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法社会的血缘等级秩序

2020-01-26汪国新

牡丹 2020年24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蜂王分化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始于宋代,直到民国时期才逐渐消失。大多数人认为,缠足现象是为了满足男人变态的审美需求,实际上这不是根本原因。女子缠足现象实际上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成熟的农耕文明使得人口暴增,生存资源及土地资源关系极度紧张,迫使一部分人弃农从商,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严重冲了儒家文化建立起来的社会基层宗法结构,动摇了农耕社会的根基,致使儒家文化全面强化和加固,由此出现女子缠足现象。

一、宋代出现女子缠足现象

据学者考证,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始于北宋中期,兴于南宋,算起来有大约九百年的缠足史。清军入关后,强令男子剃发留辫,女子放足。最终,在清军的屠刀下,男人低下头颅,留起辫子。而女子缠足之风屡禁不止,康熙七年(1668年),朝廷只得允许。

一般来说,女孩从四五岁开始裹腳,耗时三四年,七八岁初具模样。女孩第一次裹脚热水烫脚,趁着脚热,将四个小脚趾向脚底弯曲,紧贴脚底,在脚趾间涂上明矾,让皮肤收敛,防止感染。再用布包裹,还要用针线缝合固定。有的甚至用竹片等工具支在脚心处,把前脚掌和后脚跟裹在一起,让脚背凸起甚至骨折。有的还裹入碎瓷片,逼着女孩走路,划伤脚背脚掌,让皮肉受伤化脓溃烂,据说这样可以达到瘦脚的目的,民间有不烂不小、越烂越好的说法。其间,女孩哭喊哀号,痛苦万分,可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女子缠足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众说纷纭。至于女子缠足的目的,有人说是防止女人红杏出墙,这种说法有待商榷,红杏若真有意出墙,岂是缠足能挡得住的?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为了满足男人的审美需求。

收藏家马未都曾说,残缺不等于残废。残缺也是一种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残缺之中也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信息。马未都总结说,审美的境界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大众化的,称之为艳俗。简单明晰,就像农村大红大绿的服饰,城里人的流行歌曲。这是最低境界的审美,也是人数最多的。

第二层次的人数就少了,叫含蓄。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写意画等,这种美不是直接表达的,需要自己去体悟。

第三层次叫矫情,有点矫揉造作之嫌,像毕加索的画,故意扭曲现实来表达他心中的感受,是否能引起观者的同感就不一定了。很多观者甚至搞不清他到底画的是什么,连英国女王都说“我实在看不出来,他画的人脸到底朝哪边”。

第四层次是审美的最高层次,是病态。马未都说像金鱼,它就是一种病态的鱼,肚子很大,眼睛隆起,看不了多远,肯定近视。脑袋上还顶着个大包,很不舒服。这个层次是中国民族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像太湖石、病梅等,但首推女子的三寸金莲。

古代文人骚客也留下了赞叹女子小脚的诗词歌赋,缠足的习俗从社会上层普及到平民百姓,以至于媒婆做媒,男方都要先打听女子的脚缠得好不好,女子若不缠足,可能嫁不出去。江南地区素有苏州头、扬州脚的说法,所谓评头论足,就是评价女子的头饰和小脚。可以看出女子缠足的重要性,它代表着女子出嫁的身价。这似乎真的印证了女子缠足就是为了满足男人病态的审美观。

但这种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中国女人集体自残,用这种痛苦的方式去满足男人的审美心理,真的有这种必要吗?在长达九百年的历史上,九成以上的人都是底层、农民,手工业者,他们绝大多数都不识字,但他们的审美观达到了最高境界,都超越了毕加索,这可能吗?又或者说,难道中国男人在长达九百年的历史中都集体病态了?

网上能搜到很多缠足后的女人小脚照片,完全是畸形的、扭曲的、残疾的脚,给人感觉的是丑陋、恐怖。这样的脚真的具有审美价值?

