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雅器“六方花瓶”的陶刻之美和人文雅韵

2020-02-03曹美好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花瓶

曹美好

翻开紫砂艺术的历史,我们清晰地可以看到文人雅士的参与和设计,使得紫砂的器型更加的丰富,上面的陶刻装饰更加的多样性,以紫砂壶、紫砂花盆,紫砂文房用品等等为代表的紫砂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已经逐渐推广开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紫砂壶,作为冲泡茶叶最好的搭档,有着天下茶具称为首的美称,中国又是茶叶种植和饮用最古老的国家,茶文化的形成由来已久,茶叶和紫砂可谓是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生活休闲方式的重要组成。宜兴的紫砂艺人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之中,非常善于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他们把这些元素都抽象地演绎成为了紫砂的各种形态,同时许多的文人参与到了紫砂壶的装饰上面,以陈曼生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把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寄托在紫砂艺术之中,形成了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的综合紫砂文化,不仅仅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也能够通过赏玩和陈列观赏紫砂雅器,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修养。

我的这对紫砂《六方花瓶》在传统的造型之上,加入了现代的设计潮流,采用了六方的设计,瓶身棱线清晰,立面的处理如同壁立千仞一般,底部微微收拢,置足,颈部也是遥相呼应,瓶口外延,匠心独运,凸出了整体的层次感和曲线的优美。这组作品的亮点在于瓶身的刻绘,一瓶刻“临风志清”,山水图案刻绘其上,非常的精致典雅。工整飘逸的字体搭配竖轴的画面,把中国传统文化寄情于山水之间,畅游于天地之外的情境展示得淋漓尽致。另一瓶身刻绘“明体达物,澄怀静观”的字样,画面的内容为虎啸山川的图案,一只惟妙惟肖的猛虎登临山石,俯瞰天下,长啸声声,霸气十足。众所周知,紫砂陶刻就是以刀代笔,以坯为纸的艺术,除了要求陶刻匠人具备一定的紫砂基础技艺和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有书法、绘画等艺术功力和审美,能够充分地利用紫砂原始的肌理。从整体上来看这对紫砂《六方花瓶》,主要的焦点集中在陶刻方面,充分地利用了紫砂良好的载体,把我们古人对于大自然的感悟充分地体现出来,字体清正隽永,绘画的层次铺排都是独具精心,和本身的字面意思搭配得也是非常融洽,让我们在欣赏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的同时,更加能够感受到其中十足的文化韵味。

观海神逸,临风志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非常讲究意境的营造,特别是古人在山水之间寄情于景,常常发出一些流传千古的感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权利熏天的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到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都折射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充分感悟生命,启迪思想。“明体达物,澄怀静观”本是一种禅的境界,它巧妙地凸显出我们把观察到的客体诸如山水自然、花鸟动物等等融入到主观的审美意境,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灵所深深领悟的一个审美主题,也是我们紫砂匠人时时刻刻需要达到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情境。紫砂的故里宜兴处于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域,太湖水域滋养了这里的人们,带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灵动与人文气息的氤氲。我的这对紫砂雅器《六方花瓶》除了可以实用地进行插花等等装饰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凸显出了紫砂本来的质朴和陶刻艺术的精妙绝伦,把江南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我们对于自然的感悟,对于古人的敬仰,对于艺术的感染力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都融入了这小小的紫砂花瓶之中,尽情享受其中的人文雅韵。

结语:在紫砂艺术之中,紫砂陶刻的存在,是紫砂壶从实用器升华成为了艺术品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过去,宜兴的紫砂陶刻艺人被称为“刻字先生”,受到人们的尊敬。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紫砂艺人都是经过系统地学习,在手法的运用和工艺的创新方面都有诸多的创新,也更加地符合新时代壶友的艺术审美和品味,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紫砂陶刻题材的艺术作品,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花瓶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花瓶怎么碎了?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