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认药物新疗效需要几个步骤

2020-02-03

环球时报 2020-02-03
关键词:口服液新药距离

“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引发全国的双黄连抢购潮,但随后多位专家接连对此提出质疑。在当前管控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国内外不断传出某种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报道,但遗憾的是,专家表示,客观规律决定了它们距离成为真正的特效药还有很远的距离。

上海药物所1日发表声明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文准确无误”,“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室体外试验证明,双黄连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作用。”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质疑称,新型冠状病毒刚发现一个月多,“公布药品这么快,是谁批准的,他们在哪个机构做临床实验?”他表示,临床药理学对治疗药物的检验很严格,周期不会太短。曾光2日再度发声强调,双黄连口服液对新病毒的进一步疗效没有得到确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美国医生宣布一种名为瑞德西韦的新药物在治疗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取得进展。

但这些“好消息”实际距离真正大规模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美国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会会长陈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药上市前需要经过研究、动物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花费的时间相当长。据介绍,尤其是三期临床试验,需要招募合适的受试者、持续观测人体内的药物水平和副作用、长期观察评估后遗症等,

为确保药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个试验步骤不能压缩时间更不能跳过。因此国际上一款新药的研制周期通常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

陈希介绍说,中国的新药审批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通常情况下整个审批流程需要20多个月。如果能提供临床数据,或证明是目前特殊情况急需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时间,但仍非短期内就能大规模实际应用。曾光也表示,一种新药需要到国家指定的临床药物审评部门去做评估,结果还要得到行政部门批准,“周期不是一年可以解决的”。陈希还补充说,如果是原有药品提出可以治疗新病或者新病毒,也需要一个评审过程,因为药物的用途发生改变,“这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赵觉珵)

猜你喜欢

口服液新药距离
新药让青蛙断腿重生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口服液要喝温的
境外抗癌新药审批提速
听话的小瓶
口服液最好温着喝
距离美
距离
床到马桶的距离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