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印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2020-02-02韩晓良

今日印刷 2020年1期
关键词:印刷设备企业

韩晓良

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媒体、移动媒体的发展已部分取代传统媒体,报刊印刷业持续萎缩。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的推广,改变了人们获得信息、知识,工作、休闲和消费方式,印刷品不再是唯一选择,无纸化工作和消费方式不断扩大规模。数字化设备的推进,个性化、按需化、可变印刷市场不断扩大,致使大批量印刷只局限在教科书印刷和包装印刷,大批量印刷设备制造方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致使一些知名大型企业退出或转行。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已完全融于国际市场,国外高端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已在我国建厂落户,竞争环境趋向平等、公正和透明,国内制造业的价格和本地优势已经失去。另外,工业物联网、数字技术、数控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传统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幅下降,如齿轮、传动轴、大型底盘、减速器、变速箱等零部件大大缩减,因此制造企业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市场变化。

印刷设备制造业下游产业也发生巨大变化,不少企业受到严格的环保要求、贸易战和城市疏解的压力,印刷包装企业市场增长开始放缓,印刷设备市场游离设备增加,新设备需求下降,装备制造企业解困、转型和升级成为紧迫的任务。制造业本身的传统的技术创新、制造和销售也受到现代智能制造的挑战,虽然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早已被摈弃,但企业加强灵活性、协作性、共担、共荣还在向更深领域发展。印刷设备制造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大型集团式企业开始解体,专业化产品制造和小型化企业孕育而生。那么,在新时代制造企业如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个性化、按需印刷品成为时代的新需求

数字印刷设备是适应个性化、按需化、小批量和可变印刷产品的最佳印刷设备,这些设备已经在广告印刷、快印店、商业印刷、书刊印刷和短版包装印刷(如标签)广泛使用,印前数字制版设备已经取得主导地位,并正在向印后设备拓展,很多数字印后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在这个领域还有不少空白,核心技术还有不少盲点,进入这个领域应该是企业的优先选择之一。印前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已经转型成功,印刷制造企业在印后数字化设备创新上也有成功的范例,但规模化数字印刷设备制造企业仍屈指可数,这个领域国产化仍有较大空间,需要有能力的企业去填补。

产品组成分散化,主机厂应成为集成企业

过去大型企业具备超强的制造能力,除原材料、毛坯件、电气、标准件、辅料配套依赖其他企业,零件加工、热处理、总装、喷漆、包装、运输都在本企业完成。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制造企业把部分零件加工扩散到乡镇企业,从而完成企业制造能力的扩大。然而大批量设备需求不断下降,企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企业按订单组织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才能适应这种市场变化。当前制造企业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尤其人们就业取向已不再是传统机械制造业,职工的待遇、工作环境也不再有吸引力,企业的经营遇到阶段性困难。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应该改变思维观念,用现代经营思想改造企业,笔者认为方法是把产品设计、关主件加工、装配、服务留在自己手中,其他生产环节依靠市场来解决。现在市场已经出现不少辅助设备加工企业,如输纸机、给纸机、收页机、烘干机、冷却机、喷粉机、定点润滑都有企业在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主机厂要成为集成企业,同一批企业共存共荣,走面向世界融和的发展道路。

环保节能是印刷设备创新的方向

21世纪,一批环保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脱颖而出,如大幅面卫星式柔性版印刷设备、机组式柔性版印刷设备、层叠式柔性版印刷设备、机组式印刷、模切、开槽印刷设备、BF电子束胶印设备和书刊柔性版印刷设备等。还有一批制造环保型凹版印刷机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转型过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有的企业创新成功树脂油墨凹版印刷机,实现VOCs有机挥发物的零排放,机器结构长度大大缩短;有的企业采用EB电子束烘干技术创新的卫星式胶印机,达到胶印设备无污染印刷,并提高了套印的准确性;有的企业采用LED烘干技术,不但节能效率可观,还改善了机器性能,扩展了机器适用范围;还有企业采用UV彩色油墨印刷,实现了真正的无水印刷。在印前数字制版设备制造领域,也开始制造免冲洗、免化学处理印版,这些措施对环境影响逐渐降低。这些技术创新虽然还在试制或小批量制造阶段,但发展的方向不可小觑,坚持不懈,克服困难,一定会形成规模产业。

