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20-02-06吕宁
吕宁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思想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但这不仅是一种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实践和思想内容上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2.068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精粹,可以激励全体人民为了共同的美好理想而戮力同心、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凝练为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同时,不断开拓創新,使其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也是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的主要途径。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从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考量。
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在世界之林中已经站稳脚跟并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中国的崛起必须伴随着价值观的崛起。正如杜维明所说,一个时代的兴起,不可以没有任何指导思想,没有任何价值体系,否则这种崛起就像是一座华美壮丽的没有地基的大楼,暂时看着美观,但只是一时罢了。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要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但绝不通过移植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这是因为中西方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也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任何价值观都有自己的生长土壤,一种价值观适合一个国家并不代表适合所有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培育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支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要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概括和提升中国优秀价值理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中国红、唐装汉服正是打上了民族烙印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同理,只有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有生命力的和感染力的,如果没有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失去了民族特性,无异于割裂其精神命脉,是早晚会被人们遗忘的。它是最基本,也是最深远持久的力量。
当然,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也不等同于排斥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而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兼容并蓄,力求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思想资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产物,它孕育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实践检验、时间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是一个丰富的有机整体,是中华民族的气象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2.1 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同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命运联系在一起,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英勇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赞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爱国的真实写照;“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即使身无一官半职也时刻挂念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兴亡与个人荣辱之间,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保全国家利益,个人得失永远排在国家利益之后。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经像烙印一样镌刻在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成了一条横亘古今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2.2 贵民重民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其滥觞于商周时期,社会激烈变革的春秋时代,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主张“为政以德”,向执政者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要求执政者与民为善。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更是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的重要地位。荀子在继承儒家民本思想方面颇有建树。《荀子·王制》在辨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时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对王朝兴衰和“君”与“庶人”的利害关系做了入木三分的诠释。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传统思想之一。唐宋还出现了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来关注民生,如《卖炭翁》《寒地百姓吟》等,这无疑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本思想的发扬光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本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2.3 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在人与自然方面,主张天人合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人类应该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与社会方面,在处理好人际关系上,孔子强调“以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文化强调“福祸相依”,都说明了要宽厚处世,与人为善,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相处环境。在处理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协和万邦”,并提出“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道德原则。总之,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民族自古自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这些和谐思想和精神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4 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创新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使得中国文化没有像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那样衰落乃至毁灭了,反而历经五千年而长盛不衰,永葆青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刚健进取的自强精神,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对奋发向上,刚健进取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表现了中华儿女一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积极人生观,这种溶入民族文化血液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易传》曰:“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的论述更是将这种观点发挥到极致。千百年來,这种革故鼎新的变易思想,使中国文化高潮迭起,源远流长。
2.5 崇德重义的道德观念
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丰富的道德体系,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便没有如此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内涵、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仁爱济众,不要恶意向人;要重义轻利,不要见利忘义;要守礼修身,不要无礼莽撞;要睿智博学,不要孤陋寡闻;要诚实守信,不要失信于人;要忠仁端直,不要叛逆奸行;要循孝敬老,不要目无尊长;要廉洁自爱,不要贪赃枉法;要知耻向义,不要寡廉鲜耻;要谦虚谨慎,不要专横跋扈等。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持续不绝,历久弥坚,必有其不断发展的精神内涵,道德价值取向则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思想。荀子曰:“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义被看作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鞭策人们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追求人格完善,致力于淡泊名利。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既扎根于传统又体现时代发展要求,才能引领社会前进方向。
3.1 理论实践的提升与发展
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自信的生命力,应当立足客观实际,紧跟新时代步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为依据,以全球化为背景,从理论实践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升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的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藏资料库。当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等叫嚣尘上,这时候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的指导地位,净化和捍卫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标示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布局日益完善,内涵更加丰富,需要建立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
3.2 思想内容的提升与发展
随着历史的沿袭和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在新时期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做出新的解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古时的富强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现在提出的富强则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涉及所有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是一种新时期的富强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一种进步的社会意识,因其重民、爱民、惠民而熠熠生辉,但民本思想的实质终究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明提上重要地位,就是谨防重走近代统治者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老路,振兴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理念也有所发展,小到与自身相处,大到国际关系和生态建设,都要顺其自然,包容差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和平等是古代无数仁人志士美好的愿景和目标,但大多沦为空想。在封建社会皇权鼎盛和等级森严的制度中,根本没有法治生存的土壤,取而代之的都是人治,在这种背景下,公正是无法得到保证的。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自由、平等的美好愿景终于变成了现实。当今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般相辅相成,依法治国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平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行为层面的价值准则。封建社会时期,爱国等同于忠君,是为了维护皇家的利益,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爱国,则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它与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报效祖国。敬业要求公民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是全人类社会所共通的道德标准,它强调要诚实、诚恳、信守承诺;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它强调公民之间要相互尊重、构建和睦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商秀秀,宣裕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5).
[2]李申申.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