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践派对策

2020-01-28李建伟

检察风云 2020年22期
关键词:黄奇帆著作导向

李建伟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成效激发增长新动能,释放中国经济改革新红利

书名:《结构性改革》

作者:黄奇帆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问题,按照“理论—政策—立法—实践”的逻辑,相较于经济实践乃至于政策立法的长足发展与大力推进,无须讳言理论是一个短板。黄奇帆教授,作为一位曾长期在两个直辖市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型领导,其近期结集出版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著作,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价值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应用理论与智库对策之作。

突出的六个鲜明导向

黄奇帆教授作为重庆市原市长、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主持经济和城市管理的专家型领导,在《结构性改革》这本著作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与资本市场改革、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房地产长效机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双循环等经济发展重大问题与对策建议作了广泛深入的分析阐述。总体而言,这部著作具有以下六方面导向价值:

一是发展导向。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出发点、落脚点。《结构性改革》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对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国企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房地产发展、开放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论述。二是问题导向。从一定角度来说,发展就是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著作对于供给侧机构改革、金融风险防控、资本市场不足、数字经济隐患、国企发展障碍、开放国际制约等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三是专业导向。经济问题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黄奇帆教授在著作中展示了深厚的经济学专业底蕴与现代经济分析水平。这体现在全书各项问题的分析中,尤其是体现在供给侧改革理论中西比较分析、金融企业金融业务监管负面清单适用分析、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等方面。四是改革导向。围绕目标、发现问题、运用专业,关键还要提出并实施好高水平的改革对策方案。著作在这方面的特点最为突出,作者对于上述各领域发展核心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具有较好系统性和可实施性的改革对策。五是开放导向。无论是国内要素市场还是数字经济发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无论是国际经济贸易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著作都体现了鲜明的开放理念和对策风格。六是实践导向。著作既有理论分析,更是由道及术,面向实践、服务实践的对策研究。在金融供给侧改革、数字经济发展、房地产调控、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等方面,都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重点的六项改革发展

《結构性改革》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相关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阐释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供给侧改革发展。在“三去一降一补”基础上,作者提出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通过激活市场主体、优化要素配置、降低营商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增强创新动能等措施,提高经济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二是金融改革发展。在对金融本质三项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金融企业和金融活动全生命周期监管以及调整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对策建议。三是数字经济改革发展。提出了数字化“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全价值”等“五全特征”,分析了“数字化”对人类社会的五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时代应遵循的十项基本原则。四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著作对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作了探索与开拓,在此基础上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民营经济的协同发展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五是热点领域改革发展。著作对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P2P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注册制与退市制度建设、房地产调控、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等都作了积极探索。六是对外开放改革发展。在对改革开放40多年成就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新时代对外开放五个新特征,提出了新时代开放的五项重点任务。尤其是从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角度,提出了打好“市场、产业链、金融、科技和开放”五张牌的对策建议。

务实:由道及术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之间,中观层面既承天气、又接地气的应用理论和对策研究是非常重要并亟待发展的领域。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工作推进进程中,这方面真正的专家和领导非常稀缺宝贵。事实上,很多经济问题,具有较好的相关专业和综合管理能力是能够判断和应对的。比方说非法P2P问题、建设用地问题、房价问题、招商问题,黄奇帆教授在之前的管理工作中,都作出了非常好的判断和处理。比方说严控P2P、农村土地交易所和地票制度、稳控房价、产业链招商等,是基于科学专业判断的务实创新举措,成效积极且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黄奇帆教授的这本著作所论述的一系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恰好是在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由道及术,立足经济现实与改革实践,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推进中央顶层设计落实到基层实践的理论探索与对策研究,注重理论和对策的应用性和实施性。从这个角度而言,黄奇帆教授有望发展出一个经济理论研究和决策智库的新风格、新学派。

未来的系统深化

马克思主义高度强调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经济问题是根本问题。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研究解决,是影响全面小康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课题。《结构性改革》是黄奇帆教授基于几十年经济管理工作实践,把两年来在各类论坛、大学授课、演讲,以及发表的论文进行编辑修订的成果;是黄奇帆教授人生轨迹横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作为改革开放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以当前的经济问题为命题,积几十年工作、学习、思考的心血与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从理论到实践,与从实践到理论,是一个永恒的逻辑和路线。作为亲历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改革的政府官员,黄奇帆教授曾表示:“市长只是个职务,研究经济学是终身的。”我们期待黄奇帆教授在本著作成果的基础和台阶上,厚植新时代中国经济实践,厚积40年宝贵管理心得,未来进一步推进对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正如黄奇帆教授在这本著作《后记》中所说的,“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探寻经济学真理的迷人光芒,不断服务、推进和见证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黄奇帆著作导向
战略与路径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偏向”不是好导向
黄奇帆:十五年书写一张满意答卷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