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矫正配合阅读疗法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0-02-05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矫正精神分裂症疗法

朱 珏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科慢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复发率高,临床通常采取药物、心理、物理等综合疗法[1-2]。无抽搐电休克 (MECT)为物理治疗手段,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敏感多疑、紧张敌对、暴力攻击行为等症状,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MECT治疗的相关知识,内心无法避免地产生抗拒心理,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效果[3-4]。认知矫正治疗,有针对性地训练患者各维度认知功能,进而激活行为,协调情感机制[5-6],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解决问题的社会能力,有助于改善注意力与记忆力[7-8]。阅读疗法[9]对精神障碍有辅助治疗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思维、调节不良情绪与心态,有共鸣、净化、平衡、暗示和领悟融合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认知矫正配合阅读疗法应用于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条件: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0];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筛查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符合MECT治疗适应证,首次接受MECT治疗,无禁忌证[9];治疗顺利,无恶化现象;住院时长≥10d;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条件:合并严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依赖症;合并严重其他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合并严重分泌系统疾病、心肝肾脏功能障碍疾病;因各种因素中途退出调查;临床资料不齐全。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我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10例, 按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33例, 女22例;年龄21~59岁, 平均43.58±6.17岁; 病程0.5~10年, 平均4.09±1.97年;平均受教育7.68±3.14年;平均住院2.88±1.32次。观察组:男32例, 女23例;年龄22~60岁, 平均42.98±6.32岁; 病程0.5~9年, 平均4.12±1.84年;平均受教育7.53±3.08 年;平均住院2.76±1.48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遵医嘱口服奥氮平或喹硫平抗精神病药物;给予传统工娱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矫正治疗配合阅读疗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 认知矫正治疗 ①系统训练任务:益智游戏操作训练患者注意力、警惕性;“记忆矩阵、文字回溯”训练患者工作记忆;“数字推理、序列组合”训练患者推理能力;“不同人物面部表情”训练患者社会认知;其他:脚手架式训练、无错化学习、语音强化、阳性强化等训练任务[11-12]。②训练原则:以多组合形式对治疗对象予以认知功能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的训练原则。③训练内容与过程:训练前,查阅、存储2~3名患者治疗数据,包括:姓名、住院号、病区、治疗等,指导患者依次完成认知测验内容:加工速度、注意力、言语工作记忆、视觉记忆、执行抑制5个方面;5门认知纠正训练:“硬币蜂巢、迷途小鱼、鹰眼狩猎、记忆回溯、立方体、记忆矩阵”等30个优化训练项目,共10门认知矫正作业。④信息反馈/个体评估:每隔4周对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1次,30~45 min/次,5次/周,持续12~24周。

1.2.2 阅读疗法 ①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患者的激活性、思维障碍、敌对猜疑、焦虑忧郁、缺乏活力5项因子,由院内专家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调研与整理,并阅读心理、情绪与精神障碍阅读治疗备用书单。②统一培训阅读治疗师,考核通过后,由其负责对患者全程阅读的干预与管理,患者处于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状态,确保准确领悟、不偏离指导者预想轨道。③阅读治疗前,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设置“30+10+20”阅读方案,要求患者1 h/d,“30 min”安心阅读,“10 min”休息,“20 min”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④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开展问题讨论,让每位患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

1.3 观察指标

跟踪随访6~10个月。①统计两组患者肌肉酸痛、头痛、恶心、记忆障碍、其他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由专业心理测评人员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评分)[13-14]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主要包括: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胃肠道症状、疑病以及自知力共5个方面,按照总评分将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7分)、中度(17~23分)、重度(≥24分)。HAMA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别涵盖: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感觉系统、胃肠道、生殖泌尿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等行为表现构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HAMA评分比较

观察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肌肉酸痛、头痛、恶心、记忆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HAMD-17评分、HAMA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通常表现为个性改变、情感、思维或意志活动分裂,认知功能损害,诱发妄想、慢性情绪或行为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日常生活[15-16]。MECT是采取短暂适量电流刺激,同步化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电活动,以治疗或控制患者精神分裂症状,属于物理治疗方法,对比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副作用[17]。

工娱治疗、认知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均是临床除药物治疗外重要的病辅助手段[18],起到改善认知功能、改善不良情绪的作用。认知矫正疗法,有助于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解决及处理问题能力,患者幻听、妄想等症状明显减轻[19]。明显改善患者大脑网络激活模式,增强两侧额叶皮质间信息传递,进而强化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过程可提升患者知识领悟与认识水平,促进自身健康问题的理解与改善,而且在康复治疗师与患者、患者之间交流讨论过程,增进彼此理解,强化交际能力,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20]。开展认知矫正配合阅读疗法,打破该方法单独使用的局限性,利于各年龄段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障碍的改善,愉悦感增加。阅读疗法通过计划、引导、控制性指导患者阅读,增进患者自信,纠正异常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新型辅助手段。表1、表2显示,观察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肉酸痛、头痛、恶心、记忆障碍、其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将认知矫正配合阅读疗法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矫正精神分裂症疗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百名[五老]献爱心 社区矫正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