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服运动实践模式
2020-02-06武玲娟牛继舜崔瑜花
武玲娟 牛继舜 崔瑜花
[提要]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对汉服运动实践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总结可实行的实践模式以及不同人群所适合的实践模式,让汉服重新成为展现中国人身份的服装。
关键词:汉服;汉服运动;汉服复兴
中图分类号:F407.8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0月15日
一、研究背景
从1644年清军入关,全国被迫断发易服,汉服被拦腰斩断。清朝末年,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国内大张旗鼓的掀起了一股“东学西渐”浪潮,我们原本被拦腰斩断的汉文化更加渐行渐远。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也伴随着本土服饰文化的淹没。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已渐被遗忘,寻根变得更加关键和紧急。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汉服是我们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族服饰之一,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悠久的文化底蕴,丢失汉服也就缺失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载体。但令人庆幸的是,近年来,一群发迹于互联网,来自民间的汉服爱好者正试图以复兴传统服饰为切入点,来振兴整个民族文化。尽管进程缓慢,但依旧使得汉服运动走上了一条实践之路。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实证调查的形式来了解人们对汉服的认识程度,通过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汉服实践方式,进而推动汉服的运动,并且在实践层面上对汉服传播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使汉服更广为人知。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首先,确立汉服的当代属性,使人们知道何时、何地、何因适合穿着汉服。其次,为汉服运动的参与者、倡导者提供传播与实践的模式,来扩大汉服及汉服运动的影响力。最后,分析汉服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推进汉服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2、实际意义。首先,使汉服成为在需要表现国家背景场合的一种服装,使汉服成中国服装符号之一。其次,使人们在需要表现民族身份时穿着汉服,使汉服成为汉民族的服装符号之一。最后,使人们认识到汉服是在节日庆典等活动中适合穿着的一种服装,使汉服成为节庆礼服之一。
二、汉服运动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为止,国内从汉服本身进行研究考量的著作颇多,但主要是针对汉服的演变上,采用断代的方式对服装的造型、款式和图案的具体运用进行详细陈述,对于汉服运动少之又少。目前,关于汉服和汉服运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内一些研究学者各自发表了一些相关阐述和思考,但对于汉服以及汉服运动依旧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较为系统的认识。
(一)汉服的概念与特征。指汉王朝的服装礼仪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服”是被定义为起源于汉族、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断代于清朝,由当代人推行复兴,具有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为主要特点的传统民族服饰。汉服的形制主要分为两大类:有“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汉服的形制主要特点包括交领右衽、绳带系结、褒衣广袖、系带隐扣。
(二)汉服运动的概念及兴起。根据网络百科定义“汉服运动”是"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简称,主要指以汉服爱好者为主体,以青少年群体、年轻白领、知識分子为主力,以网络为平台,以汉服复兴为出发点,以复兴汉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为目标的民间文化运动。
汉服运动最早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反清志士将“汉服”视为革命符号之一,但很快销声匿迹了,再现于21世纪“新唐装”流行之际,在网络上开始了对汉民族服饰的探讨,由一些汉服的爱好者们在论坛上发表一些关于汉服的原创性文章,进行宣传和推广。随着民族文化意识觉醒以及国家响应,“汉服运动”的影响也越演越烈,将服饰运动上升到民族文化振兴乃至民族振兴的一个新阶段。
三、汉服运动模式实证调查
“汉服运动”因为参与者的年龄、身份、知识层次、生活环境的不同,汉服运动的实践模式也向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通过捜索引擎、社交媒体平台、相关汉服App等捜集整理了分散在各地的各个汉服相关社团的信息,总结得出汉服运动的实践模式有以下几类:
(一)日常生活中穿着。在生活中,一些汉服爱好者穿着汉服逛街、游玩、旅行等,例如穿汉服上街的第一人王乐天。但其实汉服作为日常服装会有不便之处,比如穿汉服上街没地方放手机;像女装的齐腰襦裙,系带容易掉,商家为了方便在裙上打孔又会被认为不尊重传统文化,是影楼装、无良商家;汉服款式少,只适合春夏季穿着,适合秋冬季款式较少。
(二)同袍聚会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同袍之间进行雅聚,在一起谈论琴棋书画或汉文化,也可利用假期特别是暑假结伴游玩,或组织汉家营。例如北京汉服协会的同袍会不定期的举行雅聚,汉舞共修、唱汉歌。同袍聚会活动有助于发展汉服倡导者的核心力量,当然宣传的人依旧是对爱好汉服的人。但同时人群会有限制。
(三)欢度佳节、礼仪祭奠。在汉族的传统节日里,穿着汉服在公众场合欢度佳节、祭奠活动,增加仪式感和认同感。向汉族人宣传汉服和呼吁族人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在上元节一起吃元宵、赏花灯,年轻人穿汉服婚庆礼服结婚,祭祀炎黄、孔子等,传统成人礼上着汉服、行汉礼,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不会觉得特立独行。