制造企业加快制造手段的技术升级

传统的机械加工手段已经落后,不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节奏、高质量的现代市场需求,制造设备现代化是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适应快节奏、高质量的加工设备,当然是人工智能设备。世界金属切削加工设备经历了手工设备、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数控设备、加工中心设备、柔性加工系统和无人自动化车间加工系统等发展过程,显然柔性加工系统更适应不断变化市场需求。柔性加工系统根据被加工的一组零件,配自动上下料机构(或机器人),将多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連线到一起,形成一条可加工多种零件的自动生产线,其效率、适应性和单价小批生产,符合当前个性用户要求的生产方式。当然单件或小批量产品采用这种系统设备投资较高,如将印刷机的版、胶、压印、传纸、送纸、折页、裁切等,以及水辊、墨辊、串墨串水辊、过纸辊等,组合在一起就有很大的数量,完全可以在这个系统加工,如果把同类产品制造企业的零件集中起来,加工成本会大幅下降。这也是融合发展的一种优势,预计这种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聚集区有发展和创建的空间。

按国际标准制造,努力扩大出口

多数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建立在改革开放之前或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面对国内市场。改革开放政策推动印刷包装业高速发展,制造企业同步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国内市场需求紧紧相连,经历小型设备、中型设备、大型设备、单机组设备、多机组设备及联机生产线设备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到世界大市场,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建厂,国外先进设备已经成为下游企业的首选,因此,仅仅关注国内市场是片面的,没有前途的。企业转型应该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产品配套也要实现全球采购,产品只有将国内先进技术和国外先进技术融合,才会打开国际市场。现在各行各业的先进企业无不看准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多家企业联合共赢。

目前,新成长起来的企业在国外已经有不可忽视的市场,如胶印用的橡皮布、直接制版机、凹版印刷机、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机组式标签印刷机等,都在国外有一定的市场。近年来,我国印刷设备进出口已经突破历史以来贸易逆差的局面,当然这种局面也有国外在华企业的功劳,国内企业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出口产品的要求是:①符合国外的政策法规和民族习惯;②符合国际先进标准,尤其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要达到所在国家的标准要求,设备的加工质量和要求也要达到标准要求;③产品的前期故障和停机率要降低到零,否则产品服务会处于尴尬的局面,并影响企业的出口信誉;④易损件、外购件、备件、辅助材料等要进行合格品认证,保证做到万无一失;⑤合格证、说明书(包括传统系统图、电气原理图、安全防护图等,甚至包括立体接线图)、备件目录等随机技术文件要采用国际通用语言或所在国语言,做好所在国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培训,让他们用好、管理好设备;⑥售后服务要达到信息通畅,保证网络通讯、移动通讯、国际长途电话、信件的畅通无阻,使小的疑问和问题在通讯中解决,避免长途跋涉带来的成本损失。客户需要的备件应该加强管理,做到在通讯中快速解决,并使用户预知到货时间,保证客户的采购信誉。

扩大出口还应该突出联合效益,对国外大型印刷包装企业的多品种、大批量的需求,需要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完成出口,就是相同产品制造企业也要遵守职业道德,不应该互相诋毁、相互压价,造成不良的影响。

国内多家企业联合成立出口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例如有一家联合公司曾经出口到英国一台双色胶印机,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联合组成的销售公司,了解出口印刷机械设备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服务渠道,有利于出口,并降低出口成本,应该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选择。

