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健康研究
2020-02-04饶彩霞诸琦睿吴松年李晓钰胡迪迪
文 / 饶彩霞 诸琦睿 吴松年 李晓钰 胡迪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2019年末从武汉开始爆发,在全国迅速蔓延,对民众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疫情检验和展示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党的动员组织能力、民众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养。民众的社会心理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健康状况反映一定的社会风貌,表现一定的人心向背,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点,也是战“疫”成功和社会心理重建的重要方面。
一、疫情对安徽省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自安徽首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1月17日从武汉回到和县,1月22日确诊(2月3日出院),截止3月20日安徽省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90人(全国第六),死亡6人(全国第七)。后期基本可控。疫情期间民众心理反应经历了3个阶段:警戒期或动员期、适应期或抵抗期、消退期或衰竭期。总体来说,比起湖北省,安徽省疫情相对较轻,感染和死亡人数较少,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突然,传播快速,除了躯体上的传播之外,人们工作、学习和交往受阻,疫情对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和不同人群的心理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对安徽省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
表1
(一)微观的个体层面
1.紧张焦虑心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部分民众由于对疫情的认知不足,对自我与国家战胜疫情的能力失去信心,紧张焦虑从身体开始蔓延到生存、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方面。国家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常态化措施,如对交通和经济进行管制、公布每日新增的疫情病例、明确定点医院,变成了部分民众恐慌的“导火索”,他们紧张不安,四处打探各种疫情消息,又不充分相信各种消息。由于思虑过度,患得患失,无法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出现失眠、爱发脾气、心烦等。(详见表1)课题组于2020年10月17日在问卷网面向安徽省公开发布《安徽省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健康问卷》,截止11月15日,共收集有效问卷146份,调查结果显示过年期间有84.93%的安徽人感到恐惧、焦虑,即使现在进入常态化,依然还有41.48%的安徽人感到恐惧、焦虑。(详见表2)
2.疑病心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的爆发,与之毗邻的安徽人个体健康焦虑水平也不断升高。部分人对自身健康问题的过度关注,使得其对自身精神和躯体状况作出正确评估的能力降低,对于身体的感受、反应非常敏感,放大躯体的警觉性,关注、捕捉、放大身体的难受感觉,正常的头痛发热、感冒咳嗽,都会怀疑感染病毒,觉得憋闷、呼吸不畅,加重心理负担。疑病心理造成个体反复进行在线健康信息搜索、不相信检查结果或医生诊断,反复寻求就诊和检查,导致本不堪重负的医院更加拥挤,加剧互相感染和心理失衡现象。
3.抑郁心理。新型肺炎疫情的爆发时间恰好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是民众辞旧迎新、走亲访友、欢聚一堂的时候。然而为了阻止疫情蔓延,政府不断采取管制措施和疫情不断扩散的阴霾限制了民众的社会交往和出行,民众的社交需求和期待被抑制,宅在家里,被各种疫情信息包围,难免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现象。
4.替代性创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时,媒体上充斥着各种从武汉流传出来的本地人就医无序和患者呼吸困难、痛苦挣扎的短视频和消息,民众耳濡目染,甚至感同身受,产生恐惧、悲伤、痛苦、压抑的心理体验,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
5.崩溃。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人手少,各项资源准备不足;部分民众在漫长的隔离状态中,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感到强烈的孤独和惶恐不安。这些人日复一日,神经紧绷,无法回避,没有喘息的机会,生理和心理超负荷运转,部分人会体验到极限状态,感到难以为继。
(二)中观的群体层面
1.从众现象。从众心理是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这次疫情,政府第一时间给出了正确的“抗疫”方法——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吃野味等等信息,并引导人们去思考疫情的危害,社会大众高度一致地遵从这个引导去行事,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理性从众的强大威力。但是无凭无据,失去理性,不问青红皂白地跟着大多数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比如,非典那年,我们抢过板蓝根;日本大地震那年,我们抢过盐;今年的新冠肺炎,我们抢双黄连。主要是因为获得疫情信息不充分不完整,缺乏理性的辨别能力,在缺少相关信息的情况下,人们会参考其他人做法。盲目从众会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扰乱市场运行机制,破坏经济秩序;谣言揭穿后,容易造成信任危机。
2.群体歧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传染性疾病,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按照医学要求必须被严格隔离,与其他人群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潜伏期安全度过后才可回归人群。但是由于民众对疫情认知的偏差和恐惧心理,对来自疫区的人,还有患者、疑似患者、隔离人员,甚至是医护群体,投注异样的眼光,采取躲闪的反应,以及拒绝、驱赶的行为,比如拒绝医护人员回到自己的小区。歧视来自于恐惧,歧视逆转被动为主动,由此摆脱恐惧,这是其中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部分,但是在歧视中带有敌意和责难的言行会让被歧视者处于被伤害的状态和产生尴尬、羞辱、无助等感觉。群体歧视现象使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增加了故意躲藏、隐瞒其身体健康真实状况的可能性,使病毒扩散风险的失控。
3.人际距离增加
新冠病毒通过接触传染,因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不必要接触,“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的防疫方法和在公共场合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者隔离,成为最重要的管控手段。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48.63%的人认为,因为疫情影响,人们开始有意减少聚餐和聚会,38.36%的人认为,因为疫情影响,各种聚集性活动减少,人际亲密受到影响,26.03%的人认为,因为疫情影响,人们直接交往减少,宅在家里越来越习惯了。(详见表3)在银行、医院等场所,有形的“一米线”得到自觉遵守。在一些学校,孩子们戴着直径一米的官帽在教室里学习,以防彼此近距离接触。而在更多的场所,没有告示,没人提醒,无形的“一米线”意识已经在人们头脑中扎下根。文明的“一米线”,从生活、工作、饮食、购物休闲到企业生产,出现在更多的场景中。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划出短短的“一米线”,既能降低聚集人群的密度,又规范出行人群的秩序。疫情之下,我们的安全既依赖个人的自我保护,也依赖别人的自律。在抗击新冠肺炎的非常时期,距离不仅仅产生美,还会产生安全感,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了别人的健康和安全。人际距离的增加会导致人际防备增加,信任感下降,继而导致人际疏离的现象。
