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亮词与永康学派之事功思想

2020-02-04周超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陈亮

摘 要:陈亮是南宋时期词人,也是永康学派创始人。陈亮重视词的社会功用,通过作词来抒发自己的经济之怀。在词的创作中,陈亮以政论入词,通过直抒己见、借用典故、词文互鉴的方法将永康学派的事功思想与词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部分词作中透露出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而这一结合打破了传统,对于提高词的地位也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陈亮 永康学派 政论入词 事功思想

陈亮(1143—1194年),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词人。其所创永康学派为南宋浙东学派中一个重要流派。陈亮为人志向远大,一生为追求富国强兵、北伐中原、收复故土而奔走呼喊,矢志不渝。陈亮年少时就喜谈兵事,十八九岁时便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以《酌古论》点评古今英豪得失成败。然而陈亮一生怀才不遇,尽管1193年终于被宋光宗钦点为状元,被授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之职,希冀一展平生所学,但次年便因病去世。陈亮为文亦才气超群,下笔数千言立就。文章多针砭时弊,慷慨激昂。陈亮自负其才,自视甚高,故自号“人中之龙,文中之虎”。以此自许的陈亮打破常规地将永康学派事功思想引入其词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陈亮词。

一、“义利雙行,王霸并用”的永康学派

(一)永康学派的思想与形成 永康学派是南宋时期陈亮创立的学派,因其创始人陈亮为婺州永康人而得名,又因陈亮号龙川先生,故又名龙川学派。该学派代表人物有陈亮与其门人喻民献、喻侃、喻南强、孙贯、钱廓、丁希亮等。永康学派在思想上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命理,反对其“研穷义理之精微”a“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而是关心现实,肯定合理的利欲,注重道德的社会功用,主张重视人事以成现实之事功。他们反对朱熹所谓的“三代后人欲横流、人道中绝”,而是认为天道与人道都是永不停息的。在政治上认为仁义道德及“王道”必须与“霸道”相结合,功利、王霸不可分离,进而开物成务、富国强兵,恢复中原,为国家开两百年太平之基,这些主张可简要概括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b。在学术承接上,《宋元学案》记载:“是时陈同甫亮又崛兴于永康,无所承接。”c其实该学派也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隋朝时期文中子王通的一些主张。在当时永康学派讲实务、重事功的思想与以叶适、陈傅良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十分接近,而三派地缘接近,互相交往也十分密切,经常共同探讨学术,于是逐渐形成统一的学风,而统称为浙东事功学派。

(二)永康学派事功思想的社会背景 永康学派事功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在政治上,南宋延续了北宋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使得文武两派互相攻讦;朝廷机构设置叠床架屋,朝廷官员人浮于事、耽于享乐,奢靡之风盛行,这使得行政效率极为低下。因此,当时急需革除时弊,建立合理的政治体系。在军事上,南宋自建国以来就时刻面临金兵南渡的威胁,在南宋初年,金军曾挥师渡江,一路南下攻克建康(南京),进占临安,使得宋高宗为躲避金人兵锋而泛海南逃,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割让唐、邓二州,纳银绢为岁贡。到了陈亮时期,南宋军队在符离之战中再度惨败,又与金国签订隆兴和议,与金国改称叔侄关系。军事上的接连败北,外交上的丧权辱国令每一位有识之士无不扼腕叹息。南宋军民需要找到富国强兵的办法来保卫国家,收复失地。在经济上,军事的接连失利造成大量军费开支,由军事失利而带来的不平等条约又导致了大量赔款,加之宋朝三冗问题历来严重,使得财政状况极为恶劣,而这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商业之利。在文化上,自北宋立国以来就重用文臣,大力发展儒学,到了南宋一以贯之,而浙东地区学术氛围浓厚,书院兴盛,为永康学派事功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以上种种原因之下,永康学派的功利思想可谓是应运而生。

