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诗咏》“切藉精神大丈夫”析疑
2020-02-06余坚
余坚
摘要:对于《季布诗咏》“切藉精神大丈夫”一句中“切藉”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对“切藉精神大丈夫”这句话本身理解尚不透彻。“切藉”在敦煌文献中并不少见,都是状中结构的词组,其中“切”是语气副词,表确认和强调,“藉”则是凭借、依赖之义。此例中的“切藉”也当为此义。“切藉精神大丈夫”当读作“切藉精神|大丈夫”。“大丈夫”指代项羽本人,而“切藉精神”,则是就项羽的一个突出特点——霸王之气势而言的。
关键词:“切藉精神大丈夫”切藉精神《史记·项羽本纪》
P.3645《季布诗咏》:“恰至三更半,楚王然始觉。攒星拔剑出营来,早见五星竞交错。切藉精神大丈夫,奈何今日天边输。五六年[来]征战苦,彭城垓下会一输。失时不利,天丧奈何!既有拔山举顶(鼎)羽,此时不忘(亡)若何为!”(《法藏》26/204A[1])
上引文例中的“切藉”,虽字面普通,其含义却迄今未有确解。这一方面是因为以前能够参考的例证较少,另一方面更由于“切藉精神大丈夫”一句本身不太容易理解。蒋礼鸿(2016)将“切藉”作为“变文里不能解释的词儿”附入《变文字义待质录》;黄征、张涌泉(1997),项楚(2006)均注“俟考”。目前学界对“切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切藉”释作“项籍”,“藉”当作“籍”,指项籍,而“切”,或以为系“且”之音借,如马国强(1996,2000)、张秀清(2012),或认为是“项”之形讹,如黄征(2006)、富世平(2006)等;二是认为“切藉”即“切惜”,“藉”当读作“惜”,指十分可惜、深切惋惜之义,如张文冠(2010)。
这两种观点,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无论释作“项籍”,或解作“切惜”,都是把“切藉”和其后的“精神大丈夫”断开来读,然“精神大丈夫”不辞,以致整句话文意不通。其次,如张文冠(2010)所说,原卷两个本子(P.3645、S.1156V)字形都作“切”,字迹清晰,“切”与“项”字形本不相近,谓其讹误颇为牵强。另外,将项羽称作项籍不合敦煌变文惯例,“变文中通常称项籍为项王或项羽,极少直呼其名的”(黄征2006)。因此,“切藉精神大丈夫”中的“切藉”究竟为何义,恐怕还需另寻他解。
先看“切藉”在敦煌文献中的含义。敦煌变文中,“切藉”仅此一例。但是,在敦煌社会经济文书中,我们还找到六条与之有关的例证,这为进一步考释变文中的“切藉”提供了契机和有力的佐证。其例如下:
(1)S.191V《僧智盈与周法律共立论端文》:“龙宫秘典,宣传之切藉明贤;宝偈金言,开阐之须逢圣代。”(《英藏》1/76B)
(2)S.6537V《十五人结社社条》:“义邑之中,切藉三官钤辖。”(《英藏》11/94)
(3)S.6417《同光四年(926)三月金光明寺徒众庆寂神威等上都僧统状并判》:“寺中简选材朴,执库切藉斯人。善解裁邪就政,亦有巧女之能。”又:“鸿业切藉干勤,治务要平(凭)处众。”“上座是六纲主务,切藉众内能人。”(《英藏》11/62-63)
(4)S.4760《太平兴国六年(981)十一月圣光寺尼修善等上都僧统牒并判》:“而乃常住糟粕,切藉有功之人;帑库珍财,贵要英灵之众。”(《英藏》6/251A)
以上诸例中的“切藉”,意义和用法都相同,“切”是语气副词,表示确认和强调;“藉”为动词,凭借、依赖之义。如例(1)“宣传之切藉明贤”指宣布传扬龙宫秘典要深深地仰赖明智贤能之人;例(2)“切藉三官钤辖”指(社邑的治理)务必依赖三官的节制管辖;例(3)“执库切藉斯人”是说掌管寺院仓库一定要依赖资质朴素之人。從语法上讲,“切藉”显然非词,而是一个状中结构的词组。因此,据以上六例,基本可以确定“切藉”在敦煌文献中的含义和性质。传世文献中,“切藉”则出现较少,多用“允藉”来表达。如:
(5)卿朝廷雅望,宗室良才,爰自居丧,颇闻过礼。将宣国命,允藉亲贤。(唐独孤及《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左丞兼御史大夫表》之一敕)
(6)命将之选,当仁实难。非夫文可经邦,不能安人和众;武可禁暴,罔以克敌成功。允藉宏才,爰申锡命。(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五九《郭子仪汾阳郡王知朔方行营制》)
其实,例(1)、例(2)黄征(2006)已发其例,但认为此二例与变文的“切藉”意义、用法不同,所以一直在给变文中的“切藉”另觅他解。之后学者也大多持这种看法[2]。追溯变文文本创作的来源,仔细寻绎变文的原文,我们认为,其中的“切藉”与例(1)—例(4)中的“切藉”在意义和用法上并无二致。“切藉精神大丈夫”有其具体的含义和所指,“切藉”与“精神”不应隔开来理解,整句当读作“切藉精神|大丈夫”。“大丈夫”指代项羽本人,而“切藉精神”,是就项羽的一个突出特点——不可阻挡的霸王气势而言的。
从文本创作来源看,“切藉精神”对应的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所描述的项羽“气盖世”的特点。《季布诗咏》故事本自《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围后四面楚歌与项羽作诗的相关内容。上引变文诸句,描述的则是项羽在发现自己被汉军包围后的情形及反应,是作者根据《史记》记载略加发挥而成。落实到具体文句,“切藉精神大丈夫,奈何今日天边输”“失时不利,天丧奈何”“既有拔山举顶(鼎)羽,此时不忘(亡)若何为”,应是在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两句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概括了项羽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力气大和不可阻挡的霸王气势。在《季布诗咏》中,这两个特点被化为两句话来表达,力气大对应于“既有拔山举顶(鼎)羽”这一句;而不可阻挡的霸王气势这一特点,则对应于“切藉精神大丈夫”一句。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自始至终都对他的力量和气势非常自信。在垓下之战中,项羽对包围数重的汉军毫不畏惧,“大呼驰下”,而“汉军皆披靡”;嗔目而叱,则汉将“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在他看来,他的失败不是个人战斗能力的失败,而是天要亡他。而敦煌变文《季布诗咏》,则直接继承了这种思想,因此才会有“切藉精神大丈夫,奈何今日天边输”“失时不利,天丧奈何!既有拔山举顶(鼎)羽,此时不忘(亡)若何为”这样的诗句。
