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柿圆”的简约之美和田园雅韵

2020-02-03周天皓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柿子田园紫砂壶

周天皓

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紫砂艺术只有短短的几百年的历史,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其他的陶瓷艺术在陷入发展的瓶颈之中的时候,紫砂壶却随着茶叶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受到了茶友的喜爱。紫砂独特的透气性使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挥发出茶叶最本真的滋味,同时紫砂良好的可塑性被宜兴的紫砂艺人充分地利用起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令人爱不释手,非常着迷。紫砂区别于其他陶艺的最大特点,就是全手工成型,在紫砂巨匠时大彬把紫砂的模具成型改良成为拍打和镶接泥片成型之后,极大地解放了紫砂艺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紫砂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情感通过紫砂造型表现出来,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器物与人的交流和其中蕴含的生命力,这也正是紫砂能够吸引我们的内在因素和无穷魅力之所在。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柿圆壶》在传统紫砂器型的基础之上,更加的简约抽象。顾名思义,“柿”就是我们寻常所见的柿子,“圆”则是表达的器型的形态。此壶壶身以圆形为主体打底,圆润饱满的壶身非常实用,用来冲泡什么茶叶都非常适合,表面没有过多的装饰,素面素心,富有珠玉之光润,尽显圆器之神态。壶嘴弯流,小巧可人,出水非常爽利,与之匹配的壶把则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肩部的处理转折流畅又富有立体形态,彰显出作者深厚的传统功力,截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点缀的圆珠型壶钮则和壶身一气呵成,使得整体更加地流畅和谐。传统的以柿子为题材的紫砂壶筋纹器居多,主要表现形态的相似,在我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希望通过更为简洁的线条来把柿子的精气神韵凸显出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柿圆壶》,整器壶身、口、盖、钮、流、把等等元素均配合得和谐匀称,把作者传统的紫砂光素器功力展示得淋漓尽致,艺术形象生动逼真,非常的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把我们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农耕时代的田园美景的怀念之情一览无余,特别是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之中,紫砂壶在喝茶的同时还能带给我们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柿子,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在秋天成熟的时候,红彤彤的,如同一个个小灯笼一般,特别喜气洋洋,具有美好的吉祥祝福。柿子除了在成熟的时候可以新鲜地食用以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晾干的零食,在春节的时候拿来招待客人或者自己食用, 谐音“事事如意”,非常的切合节日的喜庆。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田园农耕文化是基础,也是我们古人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民以食为天。田园风情在许多的文人雅士笔下生出了更多的诗情画意,反而少了一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晋隐士陶渊明,直到今天还具有引领“陶式生活”的典范。在过去,宜兴的紫砂艺人基本上过着“半陶半耕”的生活,对于农业文明、田园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诸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南瓜壶”,就是经过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的演绎,不仅仅在形态方面栩栩如生,更是在精神方面注入了更多的田园风情。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柿圆壶》就是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进行了新的抽象演绎,用简洁流畅的紫砂语言来表达柿圆的形态和其中浓浓的田园雅韵,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如同穿越在秋天收获的田野之中,感受紫砂艺术和农业文明的交相辉映。

结语: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直到今天,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紫砂艺术从农业文明之中脱离出来,紫砂艺人从农人转变为手工业者,但是其中的思想依然深受田园的影响,从紫砂造型艺术之中各种的农业题材就可见一斑。“柿圆”恰恰就是用最恰当的形式和美好的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了紫砂艺术的神奇魅力。

猜你喜欢

柿子田园紫砂壶
柿子乐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山里的柿子红了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来自柿子的烦恼
购买紫砂壶4忌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