二、意与理胜,以气见长的陈亮词观

在文学思想上,陈亮继承了唐宋以来古文学家“文以载道”的创作观念,重视文章的社会功用,因而他认为:“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d他反对片面追求文辞优美而忽视文章内涵,在注重文章艺术性的同时更注重文章的立意及内容,追求作品言之有物、有理、有情。故而陈亮的文学作品与那些只是堆砌辞藻、无病呻吟的作品有着本质的不同。陈亮在诗词创作上亦贯彻了意与理胜的观念,他看中诗词的教化功用,提出“圣人之于《诗》,固将使天下复性情之正,而得其平施于日用之间者。乃区区于章句、训诂之末,岂圣人之心也哉!” e他认为诗词应当是用来宣传仁义道德、教化思想、匡正人心的工具,反对理学家在诗词领域死板的章句训诂。就诗与词相较而言,陈亮对作词可谓情有独钟。陈亮曾言“亮于今世之诗,殊所不解,不解故不好”f,谦虚地说自己对于作诗缺乏了解,故而不喜好作诗,而其留下的诗作亦极少。但是他对于在当时地位低于诗的词却是青睐有加。在其《阮郎归·重午寿外舅》中还有“花间妙语欲无诗。一年歌一词”之语,可见陈亮对词的推崇与喜爱。其实陈亮之所以对词能够另眼相看,恐怕并非如他所言是因为不善于作诗,更多的应该在于他认为词这种文学体裁在传播道义方面要优于诗歌。正如他认同黄庭坚对词的看法,提出“黄鲁直论长短句,以为抑扬顿挫,能动摇人心”g。而在作词方法上,陈亮也秉持意与理胜的理念,务求使词言之有物,有补于世。因此他借鉴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做法,还进一步以政论入词,使一些词作的内容与其上疏或政论文中的观点相一致,有些词中的内容甚至可以在政论文中找到原句的复现。这种做法可谓独具特色,打破了传统的作词方法。在风格上,陈亮词作情感热烈,因此其词风有纵横捭阖、气势雄浑之感。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陈亮词中同样充满了这股浩然之气,这种气势是陈亮人格的正气,也是华夏民族之正气,更是陈亮词中 “磅礴几时通”的磅礴大气。在陈亮写给朱熹的信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自负其文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风雨云雷,交发而并至,龙蛇虎豹,变现而出没,推到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h可见其为文为词的堂堂正气,可见其谈笑风生的激昂慷慨,可见其心怀万古的广阔胸襟。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也赞扬陈亮词风的雄肆激昂,说这是“一片光明俊伟、磊磊落落的气象”i。正是在这种气势之下,陈亮的词才得以笔力万钧地痛斥偏安苟和,要求扫荡蛮夷,克复中原。

陈亮之永康学派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思想,陈亮也有着“文以载道”的创作观念,因此陈亮以政论入词,词中蕴含着要求富国强兵、恢复故土的事功思想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进而使得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和纵横捭阖的议论性在陈亮词中交相辉映。

三、龙川词中事功主张的表现

陈亮词集《龙川词》中仅收录陈亮词三十首,经后人补辑,现存陈亮词作七十四首,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内容较为丰富,大致可分为投赠贺寿、咏物写景、送别亲友等类。在这之中有二十首左右表达其要求富国强兵、克复中原的事功思想。如果单从数量上来看,这些作品仅仅为《龙川词》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却正是这部分词作最能体现陈亮的文学风格与思想主张,奠定了陈亮词人的地位。这些词作都蕴含了陈亮的经济之怀,或直抒胸臆,或引经据典,或与其政论文互现,体现了其强烈的事功思想。

(一)直抒胸臆,眀指直斥 陈亮一生命运坎坷,屡遭大狱,但百折不挠,为收复中原多次上书建言献策。他不仅写出了如《中兴五论》等政论文,还独出心裁的将政论融入词中。故而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 略已陈矣。”! 0经济乃经邦济世之意,陈亮就是将满腔富国强兵、经邦济世的热忱化为词作,歌之咏之。陈亮词常被后人列入豪放派,与陈亮同期的豪放派代表辛弃疾亦反对投降,主张恢复,故辛弃疾与陈亮相交甚好,二人多有唱和。但与辛弃疾等主战派词人、官员不同的是,陈亮乃一介布衣,没有什么政治地位。故而其词多无所顾忌,其含义明白晓畅,清楚明了地表明了陈亮的政治态度。因此他的词中无论是痛斥主和派萎靡消沉,还是要求改革时弊、恢复故土都是披肝沥胆。其代表作《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正属此类。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自1164年隆兴和议以来,宋金约为叔侄,每逢皇帝寿诞及佳节,双方均互派使者朝贺。章德茂此去正是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出使金国,贺金主生辰。送别本是一件伤感之事,少不了略带哀愁的嘱托叮咛,但陈亮此次送别却一扫颓唐之语。上阕首句正告金人不要轻视宋朝,接着勉励章德茂要不辱使命,末句以汉将陈汤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之典故,旗幟鲜明地提出南宋朝廷当出师北伐,重现昔日辉煌。下阕则严厉批判了宋廷士人不以卖国投降为耻,不顾中兴大业,只知道苟且偷安的行径,提出金朝国运必将衰亡,宋朝之前景如日中天。纵观整首词虽然偶有用典,但却毫不委婉含混,而是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作者反对苟和,要求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清代词人陈廷焯亦谓此词“可作中兴露布读”! 1,可见词中蕴含的慷慨之气与欲图中兴的强烈愿望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