从文献来看,用类似“切藉精神”这样的表达来叙写一个人的强大气势是较为常见的,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用语习惯。“切藉精神”义同“切赖精神”“允藉精神”“切凭精神”等,其中的“精神”指人或物所外放的体气、气势。这种含义的“精神”,唐宋文献中不乏用例,如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唐皇甫湜《出世篇》:“精神如太阳,霍然照清都。”古人以为,人或物所表现出来的体气或气势若强大正直,则会形成一种威慑力,可以使敌人或想要为害者不战而屈。汉班固《汉书·李寻传》:“夫本强则精神折冲,本弱则招殃致凶,为邪谋所陵。”宋方大琮《壶山四六》之《贺徐枢密荣叟》:“金瓯之缺陷非一,铜盘之来往难凭,惟精神可以折冲,惟英俊可以强本。”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哲宗元祐元年》:“夫有德君子,以精神折冲,譬之麟凤,能服猛鸷。”类似说法甚多,此不赘举。正因为如此,在唐宋以后的文献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与此相关的文句,用来称赞一个人能凭借强大的气势或精神力,威慑四方,使敌人屈服。如:
(7)具官某:和裕而靖庄,直方而敦大。立朝正色,折冲允赖于精神;遇事敢言,发愤每披其肝胆。(宋綦崇礼《北海集》卷二《朝奉大夫试御史中丞赵鼎可除吏部尚书制》)
(8)兼安危注意之荣,藉精神折冲之美;三令而旌旗变色,一言而貔虎归心。(宋李流谦《澹斋集》卷十三《贺张都督启》)
(9)迨兹显陟,率以旧章。甲兵之问至庙堂,正藉精神之运;柱石之臣居辅弼,况夫心德之同。(宋赵善括《应斋杂著》卷二《钱枢密启》)
(10)公驰骑出关,见敌于帐中,从容辨折,往复数十,卒屈其议,遂得要领以还。呜呼!子仪单骑见敌,不足道也。其精神折冲如此,平蛮一事,真牛刀割鸡哉。(宋袁说友《跋余襄公平蛮帖》)
(11)盖宰相外抚四边,允赖精神之运;惟天子明见万里,迄成道德之威。(宋方岳《秋崖集》卷二二《代贺史督相》)
“切藉精神大丈夫”的“切藉精神”,与例(7)的“允赖于精神”、例(8)的“藉精神折沖”、例(9)的“正藉精神之运”、例(11)的“允赖精神之运”等,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都说的是强大的气势或精神能威慑敌人,使之屈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只是受诗歌字数的限制,“切藉精神”在信息的表达上稍有压缩和省略。
综上所述,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的例证,可大致确定:“切藉”并非一个词,而是一个词组;“切”为表示强调和确认的语气副词,“藉”指凭借、依赖。敦煌变文“切藉精神大丈夫”的“切藉”与敦煌文献中其他的“切藉”并无不同。“切藉”与“精神”不应分开来理解,整句应读作“切藉精神|大丈夫”。“切藉精神”有其具体的含义和特定所指,这里的“精神”并非指一般的精气或心神,而是指古人观念中能使人屈服的体气或气势,“切藉精神”即是就项羽不可阻挡的霸王气势而言的。
附注
[1]“《法藏》26/204A”指《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简称《法藏》,凡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5)第26册204页上栏,下同。另本文引用的敦煌图录版本信息还有:《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简称《英藏》,凡1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
[2]张秀清起初认为变文中的“切藉”与例(1)、例(2)中的“切藉”在意义和用法上一致,此后又对变文中的“切藉”另有解释。分别参见张秀清(2009,2012)。
参考文献
1.富世平.《敦煌变文校注》补遗.图书馆杂志,2006,25(6).
2.黄征.《变文字义待质録》考辨.∥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59-84.
3.黄征.《变文字义待质録》考辨拾零——破解“切藉”之谜.∥白化文.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242-244.
4.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12.
5.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515.
6.马国强.敦煌变文校注商榷.周口师专学报,1996,13(1).
7.马国强.敦煌变文词语校释(续).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
8.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015.
9.张文冠.敦煌变文语词校释补正.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张秀清.“切藉”源考.辞书研究.2009(4).
11.张秀清.近代汉语语词读札.天中学刊.2012,27(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责任编辑马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