制造企业扩大产品出口,企业产品应该通过欧洲或相应国家的质量体系以及绿色和安全体系认证,拿到打开所在国家的开门钥匙,使本企业制造的产品达到国际水平。

规模化制造水平的提升刻不容缓

在改革开放初中期,印刷包装市场迅速扩大,印刷设备制造企业拥有一两个品种的产品,就可以造就一家企业,一些拥有多个产品或多种系列产品就可以造就一家企业集团,在铅印转型胶印的阶段,一家胶印设备制造企业甚至可以成为世界级大型企业集团。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字印刷、环保印刷、个性化印刷崛起,这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走向低谷,规模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规模化生产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适应市场能力强的特点,在现代化、数字化、个性化的今天,市场明显转向小型制造企业,从而提高了社会成本。提高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措施,笔者认为组合印刷机是发展方向,即在设计阶段先从标准化入手,对不同幅面和不同印刷方式及印后加工设备的印刷机进行结构分析,进行模块化设计,在同幅面下,进行放卷、输纸(给纸)、单色印刷(包括胶印、柔印、凸印、喷墨)、烫印、模切、折页、裁切、收纸、复卷等机组联接标准设计,使标准成为整个行业的遵循规格型谱。甚至大型印刷设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标准化设计,如书刊卷筒纸印刷机可以将胶印、柔印、凸印进行联合设计,因为给纸机、喷墨机组、折页机、收页机、复卷机及相关零部件是通用的,这样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组织有规模的机组制造,如果将包装印刷功能包括在其中,其规模效益还会扩大。

建立工业物联网

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正走向电子媒体、互联网、移动媒体、物联网等媒介。工业企业的管理从手工记账、台账到CAD、CAPP、CAM计算机辅助设计,曾是企业办公自动化的革命,其效率大幅提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工业物联网,通过各种传感器技术做到与现场管理连接,实现智能化、一体化管理。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扩展与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PC机和服务器,我们运行互联网的所有程序,都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其他的终端。物联网的本质还是互联网,只不过终端不仅仅是计算机,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各种信息收集的传感器及其配套的互联互通的移动设备的融合。工业物联网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不同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設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物联网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知层,就是万物互联互通,大数据的采集都在这一层,也就是设计、工艺、制造和现场设备的所有信息都在这一层汇集;第二个层次是传输层,所有信息通过传输渠道把它传上来,成为大数据,云计算的信息中心;第三个层是应用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功能都在应用层,上面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然后作出快速决断,尤其对长远决策和控制作出万无一失的正确决断。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通过工业物联网的技术变成一家高科技企业。

工业物联网和制造企业融合是当代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如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第一个层次就是所谓的感知层,需要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将感知芯片技术放在感知网络、人、设备、环境全部的信息采集上来。第二个层次是传输层,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一个可靠、有效、详实的通信软件把它传上去。我们可以采用核心的DDS技术,把关键的采集数据在第一时间快速地传到控制室,这里涉及到未来的柔性加工系统和无人车间的实时监控,不能有任何延迟,在数据传输的时候还需要一个核心技术,采用SDN技术,就是软件定义网络,用在传统的工业领域,用软件定义网络的方式实现柔性可扩展,易于升级,同时用有性价比优势的网络来武装我们的传统行业,今后还可以用5G技术进行网络连接。此外,工业操作系统实际上是整个数据的融合平台,有了这种专业的定制,针对具体应用的操作系统,就可以把整个数据融合在平台上,通过编译计算、人工智能进行预测,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整个工业物联网相关的技术融合在传统的制造业里,传统制造企业就变成了智能化的高新企业。

当代不断开展的颠覆性创新已经使多种传统产品消失,电子产品也正在侵蚀着印刷品市场,移动电子产品的快捷、方便和多功能,已经占据并成为工作和生活的首选。传统的阅读、查询、购物、支付,甚至5G应用带来的快速、大容量和无人驾驶功能,将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但是,大批量的教科书印刷虽然受到电子书的冲击,但由于青少年在学习阶段,还没有比印刷品这种反复阅读、深度探索、刻苦研究更方便的替代品。另外用于各种商品的包装材料及共生的信息显示,也是最为经济、可以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媒介,当然也不会被颠覆。虽然有一些领域在萎缩,但还有一批新领域在诞生,如电子器件、显示屏和线路板的印刷、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印刷、3D打印技术印刷、路牌和商店门头的印刷、街头和营运车辆的广告印刷,都会成为新的市场需求,需要企业抓住商机,勇于创新,一定会开辟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薛金萍 xjp@cprint.cn

猜你喜欢

印刷设备企业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企业
企业
企业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把心交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