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井坡之变

2020-02-05赵青

当代党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石井特钢钢厂

赵青

2019年10月30日,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78号。

阳光穿透枝丫,200多名居民欢聚一堂,一场“家宴”正在这里举行。

“家宴”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宴席。

叙旧情、话家常……不少已搬离的居民,为了赴宴,专门赶了回来。

像这样热闹的场景,放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石井坡之困

“没有工作,我们怎么生活?”

“自谋职业,哪有这么容易!”

“环境脏乱,垃圾死角谁来清?”

……

2005年10月30日,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所在地,人声鼎沸。

一群社区居民情绪激动地围着时任居委会主任彭利娟,不停地抱怨。

像这样的抱怨,早已成为常态。

那时候,中心湾社区就是一个“火药桶”。受不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已经有两任居委会主任离职。

抱怨,不仅充斥着中心湾社区,也弥漫在整个石井坡街道。

石井坡街道是原重庆特钢厂所在地。2005年,重庆特钢厂正式宣告破产。

“破产,是命运的转折。”彭利娟回忆,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一时间,许多职工难以接受。

重庆特钢厂曾被誉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在企业红火时,从学校到剧场,从商场到医院……这里基础设施完善、福利待遇优厚,用当地居民的话说,“除了火葬场,应有尽有”。

当时,石井坡街道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姑娘,姑娘,快快长,长大嫁给特钢厂。三天一顿肉,五天一顿髈……”

企业破产后,激增的生活壓力、突变的生活方式,考验着人们的情绪。一时间,上访、斗殴、堵路……各类社会问题集中爆发。

石井坡街道将走向何方?人们陷入了迷茫。

改变,从清理垃圾坑开始

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石井坡街道的居民,多数是“特钢人”。

在他们内心深处,深爱着这片土地。面对破败的家园,“特钢人”心里不是滋味,想要寻求改变。

可是,谁来带头呢?

杨春敏是原重庆特钢厂职工。重庆特钢厂破产后,她成为团结坝社区的工作人员。

有一次,杨春敏和同事去看望老党员陈家孝。陈家孝问:“除缴纳党费外,我还能做什么?”

那时,陈家孝生活不宽裕,20多分钟的交谈,他却未提一个“苦”字。

老党员的精神触动着杨春敏。

“我还能做什么?”杨春敏也时常这样问自己。

当时,团结坝社区有一个垃圾坑。

垃圾坑位于一边坡旁,深达8米,臭气熏天,难以清理。

杨春敏走访时,因为这个垃圾坑,吃过居民的“闭门羹”。

打定主意,杨春敏决定就从清理垃圾坑做起。她找来一根麻绳,将它拴在腰间,让同事把她吊入坑中,再一筐一筐地往上清运垃圾。

起初,不少居民趴在窗台上,嗑着瓜子,看着杨春敏和同事清运垃圾。居民们心里盘算着,他们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一次又一次的清运,让杨春敏的腰间被勒出血痕,身上被熏出臭味,但她还是和同事咬着牙坚持着。

渐渐地,居民们发现垃圾坑开始变小。跟着,他们心里也漾起了波澜:或许,有一天,石井坡街道也能向好。

陈家孝触动了杨春敏,杨春敏感染着街道居民。

求变,谁来带头?党员站了出来。

清理垃圾、走访入户、帮扶就业……石井坡街道6个社区的党员都动了起来,他们是石井坡街道由“乱”到“治”的中坚力量。

“特钢能人”

仅靠党员带头是远远不够的。基层社会治理像一棵大树,党员引领是树干,居民参与是枝叶。

看到希望后,居民们的态度逐渐改变。

2019年11月10日,中心湾社区38号。

“嘀嗒、嘀嗒、嘀嗒……”欧昌汉家的水槽不停地响。

他拨通电话,寻求社区帮助:“我家水龙头坏了,想请人修理一下。”

电话挂断没过多久,邓质均便上了门。

拧转水阀、缠绕胶带……5分钟不到,欧昌汉家的水龙头便被修理好了。

邓质均的修理,是不收劳务费的。

跟邓质均一样,在石井坡街道,这样的“热心肠”有许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特钢能人”。

重庆特钢厂破产后,为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石井坡街道党工委牵头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品牌——“特钢能人坊”。其中,“特钢能人服务社”是最早成立的居民自助服务组织。