(三)宏观的社会层面
1.催生健康卫生理念
从疫情爆发开始,国家就在各层面大力倡导公众平时勤洗手、讲卫生,聚餐时推行公勺公筷,在公共场合保持一米线的距离,去景点旅游要提前预约,取消聚众宴请,有效抑制了疫情的发展和蔓延,同时也促进了健康卫生理念的传播。大家自觉做公共卫生安全的践行者、守护者。课题组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62.33%的人习惯在公共场合戴口罩,47.26%的人在聚餐时开始接受并倡导使用公筷(表3)。文明生活与健康卫生素养的提升、个体的自我觉醒正形成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前进的合力,新文明新风尚渐成气候,有些正在被写入地方 “法规 ”。
2.营造尊医重卫良好风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关爱医务人员,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多方面改善就医环境,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广大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健康中国的主力军、大爱无疆的奉献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医生前所未有地被需要,广大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上抗疫一线,零距离与病毒战斗、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各地援鄂医疗队撤离时,湖北人民自发夹道相送,有的流下热泪,有的弯腰鞠躬,令人动容。但是我国依然面临医护人员总量稀缺的现实,医护人员要继续承受来自医疗、科研的巨大压力和殴打伤害医务人员、扰乱医疗救治秩序的不良社会环境。尊医重卫,不能止于“疫情限定”应该成为全民共识,人人有责。要对暴力伤医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确保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要切实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改善医务工作者的执业环境和生活待遇,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把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转化为医务人员的社会声誉,创造有利于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
3.催化数字经济发展
疫情期间,民众虽然宅在家里,工作和生活依然在进行,其中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办公、网络视频会议、网络教学、网络医疗、网上消费、网上娱乐、网络社交、网络金融等互联网新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工作、教学和生活消费模式。课题组调查显示,59.59%的受访者认为,受疫情影响,网上购物、学习和办公增多,并已形成趋势(表3)。 “宅”生活加速了各行业的“云化”、线上化进程,成为抗击疫情冲击、促进“六稳”的关键力量,为各行业带来了“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的集聚增长,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4.爱国主义情绪高涨
在“疫情”的威胁和压力下,人们的控制感、安全感和归属感都受到重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较高致死率增加了个体的焦虑和恐慌程度。在此情况下,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加了个人的控制感、依赖感及安全感。在个体、家庭和国家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连结,可获得强烈的归属感,使得国家认同感增强。更加明晰自己的国家与其他群体的边界,更加热爱祖国,显著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自豪感。外部压力越大,内部凝聚力越强。这种力量会减少民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使其更加团结,共同对抗,全国一盘棋,国家的凝聚力大大的提高。课题组调查显示,48.63%的受访者认为,经历并对比中外对这次疫情的处理,对党和国家更加热爱和信任(表3)。
表3
二、安徽省战疫中的心理援助服务情况
在安徽省战役阶段,人们的社会心理经历了从非常到平常、从无序到有序,从紧张、焦虑、害怕和恐惧到慢慢适应,从交通管控、商业停售、生产停业到新措施、新规则推广,产生新秩序,恢复稳定状态。
(一)主要做法
1.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和心理安全
自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多次批示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迅速采取一些列措施解决现实问题,安抚人心。1月23日取消全省卫生健康系统45万人2020年春节放假。省疾控中心即日起开通24小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健康咨询电话。1月24日安徽省决定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部署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认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零报告、日报告工作。建立了一日一调度机制。实施战时机制,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全省16个省辖市对所有的村组、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将所有确诊患者全部集中到市级以上定点医院救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紧急组织编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集体场所防控100问》,将“疫情服务直通车”搬上支付宝,积极落实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严格执行重要生活物资应急运输绿色通道有关规定,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通过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保险保障、捐资捐物等方式,更好发挥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确保人们生产生活正常和社会稳定。研究出台10条具体措施,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坚守一线,勇于担当。
