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第四十九集 刘伯承夏季反扫荡军事总结

2020-02-03河北省档案局河北广播电视台

档案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刘伯承发动根据地

河北省档案局 河北广播电视台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毛主席曾将游击战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可以说红军时期的战略战术,也同样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立于不败之地、克敌制胜的大战略!

但是,1942年,开国元帅、时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却提出了“敌进我进”的战法。这件档案(图一),是刘伯承1942年太行山区夏季反“扫荡”的军事总结,或许我们能透过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讯息,跟着中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元帅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硝烟的岁月。

短片解说:

1942年,日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了反复而残酷的大“扫荡”,根据地粮食缺乏、兵力受损严重,八路军总部机关也遭到重创。但事后,日军方面华北最高军事长官冈村宁次却放出话来,“此次扫荡唯有一个刘伯承集团没有受损,日后定当多加注意”。

专家解说:

当时八路军129师师部和直属队700余人在日军眼皮底下辗转腾挪,游刃有余,展现了刘伯承元帅高超的指挥艺术。在这次反扫荡中,我军注重情报工作,掌握大量信息,结合战场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取得反扫荡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短片解说:

5月22日夜,2.5万名日军分成数路向八路军总部发动向心大合击。这是抗战几年来日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残酷的扫荡。刘伯承根据我方搜集到的各路日军出动时间、方向、兵力等情报,对我军突围的时间和方向进行了缜密部署。

专家解说:

刘伯承在反扫荡的总结里格外强调了侦查警戒和通信联系的重要性,他曾经把任务、敌情、我情、地点和时间称为打胜仗的“五行术”,“五行不定,输的干干净净”就是对作战信息重要性的生动说明。

短片解说:

“这次,敌人假定我们主力是缩入腹地中心作战,重演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的老规律,故从各方齐向腹地中心来了一个铁桶大合击。我们基干军队主力如能不与合击者作被迫的战斗,即能出合击圈外如上项所述者背击敌人,这是上策。如不可能时,则仅与一方来的敌人略为战斗,即转出合击圈外,进行上述的作战,这是中策”。这是刘伯承在夏季反“扫荡”中一段对战术的总结。6月上旬,侵华日军又发起了对太行山南部的重点攻势,这一次,矛头直指刘伯承率领的129师师部(图二)。

正是刘伯承的“敌进我进”战法,使129师顺利跳出了日军的“铁桶”合围。

专家解说:

“敌进我进”有两方面的涵义,从战略上讲,是指敌人对我们发动进攻的時候,我们在敌人的后方大规模地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从战术讲,敌人向我们根据地发动进攻的时候,我们不能在根据地内和敌人死打硬拼,按照刘伯承的理论,应该派主力部队突破敌人的包围,打他的阻击线、打他的据点,敌人势必回兵救援,我们就达到了粉碎敌人围攻,粉碎敌人扫荡的目的。

主持人:

这一份浸透着刘伯承心血、对反“扫荡”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军事总结,曾被誉为“太行山的‘论持久战”。

刘伯承(图三),这位有着过人军事才能的将军,为历史,为千万后人,留下了值得我们一生回味的财富与智慧。

猜你喜欢

刘伯承发动根据地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宗悫智破百象阵
窗台上的妈妈
脑壳落了都不怕
脑壳落了都不怕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快速逃逸请走此路!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