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实例

2020-02-05符庆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7期
关键词:译码器三极管数码管

符庆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 海南省海口市 570216)

1 引言

电子技术是社会文明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本文对2018年海南省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其中一题进行解析,并结合实际电路制作经验,就电子技术一些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做了探讨,兹以本文进行阐述。

2 2018年海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J题[1]

无线遥控比分牌

2.1 任务

以数字IC 为核心,用无线遥控组件、大数码管、数模混合IC等,设计制作一套体育竞赛用的无线遥控数码管显示的比分牌(如图1 所示)。

2.2 要求

2.2.1 基本要求

(1)遥控部分采用四路无线遥控组件,图2 为接收器输出端子示意图。

(2)用发射器遥控比分的翻动,A 键对应A 队得分,B 键对应B 队得分。每按一次按键加1 分。

(3)数码管必须是不小于1.5 吋的绿色管,正常显示时无闪烁感,字段亮度均匀,清晰可辨。

(4)两个冒号点为绿色Φ5 LED。

(5)主电路使用一组12V 电源供电。

(6)其它功能要求:①C 键用于清零,清零后显示为“0:0”;②D 键用于测试,按D 键时显示为“88:88”,且能自锁,再按D键时解锁;③具有无效零消隐功能。

(7)测试灯与前项中的②同步亮或灭。该测试灯为220V 白炽灯,功率不小于5W。

(8)主电路上同时配置与A、B、C、D 对应的手动按钮(手动D 键可不自锁)。

2.2.2 发挥部分

在完成基本要求任务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功能:

(1)为减小功耗,要求数码管为动态显示,动态频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要提供测量端子,方便使用示波器来观测动态显示的波形和频率。

(2)通过调节频率可调节显示的稳定性及亮度,最大亮度时总电流I0≤570mA。

(3)就实用性而言,该比分牌如果要用于大球比赛场馆,应如何改进?此项不做电路要求,但要求参赛者在设计报告中体现自己的设计方案。

2.3 说明

(1)无线遥控组件可购买成品的套件。

(2)只允许使用1 个接收器,且不允许使用带“学习功能”的接收器。

(3)不允许使用单片机,只允许选用数字IC、模拟IC、数模混合IC。

图1:无线遥控比分牌

图2:接收器

图3:解题整机电路原理图

图4:CD4033 管脚排列

(4)常规元器件方面,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等不限。

3 解题过程

3.1 设计思路

(1)首先根据题目对遥控器各按键的功能要求,应选用点动型的无线遥控组件。再根据接收器各输出信号的功能,采用与门选通方法,使各按键能独立起作用。

(2)采用十进制数码管计数译码器带动七段数码管显示比分数字。同时,该计数译码器要有无效零消隐功能。

(3)综合考虑计数译码器的选用和发挥部分的要求,七段数码管选用共阳极型的。

(4)由于大数码管需要的驱动电流大,而计数译码器的输出电流有限,不能直接驱动大数码管,因此需要在计数译码器与数码管之间插入驱动器。

(5)采用D 触发器,实现测试灯的自锁功能。

(6)用三极管开关电路,把直流电压斩波成脉冲电压给数码管供电,达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要求。

3.2 整机电路原理图

整机电路原理图如图3 所示。

3.3 单元电路解析

3.3.1 指令信号选通、变换电路

对于点动型的无线遥控组件,当按发射器上的某个按键时,接收器对应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其它端子为低电平),同时在VT端给出一个指令有效的脉冲。当松开该按键时,对应的输出回归低电平。由于后面的电路需要的是脉冲信号,因此采用与门来组成指令信号选通、变换电路,把按键信号A、B、C、D 变换成脉冲信号A0、B0、C0、D0,见图3 电路中的IC5(CD4081),CD4081 是一片四二输入与门。如果不插入该变换电路,会由于按键抖动或接触问题而产生误动作。

3.3.2 计数译码器电路

计数译码器IC1、IC2、IC3、IC4 是该电路的核心器件,采用CD4033[2],这是一片十进制七段数码管计数译码器,其管脚排列见图4。

电路刚通电时,由于第15 脚接有自动复位电路(R1、C1),且IC2、IC4 有消隐功能,数码管显示为“0:0”。之后通过遥控或手动输入指令,数码管做相应显示。

3.3.3 数码管驱动电路

显示器件为四个七段数码管[3]。如果是1 吋以下的小数码管,计数译码器CD4033可以直接驱动,但要用共阴极型的,如图5所示。

而对于大数码管,由于计数译码器的输出电流有限,不能直接驱动,必须插入驱动芯片ULN2003,ULN2003 实际上是起扩流作用,而这时的数码管要采用共阳极型的,如图6 所示。

ULN2003 的内部结构[4]如图7 所示(实际上是7 个NPN 型扩流三极管),其第9 脚为测试端,当第9 脚接地时,电流不流经扩流三极管,而是流经数码管的所有字段及各限流电阻后经内部二极管入地,这时显示为“8”。

另外,从理论上讲,共阳极或共阴极型数码管的各字段都可以共用一个限流电阻,但这样做的话会有各字段亮度不均匀的现象,因此要分别各串联一个限流电阻。

3.3.4 测试自锁电路

测试自锁功能由D触发器[5]达成。图3电路中的IC8(CD4013),是一片双D 触发器,本电路只用了其中一个。D 触发器的功能是:每来一个触发脉冲,其输出状态翻转一次。而没有触发脉冲时,其输出状态保持不变,这就是自锁功能。当它的输出状态Q=1 并保持时,计数译码器CD4033 的第14 脚Test=1,显示“8”。只有当Q=0(也就是Test=0)时,数码管才正常显示。

3.3.5 小信号控制大电流电路

小信号控制大电流电路由三极管Q3 和继电器J 组成,这时的三极管起开关作用,其通断状态由D 触发器的输出状态Q 决定,当Q=1 时,三极管Q3 饱和导通,继电器J 吸合,测试灯被点亮。因此测试灯与数码管显示“8”是同步的。

3.3.6 动态显示电路

这里的动态显示,是指利用人眼的残留时间,让数码管间歇显示而人感觉不出来,从而达到减小电路功耗的目的。

动态显示电路由IC7、Q1、Q2 组成。实际上这是一个斩波电路,它利用三极管开关电路,把直流电压斩波成脉冲电压给数码管供电,从而使数码管间歇显示。该电路中,由IC7(555 时基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6],输出矩形脉冲,经Q1 放大后,控制Q2 的通断,使数码管的供电电源由+12V 直流电压变成约+10V 的脉冲电压,从而使供电电流大幅减小,达到减耗目的。

图5:小数码管直接驱动

图6:大数码管扩流驱动

图7:ULN2003 的内部结构

调整100K微调电阻,可改变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频率越低,供电电流越小,数码管显示越暗。当频率过低,矩形脉冲的周期大于人眼的残留时间(0.02 秒)时,数码管显示就会闪烁。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竞赛题的解析,展示电子技术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的实际综合应用,以资为学生或电子爱好者在电子技术实际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译码器三极管数码管
Arduino编程
MC9S08FL16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分析
基于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分析
单片机控制的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编程
纠错模式可配置的NAND Flash BCH译码器设计
基于Qt的数码管数字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跟踪导练(一)5
三极管引脚折弯机双凸轮机构的分析与仿真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HINOC2.0系统中高速LDPC译码器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