尔勒香梨、尼勒克巢蜜“新十宝”,新疆大部分农村综合示范县乡级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村级服务站覆盖率也超过50%。陕西紫阳是贫困县,也是全国两大富硒区之一,出产各种天然富硒特色农产品,如今,这些农产品通过电商俏销网络,成为紫阳县攻克深度贫困的利器。
数字县域助力效能提升。2019年6月,已推进4年的“放管服”改革注入新的内容,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而数字县域的发展也向纵深推进。在广西,推出了“智慧广电·数字县域”平台,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现海量信息处理,提高县域运行效率,服务县域乡村的管理和发展,协调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数字四川深入推进,去年10月由腾讯研究发布的《数字四川指数报告(2019)》显示,四川数字指数位居西部第一,成都在全国城市数字总指数排名中位列第5,在西部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四川的文创、文旅、文居、精工、精农等五大产业已成为数字四川新标签。
位于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一汽大众总装车间生产线
2020年点击:
根据2019年11月发布的《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重庆市和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等6个省市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未来,要探索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深化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要探索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要探索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未来已来,数字正深度融入县域。
城市群下县域融合
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区域融合发展的新方式。区域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县域的融合发展。
2019年,在世界经济震荡加剧的形势下,中国办好自己的事,踏踏实实地增强内生动力,城市群发展方式在加速进行。
2018年底,《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出台,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城市群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当月,备受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布。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为大湾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肇庆的四会市规划打造中心商务区、贞山新城、大沙新城及精细化工基循环经济金属产业基地、妆品产业城、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等;惠州博罗县重点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发展中医药新兴产业;惠州惠东县作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打造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可以说,围绕城市群未来的整体规划,县域相机而动,主动承接并布局城市群相关功能,融入城市群未来规划及发展战略,从而赢得发展机遇。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群经济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而言,目前已有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五大城市群占国土面积11%、人口的40%,经济总量则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2019年9月,国家统计局城市司表示,跨省区域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19+2”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并稳步发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目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引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西部内陆位于四川盆地内的成渝城市群对于引领西部创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研究提出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举措,以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成渝城市群聚集了川渝两地100多个区市县,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9600万人口,经济总量达6万亿元,占到西部地区30%以上。县域的发展壮大对推动成渝城市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打破地域限制,加强区域协同规划,县域融合发展已成为川渝两地积极探索创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川渝两地专家正在推动“遂宁+潼南”合作,破除中部塌陷,从而在内陆地区探索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和路径。
四川西充县发展有机生态经济,农村景观变成旅游景点 周淼葭 摄
四川巴中市恩阳古镇 陈安岳 摄
哈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寧、呼包鄂榆……一个个城市群规划将众多县域融合在一起,县域要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深度融入城市群,谋划更加长远的未来,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点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12月10-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十四五”规划将加紧编制,其中,成渝城市群的推进有望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又一个闪亮的着力点。富庶的四川盆地将担负起引领西部崛起的重任。
新的一年,让我们满怀激情与希望,瞩目西部,瞩目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