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2020-02-04左中一

红旗文稿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总书记习近平

左中一

建立一个富足、安定、平等的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希冀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小康,集中代表了中国老百姓对幸福的憧憬,也凝结着我们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崇高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果。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正在规划“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深入研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对于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把握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的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比如,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实现了在更宽视野、更高层次上看待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了更加全面地认识文化发展的目的;从强调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了更加系统深刻地认识文化的价值,等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文艺工作、加强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观念、新论断,其中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作了非常深刻精辟的论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就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些讲话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新把握,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前瞻和自觉,为我们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四项建设紧密联系、有机统一。文化不仅为其他四项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自身也需要不断发展繁荣。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既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我们的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

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思想文化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的小康才是持久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大力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面对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必须持续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面推进理念、体制、手段、工作创新,切实加快文化机制、内容、业态、形式等方面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新载体、新途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引领时代潮流,引领时代风气。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这是对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激励。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一些长期制约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的难题仍需要破解,一些随着时代发展、改革深入、技术进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亟需研究应对。比如,文艺创作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问题;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问题;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问题;文化设施的建设、作用发挥和科学管理问题;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价值观问题;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中的网络治理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破解时代发展课题,不断开拓文化建设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总书记习近平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总书记的告诚
标题党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