陈亮一生追求恢宏,因而对南宋初年的抗金将领表现出格外的钦佩。他与抗金名将之子韩子师交往甚密。在《满江红·怀韩子师尚书》中,陈亮在表达了对韩子师以及其父辈的缅怀之情。

曾洗乾坤,问何事雄图顿屈。试著眼阶除当下,又添英物。北向争衡幽愤在,南来遗恨狂酋失。算凄凉部曲几人存,三之一。

诸老尽,郎君出。恩未报,家何恤。念横飞直上,有时还戢。笑我只知存饱暖,感君元不论阶级。休更上百尺旧家楼,尘侵帙。

在该词的上阕,陈亮回想先人抗金事迹。先赞颂韩世忠等抗金名将曾经涤荡乾坤,扫荡金军,接着用“问何事”来讽刺秦桧作梗使得韩世忠等人的抗金大业失败。接下来,让陈亮感到欣慰的是有韩子师这样的豪杰,英雄后继有人,因而又浮现起北上争雄的壮志,却回想起当年韩世忠在黄天荡之战中未能尽歼完颜宗弼所部的遗憾,而当年抗金的部队也所剩无几。下阕则回到现实,看到上一辈抗金将领已经故去,勉励如韩子师等新一辈将领继承先人遗志,报国杀敌。用“笑我只知保暖”表达自己虽追求抗金大业,却蹉跎年华,功业未竟的悲愤。最后表明希望自己能和韩子师等抗金将领一起同仇敌忾。这阕词中无论是怀念抗金将领激励后人继承先人志向,还是批判投降派,或是感慨自己壮志未酬,都是要求收复河山的政治功利思想的体现。

再如陈亮另一首名篇《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疆场。

此词为1188年陈亮亲往京口考察山川形势,登临多景楼所作。在该词中,陈亮明确指出:长江不应被看作天然的南北界限,其连山横水之态势正适于进取,而非退守。又批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偏安一隅,其门阀士族只顾小集团之私利,不能精诚团结。认为为今之计,当长驱直入河洛,北定中原。直截了当地将军事攻防的山川形势写入词中,说明收复故土的有利形势,表达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在其他人的词作里均属少见。

(二)长于用典,借古喻今 陈亮作为浙东学派之代表人物,具备了浙东学人精于史学的特点,陈亮重视研究古代治乱兴衰,分析古代人物得失成败,具有以史为鉴的历史功用论思想,因此其词不仅有独具特色的直截了当表达其收复故土之事功思想之方面,亦有如辛弃疾等人一样多用事典。对此,陈亮自述道:“本之以方言俚语,杂之以街谭巷歌,抟搦义理,劫剥经传,而卒归之曲子之律。”! 2但与辛弃疾不同的是,陈亮用典往往较为贴切自然,没有前者饱受诟病的“掉书袋”问题。陈亮用典范围也很广泛,自春秋战国至唐宋史事多能信手拈来,使得其词作历史感与现实感融为一体。上文所引《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中“会向藁街逢”即为借西汉匈奴单于悬首藁街,表达必将击破金军之信念。在《念奴娇·登多景楼》 中用 《晋书》《世说新语》《汉书》之典。 其中“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用了东晋时的“新亭对泣”的典故,与陆游《夜泊水村》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惊醒世人莫要徒顾伤悲,应当振奋精神,勠力同心,收复故土。“不须反顾”出自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表现了陈亮为收复故土而一往无前的无畏精神;“寻取中流誓”则用祖逖北伐击楫中流之典故;“小儿破贼”用谢安在淝水之战胜利后所云“小儿辈大破贼”之语。这些典故均借古人事迹表明了陈亮收复中原的决心。在《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中有为“为伊为葛”之句,陈亮以伊尹、诸葛亮自诩,却没有他们那样的地位,体现了陈亮不能实现理想的忧愤。