“特钢能人服务社”其实是一个“大物管”。在石井坡街道,不少房屋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这个老旧片区一直没有专业的物业公司服务。

“特钢能人服务社”成立后,针对居民需求,石井坡街道党工委将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组织起来,提供水电维修、亲情陪护等45项无偿或低廉服务。

邓质均就是在“特钢能人服务社”成立之初主动报名参加的。在退休之前,他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从事机械设备研修。

“这些年,在互帮互助中,石井坡街道有了温度。”邓质均笑着说。

“议事苑”

温度,让居民重新将这里视为“家”。

东华路位于建设坡社区,是石井坡街道的“网红”。

在这里,旧物件被镶上墙,老墙面被绘上色……游客络绎不绝。

而过去,这里却没有这番景象:墙面斑驳,夜晚没有路灯。从“脏乱差”到“网红”,东华路之变,是居民拉家常“拉”出来的。

“盖板应该筑牢。”

“路面需要整修。”

“路灯要节能环保。”

……

2018年6月初,在“特钢能人议事苑”上,建设坡社区的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商讨着如何整修东华路。

“特钢能人议事苑”跟乡村院坝会相似,是“特钢能人坊”之一。整修道路、美化环境、翻修设施……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务,借助这一平台,居民都可以发表看法。

整修东华路,居民代表议定后,将结果上报街道办事处。

为让居民议事的结果有着落,石井坡街道建立了以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为主的办事机制。“特鋼能人议事苑”议定的事项,都会被街道办事处纳入“清单”,督促落实。

2018年7月,由街道办事处牵头,东华路整修工程正式启动。3个月后,这条道路整修完毕。

如今,跟东华路整修一样,这样的“拉家常”在石井坡街道时常可见。

“和事佬”

公共事务有人商议,邻里矛盾有人化解。

王福兰是中心湾社区的居民。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特钢能人和事佬”。

2019年4月17日,王福兰的电话响了。

电话是居民涂朝东打的。

“王阿姨,想请您协调一下……”涂朝东说。

涂朝东的邻居叫张国元。退休后,张国元开始在家养家禽。家禽喧叫、气味浓烈,严重影响到涂朝东的生活。

涂朝东多次找张国元协商,都没有结果。渐渐地,两人产生了矛盾。

接到电话的第二天,王福兰便敲开张国元的家门。

“在家养家禽,会给您的身体带来影响。”

“家禽数量多,屋内空气质量会降低。”

……

第一次登门,张国元没有松口。

第二次、第三次……在王福兰的努力下,张国元终于让步,矛盾成功化解。

事实上,“特钢能人和事佬”只是石井坡街道化解矛盾的一环。

近年来,石井坡街道探索形成了“邻里调解讲和”“社工参与促和”“司法救助助和”的“三和”制度体系:邻里不能讲和的,社工出面;社工不能促和的,司法所出面。

“三和”护航,风清气正。王福兰笑着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

“文化盛宴”

变化的,不止邻里关系。

在石井坡街道,吕二乐是小有名气的“演员”。

从2011年起,群众艺术节便成为这里的“文化盛宴”。

每届艺术节都在文体中心广场举行,而这样的舞台,是吕二乐未曾想到的。

文体中心广场以前是重庆特钢厂足球场。

重庆特钢厂破产后,这里曾“名噪一时”。那时候,广场上密密麻麻地摆设着麻将桌,麻将声、喧闹声相互交织,不少待业的“特钢人”成天坐在这里打麻将。

一个地方的治理效果怎样,看这里的风貌,看人们的生活,便能知晓。

文体中心广场就是一面镜子。

从“露天麻将馆”到“文体大舞台”,正是石井坡街道十几年来由“乱”到“治”的缩影。

“平地起楼。过去,石井坡街道的治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街道党工委书记邓朝霞说,“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特别是打造‘特钢能人坊,十几年来,大家并肩前行,靠着‘爬坡上坎的意志,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治理的路子。”

猜你喜欢

石井特钢钢厂
青岛特钢3号高炉停炉实践
西王特钢1#高炉焖炉快速恢复生产实践
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德国萨尔锻钢厂
德国萨尔锻钢厂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那口石井
泉州府录立海防碑浅谈
“建设城市绿色钢厂及钢厂搬迁的研讨会”召开
钢厂用后镁碳耐火材料的再生利用及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