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保水剂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油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2020-02-01孙秀秀戚华沙郑道君陈加利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保水剂施用量存活率

孙秀秀,戚华沙,郑道君,陈加利*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 2.海南省热带特种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11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泛分布广东、湖南、广西、海南、江西、福建和云南等地[1]。油茶生长喜温暖,一般要求年降水量1 000 mm以上。因此,干旱作为一种生长逆境因子,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2]。保水剂(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SAPs)作为一种吸水和保水能力很强的高分子聚合物,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3],增强土壤保水性能[4-5],改变土壤化学性质[6-7],促进作物生长发育[8-9],提高作物产量[10-11]。李荣喜等[12]研究了6种保水剂对油茶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罗惠文等[13]研究了农林保水剂在油茶培育中的应用效果。目前,关于保水剂在油茶上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鲜见保水剂对油茶幼苗抗旱性的研究报道。为此,选择6号、7号、8号和9号4种保水剂,研究其不同施用量及6号保水剂施用方法对油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保水剂在油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抗旱保水剂 编号为6号、7号、8号和9号4种保水剂,其基本信息见表1。

1.1.2 油茶幼苗 为长势基本一致的健康1年生嫁接幼苗,种植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所苗圃。

1.2 方法

试验于2020年3月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所苗圃采用大棚盆栽方式进行试验,棚内常年温度25~30℃,试验小区占地100 m2,土壤为砖红壤。

表1 4个保水剂品种的基本信息

1.2.1 保水剂施用方法试验 选择吸水倍数较好的6号保水剂在10 L无洞小桶中进行施用方法试验,设A、B、C和D 4种施用方法和1个对照(CK),共计5个处理。

方法A,桶中加入2 kg干土(砖红壤,下同),用10 g保水剂干粉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 kg干土覆盖表面后种植,灌水至保水剂饱和(约4 L自来水);方法B,桶中加入3 kg干土,油茶幼苗根部灌水后蘸3 g保水剂干粉,植入干土中,灌水至保水剂饱和(约2 L自来水);方法C,桶中加入2.5 kg干土,加入400 mL饱和保水剂溶液,再加入1.5 kg干土覆盖保水剂表面后植入油茶幼苗;方法D,桶中加入3 kg干土,油茶幼苗用饱和保水剂(约蘸取20 g左右)蘸根后植入干土后灌水至其饱和;对照(CK),桶中加入3 kg干土,不加保水剂,油茶幼苗植入干土后灌水至其饱和。

每个处理3株油茶幼苗,3次重复。试验在11月5日开始,12月15日结束,试验期间不施水。统计各处理油茶幼苗株数,计算成活率。

1.2.2 保水剂施用量试验 6~9号保水剂用量分别设1 g、5 g、10 g和20 g 4个处理和1个不施用保水剂的对照(CK),共计17个处理,每个处理3株油茶幼苗,3次重复。

保水剂施用方法:桶中先装入2 kg干土,加入不同保水剂各处理的相应用量与上层约1 kg干土混匀,再加入1 kg干土覆盖表面后植入油茶幼苗,加水至保水剂和干土饱和。每周统计1次成活率,试验期间不浇水。记录油茶幼苗的死亡时间。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水剂施用方法对油茶幼苗存活率的影响

从图1看出,7 d、14 d、21 d和28 d保水剂不同施用方法油茶幼苗存活率的变化,其中CK的油茶幼苗在7 d后全部死亡,可见,保水剂对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影响较大。7 d,不同施用方法油茶幼苗均为100%。14 d,不同施用方法油茶幼苗日存活率为11.07%~63.67%,方法C最高,为63.67%;方法B其次,为14.81%;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21 d和28 d,不同施用方法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均为11.07%~35.67%,方法C最高,均为35.67%;方法B其次,均为14.81%;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

2.2 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对油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从图2可知,CK油茶幼苗存活时间为28.00 d,不同保水剂各施用量处理油茶幼苗存活的时间为21.00~72.33 d,存在明显差异。其中,6号保水剂施用1 g、5 g、10 g和20 g油茶幼苗存活时间分别为28.00 d、35.00 d、72.33 d和72.33 d,施用1 g与CK的存活时间均为 28.00 d,其余施用量均高于CK,差异显著(P<0.05)。7号保水剂施用1 g、5 g、10 g、20 g的存活时间分别为23.33 d、35.00 d、49.00 d和49.00 d,施用1 g的存活时间短于CK,差异显著(P<0.05);其余施用量的存活时间均长于CK,差异显著(P<0.05)。8号和9号保水剂施用1 g、5 g、10 g和20 g油茶幼苗存活时间相同,分别均为21.00 d、28.00 d、28.00 d和35.00 d,施用1 g存活时间短于CK,差异显著(P<0.05);施用5 g和10 g与CK的存活时间均为28.00 d;施用20 g的存活时间长于CK,差异显著(P<0.05)。可见,6号施用10 g和20 g的抗旱效果最佳。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不同施用方法,7 d时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均为100%,7 d后不同施用保水剂(CK)的油茶幼苗已全部死亡,即油茶幼苗的存活率为0;在施用保水剂的各处理中,14 d油茶幼苗的存活率为11.07%~63.67%,方法C最高,为63.67%;方法B其次,为14.81%;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21 d和28 d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均为11.07%~35.67%,方法C最高,均为35.67%;方法B其次,均为14.81%;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

保水剂不同施用量,CK油茶幼苗存活时间为28.00 d,不同保水剂各施用量处理油茶幼苗存活的时间为21.00~72.33 d,存在明显差异。6号、7号、8号和9号保水剂施用1 g、5 g、10 g和20 g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分别为28.00 d、35.00 d、72.33 d和72.33 d,23.33 d、35.00 d、49.00 d和49.00 d,21.00 d、28.00 d、28.00 d和35.00 d,21.00 d、28.00 d、28.00 d和35.00 d。其中,6号保水剂施用1 g与CK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均为 28.00 d,其余施用量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均长于CK,差异显著(P<0.05);7号保水剂施用1 g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短于CK,差异显著(P<0.05),其余施用量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均显著长于CK(P<0.05);8号和9号施用1 g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短于CK,差异显著(P<0.05);施用5 g和10 g与CK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均为 28.00 d,施用20 g油茶幼苗的存活时间长于CK,差异显著 (P<0.05)。

4种不同的保水剂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油茶幼苗的抗旱保苗时间逐渐延长。与王琴等[14-15]在保水剂对5种荒漠植物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相似。总体看,以低交联型88%聚丙烯酸钠盐(6号保水剂)10 g和20 g对油茶抗旱保苗的效果最佳,存活时间达72.33 d,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保水剂施用量存活率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保水剂吸水保水特性的试验分析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张掖市甘州区灌淤旱作人为土制种玉米锌钼微肥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日本癌症10年平均存活率为57.2%,胰腺癌最低仅5.3%
抗旱保水剂西沃特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温度对克氏原螯虾苗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小粒径保水剂利于蔬菜育苗
人工扩繁异色瓢虫幼虫和蛹最适贮存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