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美声声乐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
2020-01-25杨长岭
杨长岭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在开展声乐教学时,美声声乐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教育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确保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美声声乐教学,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首先分析美声声乐教学内容,具体包括声乐气息教学、咬字吐字教学和情感表达教学,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美声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分别从教学观念、文化积累和教学互动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美声声乐;声乐教学;教学质量
高校是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综合型人才的重点基地[1],声乐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其更高程度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明确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更为科学地开展美声声乐教学,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和声乐学生的成才率,促进声乐艺术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2],特此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为现代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美声声乐教学内容
(一)声乐气息教学
气息是万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歌唱训练中极为重要的步骤[3]。通常情况下,美声声乐演唱对气息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音乐情绪产生没有断裂和间断,内容和情绪都必须确保贯穿始终。就声乐技巧而言,必须确保声音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转换母音时必须确保顺滑自然,在此过程中,强而有力的气息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对于美声唱法而言,气息是极其重要的核心技巧。
(二)咬字吐字教学
在具体的美声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想要确保唱好一支歌,必须确保咬字吐字的清晰性和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气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换气舒气进行咬字吐字练习,最终确保整首歌曲歌词连贯。在学生具体演唱过程中,如果遇到连音,可以利用气息拉长音进行有效平衡。而学生在具体演绎美声慢歌时,如果咬字过于用力,则会将其原本的声音冲散,使之失去平衡,进而使歌曲抒情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咬字和吐字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某个音符的演唱,同时对学生情绪表达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具体的美声声乐演唱时,必须确保吐字清楚。在歌剧中,相关人员需要科学应用美声声乐演唱。吐字清晰能够确保向观众更为准确地传达歌词,确保观众对美声声乐基础内容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更为精确地释放角色内心情感。如果想要确保实现吐字清晰,必须确保对腔体的合理应用,保证元音一致性,同时还需要确保元音转换过程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发音清晰。
(三)情感表达教学
音乐是表达人们内心真挚感情的一种表演艺术,而声乐是一种更高难度的表演艺术[4]。在具体的声乐演唱过程中,如果想要确保清晰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具体角色,明确角色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初步了解角色的性格和精神特质,为其情绪表达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基于角色在演唱过程中的语言应用分析角色的情感流露和心理起伏。通常情况下,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确保有效融合美声和语言,才能确保更为科学地利用咏叹调、宣叙调等进行情感的宣泄,充分释放不同角色的情感,进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学生在具体的美声声乐演唱过程中,为了确保更高程度地表达角色情感,教师需要对其演唱形式进行科学训练。
二、声乐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合理优化教学观念
在具体的美声唱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观。在声乐教学中,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是教师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礎。通常情况下,音乐是由声乐、乐器等部分共同组成。声乐和器乐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区别,乐器的演奏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其基本演奏效果和发音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可以说,乐器具有较强的固定性。声乐是人体通过器官发出声音,在具体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的感觉具有一定程度的基础性价值,因此个人情绪、身体素质等因素会对其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胸腔、口鼻、声带等与发声有关的人体部位相互配合可以产生各种声音效果,但不同人身体器官的生理状态存在很大程度的区别,所以声乐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因此在具体演唱过程中,部分演唱者无法科学把控,演唱过程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和主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声唱法演唱很难确保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声乐教学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教师在具体声乐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通过长期练习对学生用声和发声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和科学改善。演唱者只有确保正确掌握和全面认识个人声音条件,才能使声音特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文化积累沉淀
在西方国家产生声乐之后,文化、艺术、社会等因素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5]。在此过程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美声歌剧大多是由作曲家基于某种特定环境和氛围创造形成的。因此,就本质而言,美声声乐艺术对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是极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在具体学习美声声乐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作品本身和发音技巧,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美声声乐作品,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更为深入地分析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而为后期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咏叹调的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讲解歌曲本身的具体内容,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歌曲整体风格,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的地域及其艺术文化特点。在此过程中,如果声乐作品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明确其内容和含义。在具体演唱过程中,需要合理融入对作品的感悟,对作品情感进行更为精确的表达,强化声乐演唱效果,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三)强化教学互动发展
在开展美声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以往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突破,确保能够和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确保能够和学生有效互动,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进而保障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在具体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时时把握学生课堂动态和学习进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启发,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具体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强化师生互动是声乐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以此为基础,才能更为高效地实现师生互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推进教学活动发展。
三、结语
合理优化教学观念,加强文化积累沉淀,强化教学互动发展,能够确保高等院校更为科学地开展声乐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教学,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高程度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的最新要求,进而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芬芳.创新教育视角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音乐,2019(12):35-36.
[2]范义付.高校声乐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音乐,2016(22):25-26,29.
[3]李春辉.谈声乐演唱中的气息与情感[J].当代音乐,2016(1):58-59.
[4]彭小露.论声乐表演艺术的情感表达[J].当代音乐,2018(6):91-92.
[5]刘丽艳.探究高校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2018(2):174-175.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