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古近系风化砂岩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2020-01-26薛秀王金鹏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膨胀土

薛秀 王金鹏

摘要:百色东膨胀土具有中等膨胀性,主要由粘粒构成,蒙脱石含量为10.83%,具有明显的收缩变形特性。为了能利用膨胀土进行路基填料,采用古近系风化砂岩作为骨料进行试验。膨胀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风化砂改良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按照试验标准,2 mm以上砂砾均被剔除,无法真实反映改良效果。击实结果表明:随着风化砂含量增加,承载比逐渐提高,在掺砂量超过20%时,改良膨胀土可满足路基填料要求。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风化砂含量<15%时,内聚力随风化砂含量增加而增大;风化砂含量>15%时,内聚力逐渐降低;风化砂含量<25%时,内摩擦角随风化砂含量增加而增大;风化砂含量>25%时,内聚力逐渐降低。综合考虑,膨胀土改良最优掺砂量为20%~25%。

关键词:膨胀土;第三系风化砂岩;膨胀特性;击实试验

0 引言

膨脹土因其具有吸水膨胀、失水开裂的特性,使得其在工程修建中,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通常需要经过改良后才能使用,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掺石灰[1-4]、水泥[5-8]、粉煤灰[9-10]、固废[11-13]等,这些改良方法都需要从外部借调大量的工程材料,需要较高的处理费用。

已有试验研究表明,膨胀土改良可通过掺入粗砂降低膨胀性,粗砂掺入量一般在25%~40%,这种改良方法需要大量的粗砂,造价昂贵。根据在现场调查发现,古近系粉砂岩在广西区内分布较广,且在公路修建过程中,有大量的粉砂岩挖方。粉砂岩具有易破碎、储量大、开采容易等特点,如果能够用来改良膨胀土,将减少弃方,节约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及环保意义。

1 工程概况

百色至田阳段,广泛分布古近系、新近系地层的残积土及半成岩。根据已有工程试验结果,残积土及半成岩均具有弱~中等膨胀性。该路段分布许多小型滑塌或变形边坡,均是由膨胀土变形造成。且地表可用的二至三级阶地黏土、圆砾等非膨胀土,已经接近枯竭,现阶段面临着无土可用或高额的远距离调土问题,膨胀土已经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建设发展。

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1 膨胀土特性研究

试验用膨胀土取自百色至田阳段路边斜坡,土层表层呈褐黄色,底部呈灰白色,土质细腻有滑感。取样过程中剥除表层带植物根系土层,采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其基本性质、膨胀性指标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知,该膨胀土为高液限黏土,根据《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2007)规定,该膨胀土为高液限中等膨胀土。

对该土样进行颗分试验,得到该膨胀土主要是由粒径<0.005 mm的粘粒组成,含量占到了70%(见图1)。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表明,该膨胀土蒙脱石含量为10.83%。

2.2 风化砂基本特性

粉砂岩取样点与膨胀土一致。人工挖取粉砂岩后,为能够尽可能模拟以后施工条件,采用18T震动压路机进行了破碎。现场试验表明,松铺厚度为20~25 cm,碾压3次后,粉砂岩基本破碎成砾砂及少量粒径>10 mm的碎块。通过对粉碎后样品进行颗分、膨胀性试验,其基本性质见表3。

由图2分析得出,粒径<10 mm的颗粒达到73.7%。根据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共同判断,该风化砂级配较差。

2.3 试验参数选取

改良后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需要符合路基填料要求,并满足填土路基强度。根据路基填料要求以及路基强度检测指标,选用土的膨胀性、承载比(CBR)以及抗剪强度进行试验对比。

3 试验结果分析

此次试验采用平行对比试验方法,对所有土样、风化砂都进行烘干称重,按照砂:土为0:100、10:90、15:85、20:80、25:75、30:70、35:65的配比,混合均匀后进行试验。

3.1 膨胀性变化

本次试验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指定步骤进行。自由膨胀率测定时过0.5 mm筛,膨胀性试验时过2 mm筛,对经过筛选后的材料采用四分法混合均匀后进行试验。

根据杨俊[14-16]的研究成果,掺入风化砂后,改变膨胀土原有结构,降低膨胀土中的粘粒和粉粒含量,提高膨胀土中的粗粒含量,膨胀土的膨胀性得到显著的抑制。

由图3可知,风化砂掺入后混合试样自由膨胀率在风化砂掺入量较低(10%)时有所上升,随着风化砂掺入量不断增加,其膨胀性再次降低,并逐渐接近原膨胀土膨胀性;膨胀力、胀缩总率在风化砂掺入比<10%时有所降低,但随着风化砂含量增加,膨胀力逐渐增加,超过25%后,逐渐趋于稳定;缩限随着风化砂掺入量增加,逐渐增大;收缩系数随着风化砂掺入量增加,经历初期降低后逐渐增大。总体来看,风化砂掺入对膨胀土的膨胀性改变不大,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分析导致该试验结果的原因在于:自由膨胀率测定需要过0.5 mm筛,其他膨胀性试验均需过2 mm筛,改变了原有风化砂结构。剔除对膨胀土改良最为关键的粗颗粒进行常规试验,是不能真实反映风化砂对膨胀土的改良效果的。

3.2 击实试验

常规试验条件苛刻,剔除>2 mm粒径的砾砂,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不能真实反映现实施工中,砾砂在改良土中起到的骨架作用。重型击实仪试验适用于粒径≤40 mm的土,根据风化砂颗分试验结果,该试验满足试验要求。

