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
2020-02-04卢文宇
卢文宇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脑部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病理变化具体为脑血管发生突然性破裂或闭塞等改变后,致使此处血管支配区域内的脑组织出现功能障碍,患者以半身不遂、中风不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又将其称之为“中风”或“卒中”[1]。一般情况下,病情轻微者在3~6个月内会逐渐恢复正常,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但病情严重者则存在昏迷、死亡、遗留后遗症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临床研究发现[2],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文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样本,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参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4.5±3.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7±0.6)年;试验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54~73岁,平均年龄(65.2±3.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0.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院方需迅速组建专门的脑血管治疗小组,以便更好的提供给临床治疗,组员主要是临床医师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格遵医嘱对患者用药治疗,并交代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要点,测量和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督促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脑出血护理 予以血管扩张药物口服或注射给药,以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协助患者适当离床下地行走及活动锻炼,提高各部位肢体活动能力,进而控制脑出血。
1.2.2 脑血管痉挛护理 遵医嘱用药抑制患者脑血管收缩,并给予低氧吸入治疗;纠正患者不正确的卧床、下床活动姿势;适当进行活动锻炼,以抑制大脑的兴奋状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以保障患者睡眠质量,促使脑血管痉挛尽快恢复正常。
1.2.3 皮下水肿护理 严格遵照医嘱为患者开展消肿止痛的相关临床治疗,1~3 d内予以冷敷,3 d后予以热敷,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饮食丰富、休息充足,尽量选择含盐量低、蛋白质充足、水分少的食物,嘱患者尽可能的保持卧床休息,以缓解水肿,使水肿快速消失。
1.2.4 功能康复锻炼 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躯干、头部保持水平,使用枕头将肩部、髋部分别垫高,上肢以稍微外展位为主,在枕头上伸展肘关节。伸直下肢,稍屈曲膝关节,将沙袋、棉垫、支架等放在足底;下肢以屈髋、屈膝体位为主,将气枕放置于膝关节部位及外踝部位,以维持足背屈体位。间隔2 h翻身1次,选择侧卧位时应将枕头放置在肩部、腰部。被动活动肢体,3~5次/d、20 min/次。针对昏迷患者实施促醒护理,通过经常呼唤患者名字、昵称等方式加强言语信号刺激;叮嘱患者家属定时为患者按摩肢体和全身皮肤,强化外界刺激,再通过言语和音乐联合的方式达到共同促醒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包括脑出血、脑血管痉挛、皮下水肿。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100分制,非常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主要指的是脑部血管在进行正常循环过程中发生阻碍(有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或脑血管急性破裂引起的脑溢血。当前临床提出的针对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前者尽管风险较小,但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后者尽管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存在较高的风险。鉴于此,需要在患者接受对症治疗过程中做好精细化、全面性、专业性的临床护理[3,4]。
康复护理是临床新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而言,此种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促使其准确判断和应对患者的病变情况。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其生活质量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6]。与常规护理相比,康复护理是多层次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其可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同时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可使医护人员更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掌握强化护理的重要作用,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和生存质量[7]。此外,康复护理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的缺陷和弊端,突破了原有护理步骤的限制和束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8]。
本研究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有利于控制和降低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