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研究
2020-01-30刘俊
刘俊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十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无任何经验可循,将面临潜在的各种风险。为提高其风险防范水平和效率,本文简要构建了该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提出了构建原则和目标,并对它的框架和流程作了分析。
一、引言
2015年4月,十堰市進入全国第一批地下管廊试点城市之列。该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以“打造山地城市国家示范样板工程”为目标,克服了重重困难,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集约、生态、智慧”的十堰特色管廊建设之路,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系统的行业规范指导、没有前车之鉴可循,该项目难免潜在一些风险。而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事前预警,并及时、快速地采取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就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运营阶段风险预警体系的框架设计进行了探析,以求防患风险于未然。
二、十堰管廊项目风险预警的概念
十堰市地下管廊项目风险预警,是根据项目的特点,通过前期资料信息的收集,运用一定的风险分析方法,监控风险因素的发展动态,尽早识别出管廊运营风险的种类、程度、原因及其变化趋势,评价各类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信号,并按预定的程序提前采取取针对性的、相应规模的防范措施,以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过程。
三、十堰管廊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
(一)构建目标
建立十堰管廊项目风险预警体系,主要是要增强管廊运营单位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效率,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风险识别、分析、防范和监控,来明晰管廊内部风险管控的状态;2.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体系,理顺风险应对流程,减少不必要开支,以降低管廊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3.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故障排除效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能力;4.为相关决策人员制定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支持,以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原则
1.整体性原则:应将十堰市管廊项目作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整体来看待,在进行风险源收集时要考虑周全,风险评价指标要有典型性,监测对象要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2.连续性原则:风险预警贯穿管廊项目建设始终,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管理,要反映风险的动态变迁过程,掌握风险的发展趋势。3.可操作性原则:要反映十堰管廊的特点,准确、客观地体现其潜在的风险,要提供一个科学、有效、具体、可供操作的方案。4.时效性原则:要求风险即将发生时,预警信号必须及时发出,相关人员必须迅速响应,防范措施及预案也应及时到位。
四、十堰管廊项目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一)风险预警体系框架
笔者认为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风险预警体系应包含风险识别、分析、防范和监控四个子系统,四者逻辑上呈递进关系。同时风险预警按照时间的先后,又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也将贯穿于这个体系。预警体系的框架设计构想如图1。如图,风险识别子系统的前提是发现风险并进行分类,分析子系统是对风险等级进行判断,防范子系统是根据分析以采取防范措施,监控子系统是对整个管廊项目进行监控,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体系的。
(二)风险预警体系流程
十堰市管廊项目风险预警体系的流程设计如图2所示。预警体系的运转需要四个子系统来实现信息的采集与反馈、监控、预警和防范。在预警前应将风险由小到大划分5个预警区,即1-低风险区、2-较低风险区、3-中等风险区、4-较高风险区、5-高风险区,分别用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五种颜色的信号灯进行区分,并发出警报。由图可知,要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必须依据平时信息收集和反馈的结果,首先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其次,依据预警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价判断,确定风险等级;随后,根据判定的风险级别,确定风险是否达警戒线;然后,判断面临的风险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以及发出信号的等级,进而采取相对应规模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后,检查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若有效则应继续保持监控,若无效则应启动终极预案,尽量将风险降至最低。若以上措施的都采取了,面临的风险仍然不能有效化解,则需要面对现实,及时的总结经验,查找自身不足,继续寻求解决措施,以期下次风险来临时能防患于未然。
五、结语
构建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本文尝试性的设计了该体系的框架与流程,希望对管廊管理者有所启示。当然本体系仅仅是宏观方面的顶层设计,微观方面的具体操作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