(四)学习传统文化。在一些以“国学”、“蒙学”、“传统服装工艺制作”等基本教育宗旨和内容的民间教育机构,会把“汉服”作为其“制服”来穿用,或将汉服作为比赛对象,如汉服设计大赛等,将汉服同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如书法、吹箫、弹奏古筝等。在学习的时候更能带给观众历史时代感,更能加强艺术性和传承性。适合一些爱好国学、传统文学学习爱好者。
(五)网络展示,传播汉服。一些汉服爱好者穿汉服自拍、写真、视频并传到抖音、快手、B站、微博等社交软件上供人欣赏浏览,经常耳濡目染起到给人普及了解汉服。例如“璇玑”编排的“礼仪之邦”舞蹈在网站上广泛传播。但这部分人喜欢汉服,但仅仅停留在表层上,对汉服的内涵了解甚少。在汉服形制上没有辨别力,对汉服及汉文化的推进推广作用微弱,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一个弊端。
(六)汉时装品牌。汉服品牌的增加与畅销对于汉服的宣传也是一种推动力,汉服时装品牌如今不仅百花齐放,各大商家也走上了批量化生产和开发的道路。例如重回汉唐、明华堂、如梦霓裳、衔泥小筑等汉服品牌深受消费者欢迎,但一些以牟取暴利为目的无良商家,制作一些不合型制的汉服,严重打击汉服爱好者研究者们钻研学习的积极性。
(七)参与热点问题,制造新话题。参与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中去,适时地提出某些建议和主张,这当然需要英雄人物领导。例如汉服圈中水平最高的一部分人,一般是教师、文物研究者和裁缝。这些人对汉服了如指掌,一些人甚至可以牢记所有汉服形制的细节,如撷芳主人。也有一部分明星群体,方文山、徐娇,汉服圈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一批人,他们虽然对汉服的了解程度不如活动家和考据派,但他们组织活动的效果却远远好于活动家。他们的出席就可以引起新话题、热点。
四、汉服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汉服运动在这短短16年的时间里,看到全国各种喜人成果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些地方甚至进入了发展瓶颈期,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正视要解决的,以下是在查阅资料以及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汉服民间团体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管理,各方面条件不够成熟。管理人员多为兼职管理,不少社团为了维持社团的运行,保持本地活动不间断,就机械地开展各种节日的相关习俗活动,结果导致活动经常流于形式,仅仅是完成了活动“任务”而已;汉服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当越来越多的“同袍”对活动失去新鲜感以后,参加活动的热情就会减退。
(二)汉服形制存在的问题。目前,秋冬汉服以明制为主,然而其他朝代秋冬款较少,汉服保暖有待改进;汉服穿著方便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汉服消费群体局限,汉服主要受众群体还是学生,然而学生的消费能力远远弱于中年人,对于汉服运动实践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三)汉服爱好者存在的问题。汉服目前的研究仍然有限,对汉服了解有限,大家的了解更多来源于网络而非正统学术书籍;参与者素质良莠不齐,对汉服与文化的认识情况差距较大,部分人群对汉服的喜欢并不能付出实践行动。
(四)社会大众存在的问题。一部分人过度强调汉服,忽视传统文化整体才是真正应该宣传和讨论的内容;在平时的群内讨论中,鲜见有人能展开讨论其他方面,主要纠结于汉服的各种细节;最后,汉服运动缺乏政府支持与社会认可,存在争议。
五、建议
对于汉服的推广,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重新让汉服成为汉族人民的代表性服饰,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下一步对策。根据所提的问题经过查证、访问汉服爱好者以及自己的一些观点给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一)汉服运动提倡者角度。吸纳一些其他国家地区的成功服饰运动经验,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出更适合我国汉服运动发展的方案;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公众人物加入,使得汉服知识构架宣传根据权威性,带动名人效应来影响更多的人。
(二)汉服商家角度。可以考虑将汉服更贴近生活,与现代时装想结合,对于保暖、便捷性做出适当改良;对于汉服穿着的适用人群可以适当扩大对于汉服接受程度不同的人群给以不同的款式定位;价格范围的扩大,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也可满足不同经济条件人的需求。
(三)汉服爱好者角度。拓展汉服实践活动,不必将汉服活动流程化、形式化;汉服社员应明确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
(四)广大的汉民族群众角度。作为自己的民族服饰,每个人都有权利、有义务保护传承以及积极维护。
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国家的崛起都需要文化的支撑,传统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复兴,我们才能充分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而不是简单的复古。质疑与疑惑对于汉服运动的发展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要做的就是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秋苗.汉服图案元素的汲取与自创品牌的应用思考[D].浙江理工大学,2018.
[2]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3).
[3]韩星.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12.15.
[4]左娜.“汉服”的形制特征与审美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