社会是复杂系统,人们无法把社会学问题放进实验室做单因素研究。人类社会在数万年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形成了最复杂的系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问题相互关联在一起。这使人们考察单一社会现象无从入手,这也是像中国女子缠足这种历经近千年历史的社会现象至今找不到准确成因的主要原因。但人们可以从比较简单而又典型的社会形态入手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社会这样的复杂系统,其他动物社会形态相对简单。蜜蜂和蚂蚁这些膜翅目动物的社会性很强,和人类社会相比,其社会形态相对简单而又典型,从这里入手可以让人找到研究社会学问题的方法。

二、缠足现象或源于社会成员的分化

20世纪后半叶,生物学家发现,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社会中。人类社会并不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是从生物社会中继承并演化出来的。而此前所有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以及知名学者都曾认为社会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今天看来这个说法不成立。社会并不是人类设计或者创造出来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人类是诞生在社会之中的。社会的发展演化有它自己的规律。

(一)蜜蜂社会

膜翅目昆虫的社会性很强,社会特征表现得很明显。蜜蜂社会通常由生理结构异质化工蜂、雄蜂和蜂王组成。工蜂是蜜蜂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整的雌性蜜蜂,它的体型要比一般的工蜂大几倍,雌性生殖器官很发达,是整个蜂群中唯一具有雌性生殖能力的雌蜂,担任整个蜂群的种群繁衍职能,这也是它唯一的职能,每天能产出1500~2000粒卵,这些卵的总重量有时超过蜂王的本身体重。它担任着种群延续之重任,其他功能丧失殆尽,它没有觅食功能,没有采蜜能力,也没有筑巢和照顾子代的能力,工蜂采食花蜜后分泌出蜂王浆,蜂王由围绕着它的一小群护卫蜂喂食。在蜂群中,它只是一个雌性生殖器官。雄蜂同样只是一个雄性的生殖器官,这个少量群体同样没有采食筑巢等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与蜂王交配,交配完成便死去。

数量最多的是工蜂,它们是雌性器官没有发育的雌蜂,担任着筑巢、采蜜、清洁、照顾子代以及蜂王和雄蜂等所有工作,在有外敌入侵时,还要群起奋勇作战。它们什么都能做,担负起蜂群的一切劳动和守卫工作,唯独没有生殖能力。

整个蜜蜂社会有一套规范的信息交换系统,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控制着整个蜂群,如果蜂王年老体衰,产卵能力下降,护卫蜂会建造王台,迫使蜂王在王台上产卵,他们会培育新的蜂王。工蜂之间采用各种舞蹈方式来交流蜜源的方位和距离,并集体合作制造最节省材料的六角形蜂巢,甚至会集体鼓动翅膀给蜂巢降温。

膜翅目昆虫和别的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它们社会性极强,并且社会结构极其稳定。它们的这个特别之处来自生理结构的分化。整个蜂群有三种生理结构的蜜蜂,蜂王、雄蜂和工蜂,生理结构的不同使得它们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完全不同,有专职生育的雄蜂和蜂王,有专职劳动获取食物、建造蜂巢、照顾子代、守卫蜂群的工蜂。这三种蜜蜂少了哪一个,蜂群都将消亡,相互之间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它们表现出很强社会性的基本因素就是生理结构分化和异质化。

蜜蜂社会成员生理结构的分化使它们产生了天然的分工协作方式。蜜蜂社会的分化有两种,一种是性分化,分化为雄蜂和雌蜂,只有这两种蜜蜂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整个蜂群的繁殖任务。第二种是求生方式的分化,所有生存资源的获取、生存保障体系的建造和维护都由工蜂担任。而一般动物社会仅仅是性分化社会,即两性分化,求生方式没有分化。正是因为蜜蜂社会多了一种分化形式,蜜蜂群体的社会性比一般动物要复杂得多,社会化程度要高得多。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社会结构度,它可以反映动物群体的社会化程度。动物群体的社会化程度由群体成员生理结构的分化程度决定,群体成员生理分化程度越高,其分工合作程度也就越高,即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结构度直接反映社会成员的分工合作程度,本质上讲,二者是同一概念。社会结构度高的物种,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就越强,比如,蜜蜂离开了蜂群就无法生活。

(二)蚂蚁社会

蚂蚁也是社会性极强的物种,它甚至比人类更早就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南美洲有一种阳伞蚁,这种蚂蚁的繁殖能力很强,社会规模很大,有的蚂蚁群体竟有二百多万个蚂蚁,它们在地下筑巢,巢内的甬道长廊四通八达,有的深达三米以上,挖出的泥土多达四十吨。巢内设有菌类种植基地,它们有意识地种植一种特别的菌类作为食物,它们把搬运来的树叶嚼碎,作为肥料。它们不再直接采集食物,而是采集树叶。它们建造巢穴,施肥通风、养殖菌类、收集樹叶,饲养幼蚁。这简直就是地道的农耕社会。