在宋金战争中,宋军常年居于守势,少数的主动进攻几乎均以失败告终,因此宋军兵无斗志,将无战心,士气极度低迷,而金朝却一直较为强大,陈亮将这种宋弱金强的形势写入《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词云: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爱吾民、金缯不爱” 引用《东轩笔录》记录的宋仁宗所言“朕所爱者,土宇生民尔,斯物非所惜也”! 3,批评宋朝统治者多次与北方政权签订屈辱条约,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还认为自己是不惜钱财也要爱护百姓,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涕出女吴成倒转”以春秋时齐景公忍痛将女儿嫁于强大的吴国和亲来讽刺如今宋金间的屈辱条约。“鲁为齐弱”指的是《左传·哀公十四年》中“鲁为齐弱久矣”之语,鲁国弱于齐国其实是指宋朝弱于金国,陈亮借此典故义愤填膺地诘问宋弱于金的情况何时能够改变。“丘也幸,由之瑟”之句语出《论语》,陈亮借孔子门人仲由弹瑟有杀伐之声喻指如今也当有力主抗金的杀伐之音。“淝水破”则是陈亮希望南宋也能如东晋淝水之战重创前秦苻坚那样以弱胜强,大败金兵。全词陈亮多次用典,借古人成败表达了渴望战胜金军的强烈希望。

除化用史事外,陈亮亦借用文学掌故。例如《水调歌头·和赵周锡》上阕云:

事业随人品,今古几麾旌。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安识鹍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斥鴳旁边笑,河汉一头倾。

陈亮在这阕词中大量化用庄子《逍遥游》的内容,以渺小的斥鴳不解鹏飞南溟来痛斥主和派不识主战派的宏图大志而是对其加以嘲笑打压的行为。

如上文所列用典之处在陈亮其他词中举不胜举,通过引经据典不仅展示了陈亮的博闻强识,更体现了陈亮借古人思想事迹来表达对如今政局之不满,要求以史为鉴、收复故土的决心。

(三)以文为词,词文互鉴 若将《龙川词》与其政论文相互参照来读,可以发现陈亮不仅是单纯地在词中表达政治追求,其部分政论文中的政治方略和主张甚至可以在其词作中找到相似度极高的再现。通过将其词作与政论文比较,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陈亮词作中蕴含的政治功利思想。

其在《上孝宗皇帝第一書》中有: “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 4与《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中“不见南师久”“万里腥膻如许”十分类似,都表达了陈亮对南宋军队久久不能收复失地,使得河洛地区饱受金人摧残的愤懑。

在公元1187年,反对北伐的宋高宗驾崩,陈亮似乎看到了北伐的希望,亲赴金陵、京口等处考察地理形势,研究对金人之攻守方略。写下前文所引的《念奴娇·登多景楼》,次年,赴临安伏阙上书,即《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其中有以下几句:

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天下有变,则长驱而用之耳。! 5

这一段话均阐述了南宋虽有长江之险,但如此势态更利于进取,而不宜于退守,上天绝非要把长江当做划分南北的界限,使得南人自外于中国。如今应厉兵秣马,一旦时机成熟,就长驱直入,底定中原。这与《念奴娇·登多景楼》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历来人们常常认为长江是南方恃险而守的重要屏障,陈亮却一反常态提出了长江有利于南人进攻的态势,可见其独到的见解。

再如《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中有“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之语。陈亮在《中兴论》中也引用了这个故事:“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谢,生长于戎,岂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为‘我自生发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为南朝故地?”! 6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北方沦陷已久,中原父老相继死去,下一代自出生就长于北方民族统治下,已经忘了故主。宋文帝北取河南故土,北魏君主拓跋焘说:“我从出生胎发为燥时,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哪得说是南朝故地!”如今若不急图恢复大业,恐怕百姓亦会在金人的统治中忘了自己是谁!由此可见陈亮对北伐中原的迫切要求。

陈亮政论文中许多主张都可与词作互现,这不仅体现了陈亮以文为词的鲜明写作特色,更表明了陈亮渴望收复故土的殷切之心。

四、陈亮词中事功思想的影响

陈亮词中所蕴含的永康学派的事功思想不论对文学还是政治,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于当时政坛和文坛来说,陈亮通过作词,宣传了永康学派“义利并举、王霸并用”、收复故土、力图中兴的政治事功主张,与同为主战派的辛弃疾多有唱和,又与陈与义、陆游、朱敦儒、叶梦得、张元干、张孝祥、刘过等词风相激相慰,从而在词坛上形成南宋豪放派阵营,在政治上也壮大了主战派影响。陈亮在词中大声痛斥投降派苟且偷安,呼吁改革时弊、收复河山,契合了当时宋廷部分有识之士要求改革、恢复故土的思潮,可谓是振聋发聩,一定程度上振奋了南宋的军心民心。

