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与中华民族魂的传承

2020-02-04杨新英

军工文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构型两弹一星氢弹

杨新英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这里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此挺起了脊梁,特别是在这里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树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其在30多年的服役时间内,孕育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尊重人才、创新跨越的研制基地精神,为形成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依据。自基地退役移交给青海省海北州之后,海北州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围绕传承弘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保护好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文物资源,不仅在中央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建成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面向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又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汇集力量于2019年建成了“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开始面向全国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打造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朽的中华民族魂,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出的《“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宣讲报告,生动感人、触动心灵,让听众近距离地感悟到老一辈科学家及众多无名英雄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价值追求,深情触摸共和国记忆里的精神基因和伟大传承。

“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作为一所立足青海省、面向全国的干部人才教育学院,通过开展广泛的培训,在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打造青海乃至全国的“精神高地”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更要发挥“精神”的强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英雄辈出,志士仁人灿若群星,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进步与发展,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筑就了一条通往光明和幸福的道路。他们身上体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这些优秀儿女中,以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人为代表的全体奉献者、建设者和奋斗者们,“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用心血、智慧乃至生命共同孕育出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尊重人才、创新跨越”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为国家、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共和围的脊梁。这也是我们的中华民族魂!

60多年前,在青海省海北州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老一代核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告别亲人,隐姓埋名会集到金银滩草原,战天斗地、攻坚克难、默默奉献,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用青春和生命为人民、为国家、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同时,世代居住在金银滩草原上的各族牧民群众,为了祖国的国防大计和重要科技创新,毅然收起帐篷、带上家人、赶着牛羊、怀揣着“国家好我们才好”的朴素爱国情怀,搬离了承载着他们所有希望与梦想的家园,书写了一部舍家为国的生命史诗。

爱国奉献,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的思想灵魂。俄国哲学家、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說:“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建立的功勋来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爱国行为来衡量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伊始,世代居住在金银滩草原上的牧民服从国家建设需要,听从党的号召,未提出任何条件,拆下帐房,赶着牛羊,远迁他乡。这一时期,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赵忠尧、钱三强、钱学森、王淦昌、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朱光亚、杨承宗、王承书等,以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和立志报国之愿,放弃国外比较完善的科研条件和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冲破重重阻挠,历尽艰难,纷纷回国,以“我愿以身许国”的豪言壮志投身中国的核事业。他们奔赴金银滩,现身戈壁荒原,甘居僻壤、安于沉默,不求所有、忘我工作,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

艰苦奋斗,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的基本特征。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说:“无论头顶是怎样的蓝天,我都将坚韧的对待。”我国核武器研制过程自始贯穿“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者和创业者不论是将军还是科学家,不论是科研专家还是技术工人,不论是干部职工还是解放军指战员,都自称为“草原人”,头顶蓝天,脚踏草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他们克服高原缺氧、水肿等病症和生活物资的缺乏、工作设备的紧缺,以三顶帐篷起家,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没有图纸,自己动手绘制;理论设计复杂,动脑子简化运算过程,争取时间;没有原材料,土法上马进行研制;没有经验,群策群力,以“三结合”突破种种难关。当时,按原子弹研制的总体规划要求,要在1964年上半年拿出铀核心部件。原公浦是从上海选择调来的优秀车工,因为他的政治素质好、技术精湛,组织上决定他参加铀核部件的加工。从那时起整整半年时间,原公浦用模拟部件,在球面车床上反复进行加工训练,力求技术上精益求精,有时竟连续干20多个小时,半年时间他瘦了10多公斤。当加工高浓缩铀部件任务下达后,他感到责任重大,更加全神贯注、精心操作。因为成品对光洁度要求极高,尺寸要求极为严格,特别是最后三刀,每进一刀都由专人测量检验,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再进一刀。三刀过后,产品全部达到设计标准,完成铀核心部件的加工任务。以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原公浦为“原三刀”。

尊重人才,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的关键核心。古往今来,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尊重人才是我党始终贯彻的一项治国理政重大方针。我国做出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前后,国家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关键。早在1946年,毛泽东就曾命康生招募在海外的华裔科学家,特别是火箭和核能专家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号召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和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到1950年,200多位中国留学生回国,同时选派大批科学技术人员赴苏联学习,给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在核武器研究过程中,广大核科研人员包括著名科学家以知识救国、以知识报国的强烈心愿,在有限的科研、试验条件下,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在思索中探求规律,在创新中突破难点,注重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注重各方面人才的优势,并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采取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一线工人相结合,科研专家、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相结合的方针,群策群力,集智攻关,取得了震惊科技界的巨大成就,同时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集中体现了尊重人才的关键核心。据了解,1960年,中央专委责成中央组织部从全国高校、企业等选调了108位高中级技术人才汇聚221基地进行草原大汇战,为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提供了雄厚的人才保障。

创新跨越,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的时代特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跨越是突破常规,以较快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或阶段。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以创新为动力,以实现跨越为目标,自觉坚持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点、运用科学方法,深入推进预先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以闪电般的速度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创造了伟大的奇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家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而氢弹最难的地方在于“构型”,所谓构型就是点火的具体方式以及裂变部和聚变部的排布形式。当时世界主流的氢弹构型是T-U构型,这种构型被美国把持,中国人必须独立研究出新的构型。1965年9月,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在上海华东计算所进行验证计算,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从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上的数据中寻找到了关键线索,并与团队一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这便是后来震惊世界的氢弹D-Y构型,中国由此形成了从氢弹原理到构型的基本完整方案。这充分体现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如今60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触摸历史、学习精神,“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正在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建立了历史功勋的人们功在千秋,“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精神”是不朽的中华民族魂,值得每一个中国入学习和传承。

(作者:“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宣传部部长)

猜你喜欢

构型两弹一星氢弹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不等式的证明与函数构型
民用飞机构型更改控制的技术探讨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氢弹,不过如此
利用“三维构型”深化晶体组成结构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