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十个关系

2020-02-04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子系统高质量

黎祖交

1998年1月1日《中国绿色时报》创刊号头版头条刊登了由151位两院院士签名的题为《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紧急呼吁書。那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由于其生态环境长期遭受严重破坏,自1972年至1998年前这段时间,几乎连年断流,且一年比一年严重;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我们这条母亲河将有可能成为一条季节河甚至内陆河,这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不愿看到的。

今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黄河流域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已经持续明显向好。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依然存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和中华文明的延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其意义不言自明。

下面,我就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十个关系”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搞好这项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十个关系。

一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是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关系,就是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切实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并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特定情况下真正做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是因为,一方面生态保护好了不仅可以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有利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优良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有利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好了又可以反过来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创造对生态保护更加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为此,一定要在思想上坚信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在行动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真正做到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努力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决不能顾此失彼。

二是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关系。根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黄河流域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子系统即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以用水、土、气、生、矿等生态因子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来描述;经济子系统即经济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的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以人类的物质能量代谢活动为主体;社会子系统即社会生态系统,涉及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包括居住、就业、教育、医疗、服务、供应、旅游、娱乐等,还涉及文化、艺术、宗教、法律等上层建筑范畴。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人是最活跃的积极因素,也是最强烈的破坏因素。一方面人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人,可以其特有的智慧驱使大自然为自己服务;另一方面人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正是这两种力量间的平衡和冲突,构成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的关系,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生态整合,协调好三个子系统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关键和底线是: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活动必须严格控制在自然子系统承载力的限度内。

三是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关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党的18大报告提出的这些要求,对于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关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说来,就是要从黄河流域各地区的实际出发,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均衡和谐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充分体现各自的职责功能。其中三江源、祁连山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要着力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不要发展产业经济;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搞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就是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就是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确保生态空间不被生产和生活空间蚕食、挤占,以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四是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关系。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仍有一些人,包括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在这个重要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其中,有的人只重视资源,不重视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的人只重视资源、环境,不重视生态系统,甚至将生态系统归结为资源、环境。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不利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在我看来,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关系,就必须做到:既要重视资源、环境,更要重视生态系统。这是因为: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均彰显出对自然生态系统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如果只重视资源、环境,而不重视生态系统,就不符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要求。第二,当今世界对自然之于人类功能的认识早已跨越只重视资源、环境的阶段,而进入既重视资源、环境,更重视生态系统的阶段。如果至今还停留在只重视资源、环境的阶段,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第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地球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需要资源和环境的支撑。如果人类只顾及自身需要利用资源、环境,而不顾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势必对其他生物乃至整个地球生物圈造成伤害,并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第四,从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看,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是“一体两用”的关系。如果只重视资源、环境,而不重视生态系统,就会舍本求末,势必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使人类失去生存家园。

五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且具有自然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包括水生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和湿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三大类。其中水生生态系统指的是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陆生生态系统指的是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湿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指的是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人工生态系统是指经过人类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道路生态系统等,它是人类效法、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产物,决定于人类活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良性循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同为人类提供生存繁衍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生存环境,维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关系,关键要把握两点:首先,是要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当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把遵循生态规律放在首位;其次,要懂得自然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的源泉和基础,当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把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放在首位。

六是流域内各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其中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稀树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平原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尽管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同的生物主体和与之对应的环境、资源,各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各不相同,但是各个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主体之间,乃至各种环境、资源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出了问题,都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所有这些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编织成黄河流域一张巨大、复杂的因果之网,使得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并不断延续,从而也使得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共同体,成为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共同的绿色家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坚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性原理,牢固树立和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于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性利用,一定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包括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的解决,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顾头不顾尾、拆了东墙补西墙。

七是上、中、下游的关系。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其上游、中游、下游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上、中、下游的关系,主要应把握三点:第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其中,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对汾河等污染严重的支流,则要下大气力推进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第二,要切实加强上、中、下游的统筹协调。既要通过上游的源头保护,为中、下游提供良好的水源和生态屏障,又要通过中游的生态治理,为下游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还要通过下游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为上、中游的生态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于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秉持“上、中、下游一条龙”精神,取长补短,协商解决。必要时,还应建立上、中、下游地区政府间的协調机制,由一定层级的政府官员就全流域生态保护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磋商。第三,要建立健全流域范围的生态补偿机制,由生态保护的受益方(主要是下游,也包括中游部分地区)向生态保护的受损方(主要是上游,也包括中游部分地区)实施必要的经济补偿。

八是生态保护中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是生态保护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针。具体说来,就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把依靠自然力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途径和手段,把依靠人力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作为辅助途径和手段,不能主次颠倒,更不能罔顾自然规律随心所欲地“战天斗地”、大搞劳民伤财的“人力工程”。必须看到,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再生能力。目前自然生态系统出现退化、衰竭状态,主要是长期遭受人为干扰、破坏的结果。一旦排除了人为干扰、破坏而获得修养生息机会,其潜在的生命力就会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雨后春笋般地展现出巨大的自我修复再生优势。这是地球生物圈历经亿万年演化证明了的一条自然规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只要我们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我们强调自然恢复为主,并非一概否认人工治理的作用。事实上,人工治理离不开自然的作用,自然恢复也离不开人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譬如封山禁伐、封草禁牧,就要在依靠大自然力量自我恢复森林、草场的同时,切实重视在封禁区采取人工措施育林育草,以加速提高其森林、草场的生物量。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以实施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重点,切实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定的“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好,以不断增加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巩固和扩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成果。对重点生态破坏和生态脆弱地区,尤其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工干预,严格实行顺应自然规律的封育、围栏、退耕还林还草还水等措施。

九是治沙与治水的关系。谈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的水少沙多问题怎么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所言,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已经成为黄河生态保护和治理中复杂难解的症结所在。在黄河生态保护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治沙与治水的关系,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首先,要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其次,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第三,要坚持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荒漠化治理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从源头上防沙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为切实解决黄河流域的水沙灾害提供根本保障。

十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是涉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组织领导的一个重大问题。总是说,就是要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黄河流域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众所周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已经就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第一,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其中还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要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编制规划纲要,按程序报党中央批准后实施。党中央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第二,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些重大问题,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第三,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全流域重大规划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省级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层面按照部署逐项落实到位。要完善流域管理体系,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这就不仅为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指明了方向,也为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各有关方面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坚持从黄河流域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本文系作者2020年11月7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的主旨演讲,本刊发表时由作者作了部分修改。)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子系统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团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