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初探
2020-02-04刘倩连
刘倩连
【摘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唤醒他们对祖国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最终让幼儿学习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基于此,本文对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合到幼儿教育中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字】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幼儿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通知指出:“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因此,我们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唤醒他们对祖国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最终让幼儿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让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有效地融合到幼儿教育中。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保护了幼儿天性,陶冶了幼儿情操,促进了幼儿主动活泼地发展。
1. 幼儿园大环境的创设
为了让幼儿充分感知传统文化,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楼道、梯间、走廊墙壁环境,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如经典欣赏、朗读的内容。每层楼道的墙壁布置了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墙饰,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让幼儿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描述节日的诗句。例如,布置“元宵节”,通过介绍元宵节的由来、习俗,让孩子们了解和喜爱家乡本土的文化艺术,教师选择本土最有特色的“炮仗攻狮子”活动,生动逼真的画面,使孩子们好像身临其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还有挑选优秀的传统文化“亲子手抄报”,有关经典的故事、儿歌配图画的经典内容,张帖在户外走廊的墙壁上,吸引了幼儿和家长。每天上下楼梯时老师会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读一读,认一认,学一学,家长在接送幼儿时常常会停下脚步欣赏或朗读画上的经典古诗文和小故事给幼儿听,让幼儿随时随地沉浸在传统文化诗文的熏陶之中。
2.班级诵读区域环境的创设
老师在班级活动室精心设计了丰富的诵读环境氛围。如“经典诵读屋”,图文并茂地布置成古人的读书环境,周围张贴经典作品,轻声放着古典音乐。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自然地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通过“经典图书角”“经典对对碰”和“经典小舞台”等区域,适当摆放已经学过的经典诗句的接龙卡、自制的《三字经》故事书,在区域里,幼儿自由、愉快地边学边玩,沉浸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3.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作品
幼儿的好奇心强,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传统文化作品的选择应与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密切结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充满童趣,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作品。例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一册》《唐诗三百首》和《三字经》等。充满童趣的古诗文特别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咏鹅》这首古诗,语句显浅易懂、用字自然,勾勒出儿童眼中的白鹅形象,充满童趣,展示了一幅白鹅浮清波的画面。引导幼儿用眼睛去观察,用行动去探究,用语言去模仿,展开充分的想象去丰富挖掘诗歌的内在含义,使活动增添趣味;如《悯农》,让他们把感受转移到行动中,发现幼儿有不好的用餐习惯时,朗读诗词,使他们把学过的道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遵循诵读原则,在幼儿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
幼儿好奇好学,诵读是他们的强项,只要引导得当,是非常轻松愉快的。诵读时,我们遵循“直面经典、不求甚解”的诵读原则以及“全体参与、快乐诵读”的组织原则,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诵读活动中发展,自然接受经典的熏陶。因此我们将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孩子的一日活动中,在晨间活动,开展“每日一诵”活动,每天10分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书声朗朗,陶醉其中。每天早操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选出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领读,小组和集体诵读,培养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心。我们还把《三字经》《弟子规》《唐诗新唱》等经典音乐作品融入早操活动中,使幼儿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中,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诵读经典;在餐前、餐后、离园前以及活动等待环节比较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组织孩子诵读古文经典,通过反复诵读经典,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记忆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养成喜欢诵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三、争取家庭、社区形成合力,共同参与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的教育价值不仅仅依赖于幼儿园的努力,家长的配合以及社会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好地参与到幼儿传统文化活动中。老师结合每天学习的内容,每天布置家庭小任务,要求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在家中的时候,家长可以每天“亲子朗诵”幼儿近期学习的经典内容,与幼儿一起学习经典故事,家长不仅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孩子也更加得心应手了。比如传统节日中秋节来临之际,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灯笼,统一挂在幼儿园走廊,共同布置中秋节的环境。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传承“敬老、爱老、养老、助老”这一传统美德,每年在重阳节前夕,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代表一起到福利院、老干局或者邀请幼儿园的离退休职工,开展 “感恩重阳同欢乐”慰问活动,小朋友朗诵经典诗文给老人听,载歌载舞,与老人聊天、捶背,还给老人送水果、节日蛋糕和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每次的慰问活动,老师和小朋友不仅给老人带来经典文化,还带来了关怀和温暖,教育了幼儿从小学会“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通过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合到幼儿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还可以给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同时也能丰富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潛移默化地提升老师和幼儿的文化品位。“我们要热忱而执着地将传统文化开展好,趁幼儿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提升其个人气质,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他们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吐露芬芳,绽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