2.组织专家,开展心理科普,指导心理自救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开展心理科普,指导心理自救:制作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的心理援助手册、开展心理援助公益讲座和音频课程和开展公益宣传。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桑青松教授组织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和安徽省心理学会的心理学专家联合编制了《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心理援助手册》,并分期发布,为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疫情防控的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普通大众等不同人群心理应激反应的自我调适提供专业指导。合肥市包河区、安庆师范大学、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心理援助公益讲座和音频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居民焦虑恐惧情绪。蚌埠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多篇有关心理抗疫的文章,帮助大家了解有关心理抗疫知识。
3.征募志愿者,搭建平台,提供心理援助和服务
由于新冠疫情具有传染性,疫情期间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心理援助多在线上开展。从援助对象角度,主要有三种:一是面向全社会的在线心理援助。1月29日,安徽省卫健委成立了由精神科专家、心理科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心理救援医疗队由当地精神卫生中心20余位专家组成,心理援助热线队伍吸纳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危机干预学会两家机构专家超过50人,24小时提供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服务。安徽省各地市同步公布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二是面向特定团体的心理援助热线。共青团滁州市委依托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并在12355维权服务专家团中招募了6名专业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组建12355心理援助小组,通过接听热线电话和QQ、微信等网络平台,为来电青少年提供全市防疫整体情况、定点治疗医院、疫情辟谣等方面的咨询,为新冠肺炎患者、超负荷运转的前线医护人员和遇到心理危机的青少年提供线上心理疏导服务。萧县新庄镇沟头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李文玲老师在新庄镇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缓解减轻本村村民的各种心理困扰,特别是居家隔离村民的心理压力。三是面向本系统内部的心理援助热线。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六中、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开通疫情防控心理援助服务,提供面向本系统内部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服务。
(二)存在不足
1.制度保障不到位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建立系统的应急心理援助法律法规,只在部分应急管理和心理卫生法律法规中零星地提及到了相关内容。如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危机事件处理人员等提供心理支持及司法帮助,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社会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规范灾害社会心理援助的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提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这些要求比较原则和空洞,内容比较分散,难成体系。应急心理援助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交叉地带,两者都缺乏对危机心理干预的系统设计和安排。除此之外,其它涉及到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或者条例办法中鲜有心理援助的内容,导致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援助工作,只能由相关政府部门临时应战,紧急部署,仓促安排,难以顾及周全性、规范性和保持连续性。
2.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各试点地区应建立健全由党政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徽省只有三个城市被纳入试点范围,其他地方还没有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还不能依托这一体系开展应急社会心理援助。大多数试点城市在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时都是由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并实施,与当地其它行政管理部门等还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导致工作协调不畅。在本次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中,安徽省按照国家规定,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下,由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相关协会组织专家,建立多条心理热线,开展心理疏导。在应对其他突发事件时,各种心理救援团队自吹自号,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由于行业协会组织的缺乏统一指挥,没有纳入应急指挥体系中,心理救援参者本身水平也良莠不齐,心理援助给与救助者需要可能出现对接不畅现象,部分的热线咨询少有人打电话进来,大量有心理需要的求助者找不到渠道获得帮助。由于全省缺乏心理援助的总体统筹及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造成了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管理和规划,至今仍未建立一个明确且完善的管理体制,工作规范性以及合理性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导致资源浪费,效果不佳。
3.队伍建设不到位
新冠疫情发生后,安徽省大批心理援助志愿者投身心理热线服务,甚至亲临现场开展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但是大部分志愿者缺乏危机干预经验,甚至没有心理咨询资质和经验。一些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社区组织还存在没有足够的、系统接受过职业训练的心理辅导老师,就从其他专业或科室调一些过来的现象,仅凭热情或者经过几场培训就仓促上岗,可能使被干预对象失去信心,甚至会让受创伤者遭受PTSD的风险增加,志愿者自身也可能遭受替代性创伤,难以达到预期工作效果。从专业角度看,危机心理干预与心理咨询存在明显差别,危机干预需要在短时间内平复求助对象情绪,增强其对当下状况的安全感与控制感,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应付当下。一般不涉及长期心理问题和人格改善。混淆两者的区别,容易出现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化,难以实现危机干预的目标。平时缺乏演练与合作,临战时“拉郎配”组建的队伍,工作效率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还容易让求助对象对心理援助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4.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现实中各层级政府对应急心理援助认识的不足,投注此项工作的精力和经费均不到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部分心理援助机构都没有获得来自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省内地市县财政部门也没有单独列预算来保证,心理援助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志愿者无偿奉献。疫情爆发期间,全省各地依托精神卫生机构和心理健康协会公布各种免费心理咨询热线,提供无偿服务,进入疫情常态化后,由于缺乏财政支持无法持续维持免费运转,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部分号码拨打无人接听,或者不再承担志愿服务了。
