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做好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2020-01-27卓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分析研究

卓拉

摘要: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频发,和日常饲养不够科学、卫生管理并不到位、病害预防过于形式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种常见病症,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科学防治,选择应用有效的防治方法非常必要且关键。应该具体分析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结合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根据实际病因进行有效的防治和防御,从根本上降低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率。为了引起养殖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特意进行了牛羊肝片吸虫病有效防治措施的总结分析。

关键词:牛羊肝片;吸虫病;防治措施;分析;研究

引言:夏秋两季为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多发季节,日常的饲养管理不够科学,严重危害着牛羊的健康生长,甚至出现牛羊经常患病、大量死亡的情况,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难以取得最大化的养殖效益。必须了解牛羊的生活状况,具体分析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病原因,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才能找到最合适的防治措施。要想避免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扩大蔓延,就必须从根源处做好防御,养殖人员努力做好防御管理,主动学习科学防治的相关知识。

1、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

1.1虫卵寄生于牛羊体内

牛羊肝片的吸虫病主要包括:片形吸虫、姜片吸虫、双腔吸虫等。虫卵寄生在牛羊体内,随着季节的变化繁殖发展,经粪便排出体外后,虫卵还会附着在草地上、水源里,被其他的健康牛羊采食后引起各个器官的病变反应,疾病传播途径较多,科学综合的防治至关重要。

1.2虫卵会在牛羊体内繁殖

一般虫卵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差,因此,虫卵主要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羊采食含有毛蚴的水草后,穿過肠壁会进入腹腔,经肝脏到达胆囊内,还可以经肠道血管消化循环进入肝脏[1]。虫卵被牛羊采食后就会被感染寄生虫吸虫病。一般放牧在3月底,经过大概3-4个月,在6月左右就会被感染肝片吸虫病。此时牛羊会出现迅速消瘦、拉稀或死亡,羔羊感染的过程稍长些。

1.3虫卵对于外界的抵抗力

无论哪个类型的吸虫虫卵,在干燥的环境下会迅速死亡。在潮湿的湿地草场能迅速寄生在中间宿主繁殖。低温下-4℃下很快死亡,高温50℃时几分钟就会死亡。虫卵在化学药物消毒剂低浓度时不易死亡。在秋季干燥茂盛的草中可以长时间存活。特别是经过雨天后虫卵会迅速激活繁殖,被牛羊采食后感染。

2、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常见症状

2.1羊肝片吸虫病

严重感染因心内衰竭或中毒急性,继发引起其他病死亡。轻度慢性的表现发热、食欲减退、掉膘明显、易疲乏掉群,有的出现腹泻,主要是初期感染了吸虫的3-4月龄羔羊,虫卵集聚肠道时发生继发性腹泻。成年羊出现腹泻、黄疸、消化弛缓,胸腹下水肿,结膜苍白,感染后期特别是眼帘、颌下明显水肿,不及时治疗的4~6d死亡。产羔哺乳母羊奶汁稀少或无乳。

2.2牛肝片吸虫病

感染吸虫症状牛感染吸虫症状基本和羊相似,但4-6月龄犊牛感染症状严重,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死亡。主要表现可视结膜苍白或发红充血,在晚春或初秋,高温天气时,体温稍有升高,腹式呼吸、呼吸急促,食欲停止或减退或弛缓,检查口腔,舌苔增厚、舌面有红色舌钉,3-4天后双眼眼球黏膜发白,视力下降或出现视力完全消失,眼结膜布满发白黏膜,牛体温升高到39-40℃时,因肝脏功能衰竭或肝脏大面积结节坏死引起死亡。成年牛症状相似,由于抵抗力较犊牛强,经及时治疗可避免死亡,症状轻的消瘦或不孕,产奶停止或减少。明显症状出现眼结膜迅速苍白或失明,必须采取治疗措施迅速进行对症治疗。

3、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硝氯酚融入进牛羊的饲料中,使牛羊内服,每天一次,黄牛的药量是3-4mg/kg·体重,水牛的药量是1-3mg/kg·体重,羊的药量4-5mg/kg·体重;可以利用硫溴酚进行简单的药物治疗,首先同样将药品与牛羊的饲料进行融合,使牛羊内服,每天一次,针对于不同的体重进行不同的药物剂量处理,黄牛30-50mg/kg·体重,山羊25-35mg/kg·体重,水牛25-35mg/kg·体重;可以利用阿苯达唑片,使牛羊内服。对于使用驱虫药建议使用硫苯唑,对于羊群有一定的安全保障,采用内服的方式为5-6mg/kg·体重,采用并硫苯唑方式,通过内服10mg/kg·体重,这样能够帮助成虫的驱虫率达到99%;对于硫双二氯酚也同样能够使病症有效的环节,针对于山羊40-60mg/kg·体重,牛60mg/kg·体重;一旦产生下颚水肿就可能够导致其呼吸不顺畅,饮食更加困难,就需要立刻注射50%的葡萄糖或者将水肿挑破进而将液体挤出。

4、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防御措施

4.1定期驱虫

一般来说,每年的春天和秋天2个季节都需要进行驱虫,首次驱虫的时间可以定在4到5月,第二次可以定在10到11月。对于经常产生这样的病症的牛羊群体中,需要每年进行三次强化的驱虫方式,首次在驱虫的时间为1到2月,因为大多数的虫体在成熟前需要进行合理的驱赶与消除,才能够保障在发病的时候较少病症的出现几率,在第二次驱虫的时候就应与第一次进行间隔5个月,这次驱虫是由于病虫在成熟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消灭,导致在成熟的时候不能够对牛羊造成损伤,第三次驱虫是在第二次驱虫后2到3个月进行,从而能够保障病症不复发。

4.2保护水源

在建设牛羊的栏舍时,不要将栏舍建立在低湿的地区,不能够在有椎实螺的潮湿的牧场中进行长期的放牧,尽可能的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放牧,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牛羊感染囊蚴[2]。在饲养牛羊的过程中,不能让牛羊饮用类似于池塘、沼泽和水潭中的脏水和死水,要在饲养的时候选择干净的饮用水,这样能够高效的避免牛羊在饲养的过程中接触到囊蚴,避免出现牛羊肝片的吸虫病。

4.3粪便处理

对于实施驱虫的牛羊,也要对其粪便进行合理的规划处理。牛羊排出的粪便应该圈留5-7天,合理严格的堆积发酵,可以实现虫卵的有效消除。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危害牛羊健康生长的严重病症,肝片吸虫病的科学防治、有效防御至关重要,应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疾病原因,找到更合适的防治办法,加强饲养管理,关注牛羊健康,大大降低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喜月.浅析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8(24)100-102.

[2]张明.牛羊肝片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J].科技致富向导,2019(5)117-118.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分析研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