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阅读之议论文
2020-01-25
【阅读训练一】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是一个覆盖面、影响面巨大的文化,是一个独树一帜并拥有巨大的影响与声誉的东方文化。它历经曲折,回应了严峻的挑战,走出了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阴影,如今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它更是一个能够与世界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相交流、相对话、互补互通、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独具特点的哲学观,一种人文价值与思路,一种乐生的、务实的、注重此岸性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一种有参考意义的克服现代某些弊端的思路。
中华文化,首先是汉字文化。它重整合,重大概念,重万事万物间的关联,重书写与万事万物的统一。它不是着力于塑造人格神,而是追求终极概念——理念之“神”。追求自高而低、自低而高、自大而小、自小而大的思维秩序与社会秩序。中华文化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文化。它强调人伦关系,强调和谐与秩序的理想,主张克制无限竞争与不断膨胀的欲望,强调人生而有之的伦理义务,强调敬天与天人合一。这虽然有它的不足,影响了数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创新,但同时,它维护了中华大国的延续与统一,帮助中华民族度过了重重难关,以充满活力的姿态进入了21世纪。而且,今天看来,它对于回应恶性竞争、欲望膨胀、生存压力与飞速发展中的浮躁心理等种种“现代病”,是有启迪意义的。
同时,中国文化又具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取向。它较易与迅猛发展的现代性接軌,它接受发展是硬道理的思路,较少那种仇视现代性、敌视科学技术的心理与不求上进、消极懒惰的人生态度。地球不能垄断,文化不可单一,中华文化,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文明等现代世界主流文化的最重要的参照系统之一。
文化的软实力,关键在于它的有效性。我所说的有效,其含义是:第一、它能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质量,给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人众以幸福、满足、欣悦与尊严,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使人们喜爱与尊敬这种文化。简单地说,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人为敌或为奴的文化。第二、它有足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能够使受这种文化覆盖与影响的人,友善起来,聚拢起来。
第三、它能坚持自身的特色,自己的性格,独树一帜而又友好立身,正确地处理与异质文化的关系,能够与外来影响切磋交通,也能撞出火花,取长补短,互利互补,既不会动辄失去自信,屈服于强势的文化,自我瓦解;也不会盲目排斥异端,不会在急剧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陷入认同危机,即失去自身的身份认定,陷入绝望与仇恨。第四、它有足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与抗逆抗压的能力,它能够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走过曲折的道路,经历了痛苦的文化危机与文化骚乱,同时我们正在并已经靠拢上述的四点文化期许。我们正在克服面临急剧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所产生的紧张、困惑、焦虑与进退失据,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文化兴国,为后世子孙并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1月2日,有删改)
赏析
1.下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它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影响面巨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B.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曲折,它面临过严峻挑战,曾经落后于世界潮流,但如今它已走出落后的阴影,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
C.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独具特点的哲学观及人文价值与思路,继承这种传统文化,就可以克服现代性的某些弊端。
D.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种静止的文化。它有活力,与时俱进,能够与世界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交流对话、互补互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字文化注重各种事物间的联系和统一,追求思维和社会的有序性。
B.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也表现出了创新性不足的先天缺陷。
C.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积极进取取向使它生命力顽强并且充满着活力。
D.中华文化作为现代世界主流文化,正对基督教文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阅读训练二】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选自《学习时报》2013年10月28日,有删改)
赏析
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