三、建立和完善安徽省应急管理心理援助服务体系,筑牢社会心理防线
(一)构建应急管理心理援助服务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制度保障
推进我国突发事件心理援助服务的建设和发展,首先要完善立法,将应急心理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应急管理总体部署,将危机心理干预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纳入了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中,在应急管理主要目标和任务中,设置与心理建设直接相关的目标和任务,并做出明确工作指示和相关要求,为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创造有效制度环境和条件。其次出台针对应急管理心理援助服务的法律法规或者地方政策、管理办法、预案等,将危机心理服务的目标、机构架构、主体、流程、内容、责任、方案设计、人员配备、部门联动、后勤保障、评价体系等制度化、法治化,提高危机心理干预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操作性,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位,有利于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切实为百姓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二)健全应急社会心理援助组织体系,完善管理体制
将危机心理干预组织纳入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中,在省级应急管理厅设立应急心理服务处,统筹设立危机心理干预专家库,在专家的协助下制定总体突发事件应急心理服务规划、设立分级心理应急响应机制及预案,制定各级心理服务响应工作实施标准和相应保障。注意平战结合,以应急管理为主导,服务应急心理建设,依托本地卫生健康系统和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将从事危机心理服务的专业力量组织起来,指导建设应急心理援助服务工作队伍,平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危机心理干预、演练、合作,经常开展应急心理科普宣教,发布相关信息,增进公众对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创伤心理学的认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应急指挥部下设置独立的应急心理服务功能组,将危机心理干预融入应急管理之中,提升应急管理效能。
(三)组建平战结合的专业心理援助队伍,提升危机干预能力
在各地应急管理部门领导下,组建能应对灾难和重大社会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专业队伍,这支队伍应成为应急管理救援队伍和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包括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的心理医师诊疗队和由心理专家学者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按照科学规范、权威专业原则从医院心理门诊和精神科医生抽调组建心理医师诊疗队,志愿服务团队的组建,可以招募有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志愿者,或者整合已有的心理援助热线资源。根据突发事件的需要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经常开展演练和培训,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实战能力。
表4
(四)普及社会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社会心态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普及社会心理健康知识。政府宣传部门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心理保健和心理急救知识,引导民众认识到担心自己感染疾病是正常人的心理反应,心理问题不是精神疾病,危机心理干预不是心理咨询,心理疾病可防可治,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乐观心态,遇事冷静应对,有意识地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培养良好社会心态,提升心理免疫力。社会心态体现民众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当前,疫情形势跌宕起伏,短期难以平息。一是要及时公开疫情防控信息,便于公众了解疫情发展,增强防范意识,精准开展防控,遏制疫情蔓延,也能起到稳定情绪、解疑释惑、增加安全感和控制感的作用。课题组的调查结果,80.14%公众迫切需要政府提供客观专业的关于疫情防控的信息。(详见表4)二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良好心态引领公众理性地看待疫情和疫情防控中艰难曲折,相信国家的力量和中国百姓万众一心的斗志,减轻和舒缓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三是要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既要尽快恢复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使各行各业尽快复位,社会和经济运转有序,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生存和发展焦虑,又要尽量减少人们之间的交往,限制部分行为,防治疫情死灰复燃,失去控制。四是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和所处疫情环境,分层分类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恢复常态。
(五)增加政府投资,保证心理援助服务的有效供给
危机心理干预专业性较强,在重大突发事件爆发时,必须依赖国家和政府力量的扶持,才能保证心理援助服务的有效供给,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心理的伤害和影响。一是要积极推进心理援助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在安徽省应急管理局领导下,依托安徽省心理危机干预学会,由各级财政提供资金,搭建省、市、县三级心理援助服务平台体系,确保不同地域和身处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的安徽人都能获得心理援助,筑牢社会心理安防屏障。二是将重点群体心理治疗费用纳入财政支持范围。部分因疫情失亲者、感染者、一线工作者(医护、卫生、防疫、殡仪、公安、社区)等重点群体,需要定期且长期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依托医院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将相关心理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保报销体系,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