有的蚂蚁还饲养自己的家畜——蚜虫。蚜虫吸食植物中的汁液,但是消化植物汁液的效率远没有吸食效率高。因此,它们会排泄出还有部分营养的液体,一滴滴还有丰富糖分的液体从蚜虫的后部分分泌出来,有时一个蚜虫在一小时内能分泌出超过自身体重的液体。有好几种蚂蚁都会吃蚜虫分泌的液体。这些蚂蚁会用触角或腿按摩蚜虫的臀部来挤奶,蚜虫也积极反应,分泌液体。蚜虫失去自卫的手段,完全由蚂蚁来照顾和保护,有的蚂蚁把蚜虫的卵带回地下蚁穴,妥善照顾,并饲养蚜虫的幼虫。等幼虫长大,蚂蚁就把它们托在额头带到树上放牧,这和人类养奶牛的方式何其相像。

蚂蚁的群体成员分化程度更高,它们有蚁王、雄蚁、工蚁和兵蚁,这些蚂蚁的身体结构差别很大,看起来都不像是同一物种。蚂蚁的身体结构更高的分化程度使其社会结构度也更高,分工协作更加显著。

(三)老虎社会和狮子社会

老虎社会和狮子社会也都是性分化社会,但分化程度有所不同。老虎是纯粹的性分化物种,雄性和雌性的生存方式完全一样,雌虎、雄虎只在求偶的季节才在一起,雌虎生下小虎完全独自抚养,不需要雄虎的照料,所以其社会结构度很低,社会分化不明显,老虎是独居动物。狮子有所不同,除了性分化外,其生存方式也有所分化,雄狮负责看守领地、抵御外敌、保护狮群,雌性狮子负责狩猎,分化程度比老虎高。这种叠加在性分化之上的生存方式的分化,使得狮子成为群居动物。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化来自群体成员的生理结构分化和生存方式的分化。生理结构的分化程度和生存方式的分化程度决定了物种的社会结构度。除了膜翅目动物外,其他动物的生理分化都仅仅是两性分化。而生存方式的分化各有不同。这也决定了其社会结构都不同。人类进入了智质分化阶段,导致极为复杂的生存方式的分化,这个话题很大,这里不谈。

三、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以血缘秩序建立起等级宗法社会及道德维护体系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都是纯粹的农耕社会,一直奉行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它的核心是血缘秩序,它在中国的基层社会建立了普遍而广泛的宗法社会结构,宗法社会的本质就是用血缘关系建立等级社会结构。由血缘地位最高的长者做族长,协调管理家族内的事务。每个家族都建立家谱和祠堂,所谓家谱就是血缘图谱。祠堂是祭祖和议事的地方,是家族的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是家族的学校。定期举行的祭祖活动,则是宣示一个家族血缘共同体的方式,每个家族成员在祭祖时的站位都是由其血缘关系决定的,这也宣示着其血缘阶层地位,由此强化等级结构。男子的地位由他的血缘关系决定,妻子的地位则随同丈夫的血缘关系。这种宗法社会稳定了整个农耕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农耕社会最基础的维护方式,也是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农耕社会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家族内的一切事物都由族长以儒家道德为准绳,按照血缘结构等级秩序来协调处理。

儒家文化从以道德标准为准绳的温情脉脉的血缘结构维护体系,扩展到维护皇权体系的泛血缘结构方式,把皇帝比作君父,把官员比作臣子,官员对于百姓来说又是父母官,百姓叫庶民,即庶出的子民,把整个血缘纽带扩展到政治法统体系中,这是一套儒家文化建立的血缘结构生存体系,它的基础是乡村一级的宗法社会结构。

四、宋代发达的工商经济没有带来资本主义,反而冲击了宗法社会

在中国古代,宋代的经济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和工商业都很繁荣。宋代的城市已经是繁华的商业城市,洛阳人口超过50万人,北宋都城东京人口有百万左右,在当时世界其他地方,人口五万的城市都很少见。纯粹的农耕经济无法供养这样规模的城市。宋代出现了交子这种纸币,比西方国家早了几百年,这同样表明宋代的工商业繁荣程度。而繁荣的工商业没有给宋朝带来资本主义,反而冲击了宗法社会的基础。