而从整个词的发展历程来看,陈亮以政论入词,以词言事功,促进了词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是顺应着宋代词作雅化进程的。所谓词作雅化除了音乐格律上更加规范外,还要求扩大词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士大夫之情怀。在宋朝对于词人们常常会有“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认识,认为词不过是描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的“淫词艳曲”,和“诗以言志”的诗歌没有对等的地位,只是“余技小道”。为使词摆脱抒发男欢女爱、哀怨闲愁的窠臼,苏轼开创豪放派,不仅以气势雄浑的笔力抒发豪迈情怀,还进行了以经史入词,以诗为词的实践。到了南宋时期,陈亮词因继承了苏轼豪迈风格常被归入豪放派,不过陈亮在继承借鉴前人经验的同时,更是进行了以政论入词的巨大创新,在词中表现了士大夫的现实关怀,打破了传统作词方法。这无疑提高了词的地位,进一步扩大了词境,促进了词的雅化进程。而且这一创新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其前人如苏轼等人虽然一改婉约绮丽的作词风格,但词中多抒发个人情感,于国计民生较少涉及,与陈亮同时代的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人虽然在政治上同属主战派,在文学上同属豪放派,对国家大政方针议论颇多,但确是写在政论文中,而较少写入词中。而在陈亮之后,将自己政治见解写入词中,又能够写得大气磅礴、绝妙精彩的更是鲜有耳闻,唯有陈亮词乃经世致用之作,在词中多抒发经济之怀。此外,陈亮词中的事功思想并非简单的政治言论堆砌,而是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因此,人们在听闻陈亮词大声疾呼富国强兵、收复故土之后,并不会厌烦其空乏的政治说教,而能够感受到作者胸中澎湃的爱国热情。

然而,對于陈亮这样的创新,许多人或囿于传统的诗词创作观念,或因为正统理学思想对事功思想的打压,或多或少的持有否定态度。陈亮挚友,浙东学派领袖之一的叶适对于陈亮以政论入词的写作特色就表示:“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 7表示对于陈亮词中的“微言大义”不能理解。南宋藏书家陈振孙云:“《外集》皆长短句,极不工,而自负以为经纶之意具在是,尤不可晓也。”! 8他认为陈亮词作粗鄙不工,其经济之怀更是难以理解。晚清词人陈廷焯虽然赞扬其气势,但认为:“就词论,则非高论。”! 9在南宋后期出现了一些宋词汇编的选本,然而无论是周密汇编的《绝妙好词》,还是赵闻礼汇编《阳春白雪》,均没有选择陈亮词作。南宋黄升汇编的《中兴以来绝妙词选》虽然选取了几首陈亮词,但是对许多体现陈亮事功思想的豪放之作置之不理,却专选一些绮丽哀婉之作,如《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洞仙歌·琐窗秋暮》《虞美人·东风荡漾清云缕》等作品。这些婉约之作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树立陈亮文坛地位、影响深刻的作品绝非此类。夏承焘先生认为此实乃“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珷玞”@ 0。其实,正是陈亮注重词的功用,在词中明确表达其永康学派的政治功利学术思想,在词中表现家国情怀,探讨国家政治形势,大声疾呼收复故土,才使得词的创作突破了个人的浅吟低唱,开始走向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这无疑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得词境更加深沉、厚重,使得词的创作面貌焕然一新。

abhnop 〔宋〕陈亮著,董平注:《陈亮文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第246页,第246页,第页,第37页,第48页。

c 〔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32页。

defgjlq〔宋〕陈亮著,邓广铭点校:《陈亮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7页,第104页,第331页,第259页,第532页,第390页,第531页。

it〔宋〕陈亮著,夏承焘校笺:《龙川词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第13页。

ks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07页,第107页。

m〔宋〕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卷9。

! 8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48页。

作 者: 周超,首都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史。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陈亮
主动自锁托槽在一例上中线偏斜病例中的应用
陈亮:惹祸不由己
高原美景
父亲的“三盆”洗脚水
学历变迁
这个状元命太苦
守信
守信
但愿人团圆
温情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