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思维,走出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困境

2020-02-04林映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激活思维能力

林映玲

【摘要】在半命题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缺少思维训练,面对此类型题目,觉得无从下手,不会补题,补题又无话可写,尤其是体现在中考中,学生有畏惧、畏难情绪。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走出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困境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半命题作文;激活思维;能力;走出困境

半命题作文是根据出题者限定作文题中部分内容,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要求学生补充完整题目,再按照命题作文形式展开写作。与命题作文进行比较,学生在立意、选材等方面显得更自由、思维空间更广阔。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彰显学生个性,能更真、更准地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历年中考半命题作文情况反馈来看,一些学生对此类型作文难于打开书写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在半命题作文教学中,学生缺少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发。如何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积极因素,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写作热情,走出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困境,成了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积极因素,挖掘素材补好题,激发学生思维,以新颖题材立意,把握好文章的整體架构,恰当地行文表达,就能写出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来。

一、激活身边素材思维,巧补文题耳目一新

写好这种类型的作文,补好题目是关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平时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去发现美,捕捉特征,分类地进行积累,在“命题”面前才能信手拈来,让人觉得似前相识又新颖。那么,如何去补好题呢?

首先,提取原题隐含信息。半命题作文,其命题信息中均隐含有关键词句、暗示性语句、可选择范围、语法结构、语意指向、文体选择等。我们要善于从原题中获得补题的暗示。如2018年湖北宜昌中考半命题作文:别样______。这其中隐含的信息包括围绕人物来填写,“亲情、师生情、同学情”等,暗示行文必须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情感体验,要体现的是与某一对象由渐渐熟悉到认识,再到情感的感悟过程。如补为《别样的亲情》,“亲情”这一素材,平凡而普通,几乎每个同学感受的“情”都会是大同小异。如何体现平凡中的“新”?我引导学生抓住“别样”,抓住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情”。在讲评中,我举出《父亲的背影》作是是如何捕捉“别样”的:早已经不住生活的重担而“略显弯驼”——显得“略有些驼”——重新拉起父亲的手时,“触目惊心凸起的青筋”“那厚厚的茧”振颤着我的灵魂。如果作者没有善于发现和积累身边素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人感悟你的“亲情”到底哪里是“别样”的。

其次,补题要正中下怀。我们在补题时要考虑到选取自己熟悉的素材,在行文中,便能与自己的所见所闻产生“共鸣”,便能将自已的生活储存呼之即出。如“我渴望______”,如果填上“上学”,而上学对于现在的我们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应该来讲没有什么好渴望的,写文章时难免会牵强附会。而填上“理解”,会更贴近自己的感悟,更能切中自己的生活储存,使文章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写起文章来就会顺畅多了。

再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关注并能转换角度,创造性地揣摩命题者意图,力求新颖、符合情理、题旨、逻辑思维。在补题时,首先考虑选取与众不同的经历或感受去选词,尽量选别人想不到的、没写过的,或是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但即便如此,仍然容易出现题目、题材撞车现象。那么,如何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何上升素材表达的高度,就要调动学生自身的求异思维。比如,“珍惜所拥有的宽容”,同样的“宽容”你体会到的是别人没有的感受,就能突出新、奇。你的思维发散得越广阔,想象力就会越丰富、越奇特,写出的文章就会越新越鲜,文章就能独树一帜。

二、激活架构逻辑思维,切入行文立意体验

行文立意环节是完成补题后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作文究竟如何去写,如何进行文字表达的问题。激发学生挖掘利用真实体验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搭建好与之匹配的文章架构,及时把心中搭建的腹稿蓝图转化成简要的提纲,“总分总”、还是“分总分”等。文章有了符合逻辑的架构体系,行文时才会环环紧扣,张紧有度,详略得当,才能写出有充满生命力的、充满有时代气息的好文。

如2018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题: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_”为题目,按要求作文写一篇文章。假如补填为“不该丢失的爱心”,学生只是通过碰见老人摔倒主动扶,碰到盲人主动牵等去表达“自己做不到而别人做到了”,而觉得“不该丢”,最后感悟到自己也应该有“爱心”为架构主线,这样写出的文章要么千人一面,要么缺乏新意。如果把思维稍微改变一下,社会上出现:“假摔倒真碰瓷”——路人怕讹不敢扶——自己亦不敢为,自己同学却敢做——人们为正能量之举点赞——最后感悟到自己也应该有“爱心”为架构来展开行文,打破了人们面对这类事件出现后“不敢为”的困扰,明确我们都不能就此丢失“爱心”。被一个中学生“敢为人先”,让“大人们”、让我真实感悟到“不该丢失爱心”,进一步揭示出了主题。以此架构切入写作,能让读者深入思考,突出主题,文章让人读起来显得真挚感人、更感社会责任要靠人人担当,社会的正能量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三、激活文章整体思维,纵观全局首尾呼应

放眼通篇文本,好的文章一定是能让人感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调动和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文章的整体意识,在书写文章时,透过文本背后的通篇谋划,总览全局,把握文章全貌。一篇好文必定是上下勾连、前后呼应的一个完备系统,各段落之间必定紧密相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补充、互相协调。在实际操作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着眼全局,走出文本,梳理出文章的情节,清晰地把握环节,理清本文固有的层次和结构。充分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感,进行深度转化,通过呼应、伏笔、悬念等手法,处理赋予文本中的情节、情感、思想等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把握自己的行文思路,经过反复的训练、强化,学生就能跳出本本框框,才能做到首尾段落呼应,写出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新意的好文。

总而言之,在半命题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既要提倡学生积累素材,又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只有多读多练多写,才能培养出学生立意和选材更自由、思维更广阔,更能彰显学生个性的好文章,从而帮助学生走出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困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晶.初中生“半命题”作文的个性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班亚莉.中考半命题作文命题特点及写作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6).

猜你喜欢

激活思维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运用电教媒体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浅谈教育创新在数学课堂的实施
让有效提问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借助阅题平台,激活数学思维
莫让对话止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