自秦朝统一中国以后,中国结束了封建制度,实行大一统的君主专制制度。考察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是在封建制度的土壤中萌芽的。1215年,英国大宪章运动兴起,封建贵族联合起来,与英王签下一纸协议,严格限制英王的权力,连国家税收都要和贵族商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宪法,第一次出现王在法下,王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对王权的制约,给民间平民阶层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中国过早地结束了封建制度,皇权过于强大。宋代普遍实行了科举制度,平民进入社会管理阶层,传统贵族阶层被边缘化,逐渐式微,宋代进入平民社会。传统贵族的消失使皇权失去了最后制约力量。

宋代的年钢产量达12.5万吨,而1788年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年钢产量只有7.6万吨。宋代最大的工厂有八千人之众,矿业、丝织、陶瓷、造纸、造船等行业都出现了大型产业集团。但这些集团产业都是官办的,是皇权体制内的,民间工商业被严重压制,资本主义没有生发的空间。

中国的资本主义无法内生,只能靠外部输入。宋代发达的工商业经济没把中国带入资本主义社会,反而严重冲击了维护农耕文明的宗法社会秩序。工商文明讲究的是平等自由和契约精神,出门经商的人必须脱离血缘结构的宗法社会,成为自由人,在双方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自主贸易。中国古代的政策向来是重农抑商,把商人列为社会最低等级,并且不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因为统治者很清楚,过度繁荣的工商业会冲击宗法社会。

五、女子缠足增加了社会分化程度和社会结构度

宋代向资本主义社会转进的路被掐断,农耕经济又很稳固,这造成传统的儒家文化全面强化和加固。这时候出现了用佛教的因明学(因明逻辑)整顿的儒家文化:程朱理学。

女子的缠足是在男女性分化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一层人为的生理结构的分化,这种分化使女子失去了独立的生存能力,使得女子只能依赖丈夫,只能在家里从事家務,带小孩照顾老人,过相夫教子的生活。这种男女分化程度的增加,使得宋代以后的社会结构度相对提高,加固了家庭的稳定性。而家庭是宗法社会的基石,它更强化地维护了整个宗法社会。男人即使离家经商数月不归,依然有稳定的家庭。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今天很多人鞭挞这种婚姻制度,因为不是自由恋爱的。但这种婚姻制度在当时的宗法社会下是最合理的。宗法社会是血亲结构社会,同一家族都住在一起,都是同一血缘关系。今天在农村还能听到很多村子,叫张家村王家屯的,过去,一个村子实际上就是一个家族,是同一祖先繁衍下来的,家族内是不能通婚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方圆几十公里内生存,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乡镇。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方式才是合理的,因为只有父母和媒妁才能分得清子女的血缘关系。讲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大防也是合理的,因为未婚男女所生活的环境都是在血亲家族之内。

这也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婚姻不能靠感情来维系。家庭的稳定性是宗法社会的基石,女人被迫用自残的方式,增加了男女生理分化的程度,女子失去独立的经济能力,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只能依赖家庭和丈夫。家庭和丈夫是她终身生存保障,非此她无以存活。这就稳定了家庭和婚姻关系,维系了宗法社会的基石。

当然,不排除男人对小脚的迷恋,但这是副产品。

六、女子缠足现象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

黑格尔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存的。文化是生存结构和生存方式的维护匹配体系,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都有它生发的土壤和它所起到的维护作用。研究文化现象要从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生存结构去寻找它的生发源头。

宋代,国家管理比较宽松,富余的劳动人口开始经商,流动的经商人口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脱离了血缘宗法社会结构,严重冲击了儒家文化的根基。宋代,我国人口在历史上首次上亿,而土地资源相对有限,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这些变化对宗法社会结构带来冲击,所对应的儒家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严苛,最明显的就是宋代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性对立起来,用儒家文化压抑人性。这种严重禁锢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苛酷文化,已经不是当初孔子所倡导的柔和的道德管理体系,而是加入了许多硬性法条般的管理规则。整个社会走向内向、保守和停滞,女性的着装趋于拘谨、呆板、包裹严实,要求女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甚至要求女性节烈,就是丈夫去世后,有子女的做节女,终身守寡;没有子女的做烈女,为丈夫殉葬。这个时候出现女子缠足现象,也就变得合理了,它是儒家文化全面强化的产物,导源于更加严酷的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维护了当时受到冲击的宗法社会的基本形态。

(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简介:汪国新(196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哲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蜂王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权力至上的蜂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权健推出蜂王精华修复组合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