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校媒融合探索高校全媒型实践育人发展路径

2020-01-25刘楠

商业文化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实训育人融合

刘楠

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媒体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作为各类媒体形式的重要阵地,全媒体构建、融媒体发展这一发展路径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高校校园媒体承载着正确舆论引导、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等重要作用,在全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如何走出一条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推进建设全媒型实践育人发展平台,这是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校融媒体发展的趋势所在

融媒体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媒体格局、传播技术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些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逐渐被削弱,有的甚至出现边缘化的趋势,媒体发展方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迅速崛起的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在媒体格局深度变革的大趋势下,加快推进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由选择,传统媒体要顺应发展趋势,充分运用自身优势资源,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造适应传媒格局的运营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深化融合发展,实现飞跃与提升。

融媒体发展是校媒发展的必然。高校校媒包括报纸、广播、视频、新媒体、网站等全媒体形式,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校媒必然要选择新的发展之路来满足日益发展变化的网络文化环境,满足学生们对校媒发展的需求,及时发挥好宣传阵地的重要作用。同时,校媒作为在校大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提升的平台,承载着培养全媒型人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重要任务,需要研究自身发展空间。

融媒体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秉承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校媒是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发挥着思想教育、铸魂育人的主要宣传力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载体。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变化,岗位需求对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媒需要及时与岗位需求接轨,走融媒体发展之路。

高校融媒体发展的实践探索

在移动互联发展时代,需要各校媒深入研究新媒体、自媒体发展的新规律、新方法,对报刊、网站、微信、微博、视频等校内媒体进一步科学定位,形成全面发展、各有侧重、整体呼应的融媒体发展大格局。本文以某学院“大学生传媒中心”建设为例,积极探讨全媒体背景下实践育人发展。

凝聚校媒合力规范实践育人管理

该中心深化平面媒体改革与发展,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视频展示力度,推进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建设,形成了会员中心、报纸、新媒体、记者团、视频全媒体机构,融合实践育人新发展空间。在建立之初,首先明确中心定位、建章立制,结合传媒发展最前沿的思想理念,成立了具有全媒体实践能力的专业团队——“瞭望社”。 对原有涵盖报刊、杂志、网络、视频、新媒体等30余个校媒组织进行整合规划,创建了校媒组织会员制管理模式,实行专业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等管理办法。该学校以大学生传媒中心建设为依托,搭建全媒体实践实训基地,开办全媒体实验班、新媒体实验班、新闻发言人实训班、影视模拟实验班,多方整合校园媒体资源开辟育人平台。实验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学有效性”的理念,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践育人平台提供有力支持。

构建培养体系开辟实践育人路径

围绕“三建设、一打造”探索育人模式,建设管理体系,结合育人特点,研究制定《实验班培养与成长手册》《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考核管理办法等,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最后一公里”;建设课程体系,明确全媒体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梯队渐进式人才培养架构,课程设置为专业实战课程模块与专业提升实训模块,既可提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又可与日常教学相得益彰:开设视觉传播理论与实践、新媒体文案创意与实践、新媒体运营、摄影技术与构图、新闻专题采访实践等实践类课程;建设考核体系,学生综合表现与实践能力综合考核,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模式,学生成绩合格后分数将纳入教务系统,与学生毕业学分直接挂钩。打造全方位授课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双师型授课模式,充分整合校內新闻专业教师队伍,利用校友资源或主流媒体、行业领域内资源开展实训指导,以讲座、沙龙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体系化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从各个环节夯实理论基础,锻炼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全方位的素养提升与能力塑造。

联动校内外平台延伸实践育人领域

全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充分发挥在校内服务学院建设的专业优势,进行实践实训演练,提升全媒体综合能力。在学院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该中心成功举办了各类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在毕业季、招生季、迎新季等重要节点,各类会议与学院活动中圆满完成新闻报道、摄影摄像、微信推广等融媒体宣传任务,学生们在校内外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实训,培养了“一专多能”的新闻实践能力。学院还结合全媒体融合的新理念新思路,投入建设全媒体应用创新综合实践实训平台,以全媒体建设、融媒体发展为主旨,构建全媒体实践基地,为学生配备了演播室、录音室、摄影室、全媒体共享区等硬件设施,满足学生们实践实训需求。同时,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与校外新闻媒体等传媒领域专家构建导师团队,与校内教师合作培养全媒人才;与行业领域内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大学生教育基地,明确规范了人才培养、实践育人、双师型培养、工作机制等。组织学生赴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交流活动,加强与业界领域的联系,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

高校融媒体发展的实践思考

数字信息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提出了新的机遇,向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集多方优势,全方位培养同时掌握采、写、编、拍、摄、录等技能于一身的全媒型人才。这就需要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推进高校媒体融合发展。校园媒体中的学生队伍,是构建校园全媒体平台的一个重要支撑,为了真正打造“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式的新闻生产报道形式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融媒人才,就需要打破校园各媒体间的界限与壁垒,探索“媒体融合、内容聚合和人员整合”的运行机制,引入校外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实践平台,探索融媒体发展新思路。

高校全媒体平台建设包括硬件设备、师资队伍等多方资源,双师型队伍建设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可借助校外行业领域内等专业资源,以共建工作室、实习实践基地等形式合作培养,提前在校内就可为相关领域、地方产业服务。通过翻转课堂、到社会媒体体验新闻实践活动,聘请业内专家学者授课、行业精英报告讲座、专题研讨实践、小组学习分享等形式进行实践育人,扩展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范围。全媒体平台的发展需与时俱进,把握在校师生的兴趣点,及时准确的传递师生的关注点与敏锐点,结合媒介传播特性有针对性的推送传播内容。例如运用纸媒传播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的内容;运用微信微博推出及时、简短的新闻消息;运用杂志发布新鲜、前沿的内容等,精准把握传媒特色,有效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推进高校融媒体发展,建立全媒体架构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改变原有传统理念与传播形式,综合传播规律与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真正做到融合与发展;要树立用户思维,互联网环境下,受众概念将被用户概念替代,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把握媒体创新发展的着力点,重构校媒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校来说,用户就是在校大学生为主,另外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新生等,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扩大用户规模、增强粘合度;要树立触点思维,抓住用户的神经,调动用户的激情。例如为用户提供学习服务功能,如学习成绩查询、学习方法指导等服务,提供校园资讯,优秀学生典型、校园活动推介等内容;要树立数据思维,善用后台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用户数量、浏览量、转载量、回复量等信息,分析用户阅读喜好、审美、兴趣需求等情况。通过平台内容发布、运营与数据分析等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全媒体育人功能,精准渗透教育理念,弘扬主旋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全媒型实践育人需要基于广阔平台的日积月累才能助推学生的成长成才,需围绕国家当前经济运行状态、未来发展趋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深入探索融媒背景下实践育人新高地。

[本文系基金项目2018年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第五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201815研究成果]

(河北大学)

猜你喜欢

实训育人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刚柔并济
破次元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融椅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