由表4可知,随着风化砂含量增高,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变化不大,膨胀率随着风化砂掺入量增高而逐渐降低,在风化砂掺入量>25%后,膨胀率变化较小;CBR值随着风化砂含量增加而提高,在风化砂含量达到20%时,CBR值>4,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表3.3.3规定,可以作为路堤填料使用;当风化砂含量达到30%时,根据表3.2.2规定,可用作下路床填料使用。

试验表明,通过在膨胀土中添加风化砂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CBR试验指出,风化砂改良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掺入量≥20%;作为下路床填料时,掺入量≥30%。

3.3 直剪试验

通过CBR试验获取每一级掺砂率下最优含水率,按照试验规程,配置最优含水率试样,经过48 h密封焖料,把闷制好的试样拌匀,使用CBR试验的专用击实筒,用重型击实锤分三层进行击实,第一层30下,第二层50下,第三层98下。将击实的试样通过推样器取出,剥去顶部及底部不均匀土层,选取靠近样品中部1/3处的土样进行切样。击实后土样非常坚硬,局部存在较大颗粒,切样时采用切土刀从外层逐层切削,遇到较大颗粒时,选用较为锋利的刀具切削,每个击实样取样2~3个。

击实样含砂量较小,渗透系数在6~10 cm/s,所以采用黏质土快剪试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土样中掺入风化砂后,内摩擦角逐渐增大,当掺砂量达到25%时,内摩擦角迅速降低;在风化砂掺入量<15%时,内聚力随着风化砂含量增加而增大;风化砂含量>15%后,内聚力逐渐降低,在风化砂含量达到30%时,其内聚力小于原膨胀土的。

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掺入的风化砂粒径较大,改变了原有颗粒级配。在风化砂掺入量较小时,原有的粘粒包裹砂粒,形成较大颗粒,粒间内摩擦角增大,内聚力增高;当风化砂掺入量超过粘粒可包裹的砂粒后,会有部分砂粒剩余,使得土体被砂化,导致改良土样内聚力降低。

综合分析内聚力及内摩擦角变化,对该膨胀土进行掺砂改良时,最优掺砂量为25%,有利于土样砂化破碎,并且土体强度较高。

4 结语

(1)百色东残积膨胀土具有中等膨胀性,颗粒组成主要为粒径<0.005 mm的粘粒,中风化粉砂岩经机械碾压后成砾砂状,具有弱膨胀性。

(2)采用常规膨胀性试验,风化砂掺入对膨胀土的膨胀性改变不大,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粒径>2 mm的砾砂被剔除,颗粒骨架无法形成。

(3)承载比(CBR)试验和通过击实仪制样所做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风化砂掺入可以明显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在风化砂含量<15%时,内聚力随着掺砂量增加而增大;风化砂含量>15%后,内聚力逐渐降低;风化砂含量<25%时,内摩擦角随着掺砂量增加而增大;风化砂含量>25%后,内摩擦角迅速减小。

(4)采用粉砂岩碾压后形成的砾砂对百色东膨胀土进行改良,其最优配合比为20%~25%。

参考文献:

[1]郝文世.膨胀土改良试验研究[J].交通世界,2017(15):29-31.

[2]刘泽俊,郭 亚,蒋 洋,等.浸水条件下石灰改良膨胀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4(19):55-59.

[3]陈 明.膨胀土掺石灰作铁路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7):69-71,85.

[4]陈 雷,张福海,范云中,等.石灰改良膨胀土击实样膨胀特性和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4):269-272.

[5]薛新华,杨兴国.膨胀土改良的室内试验研究[J].高速铁路技术,2013(6):33-36.

[6]刘 林,刘坤岩.膨胀土改良机理及改良剂对比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1(1):142-144.

[7]肖 杰,王保田,孙衣春,等.水泥石灰复合改良膨胀土试验[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2):9-13.

[8]王晓燕.南广高铁膨胀土路基水泥及石灰改良试验研究[J].价值工程,2017(21):114-116.

[9]杨和平,林丽萍,肖 杰,等.用土水特征曲线分析膨胀土的改良效果[J].公路交通科技,2011,189(10):1-6.

[10]刘 林,刘坤岩.膨胀土改良机理及改良剂对比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1,146(1):142-144.

[11]吴燕开,胡 锐,赵位莹,等.钢渣粉掺合料改良膨胀土特性试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36-143.

[12]杨晓蕴,张 雁.煤矸石粉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机理分析[J].煤炭工程,2014(9):123-125.

[13]张德恒,孙树林,徐奋强,等.秸秆灰渣——大理石灰改良膨胀土试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93-197.

[14]杨 俊,黎新春,张国栋,等.利用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路基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47-51.

[15]杨 俊,黎新春,张国栋,等.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膨胀特性试验研究[J].長江科学院院报,2013(4):67-72.

[16]杨 俊,黎新春,张国栋,等.不同粒径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特性试验[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6-33.

猜你喜欢

膨胀土
麻昭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公路工程中膨胀土判别试验研究
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试析高速公路工程中膨胀土路基的施工技术
黑山地区膨胀土特性分析及工程措施的探讨
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
膨胀土掺水泥改良的试验研究及分析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干湿循环下水泥掺入对膨胀土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分析
膨胀土动力变形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