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方法

2020-01-25陈岳琴

大观 2020年9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培养方法

陈岳琴

摘 要:近年来,各大高校相继开展音乐相关的专业课程,促进了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演唱是声乐教学的主要表达形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广大教师进行创新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将课上的声乐知识与实际演唱相结合,同时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不断促进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学;演唱能力;培养方法

判断学生的专业功底是否扎实,演唱能力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声乐并不是单一的演唱,而是学生要运用演唱来诠释自己的感情和对歌曲的理解,通过声音演绎出歌曲的内涵,使听众可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展现作品的内涵是对学生演唱能力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如果在演唱过程中学生缺乏情感的表达,那么其展现的作品是空洞、缺乏感染力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力和艺术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演唱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以兴趣为主导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兴趣点,把握学生基本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充分地对学生进行了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在传统曲目的教学结束后,让学生挑选广为大众喜爱的曲目,通过对流行曲目进行演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改造,加入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师对学生的基本声乐能力也有基本的了解。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内容的改造,拓展学生的声乐知识和创作技能,充分调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演唱完毕后,教师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融入学生的二次创作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1]。

(二)反复训练原则

在学生有一定的演唱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的前提下,一味地进行演唱训练反而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声乐表演活动,在舞台表演中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在实际演唱训练中,使学生将声乐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锻炼心理素质,克服紧张感,从而在今后的声乐表演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能力,在声乐表演活动中反复训练声乐技巧,体会情感,对已有知识进行温习[2]。

(三)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曲目是独立的曲目,每位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人,因此,每一位学生演绎出的作品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的创作思维,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化,对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有良好的收获和体验[3]。

二、培养学生演唱能力的基本措施

(一)加强对声音的把控训练

声音是声乐表演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演唱者通过声音将自己的情感、能力体现出来,直接对演唱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把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日常培养学生的声音把控能力训练中,要使学生对基础发声器官进行了解,了解发声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发声器官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好地提高声音的把控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发声器官,通过视频讲解和展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聲音有基本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反复练习,才可以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发声的不足,加以改进[4]。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拥有强大气息控制能力的演唱者,一定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发声习惯,以此保证学生演唱时声音的流畅度和歌曲的完整度。

(二)加强演唱技巧训练

在演唱能力培养过程中,除对声音把控的训练外,还要重视对演唱技巧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教师要进行典例示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教师运用技巧的变化,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教师对重点进行剖析,深刻讲解,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将作者思想感情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体会,进而进行独特的表达。在演唱过程中,学生要体会情感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演唱技巧传达情感。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演唱风格,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演唱技巧,加之学生自身的理解与感悟,形成独有的演唱风格,在不断创新中提高声乐水平[5]。

(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舞台演唱中,心理素质对演唱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声音、呼吸都受到紧张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在学生遇到学习瓶颈和挫折时,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心。其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表演经验,在活动训练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胆量,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找到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缺点,加以弥补,在反复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

(四)提高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把握能力

情感的表达往往是歌曲的灵魂所在,这就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基础和情感共鸣能力,只有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才会理解作者表达的内涵,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改进,形成饱含自身情感的作品,增加作品的情感厚度。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提高学生对于声乐作品的赏析能力,提高其对作品的综合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基本韵律和基本特点,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借助多媒体等形式讲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通过对作品的大致了解,让学生换位思考,更好地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技巧与情感的融合,反复练习,展现声乐的魅力,提高演唱能力[6]。

(五)增强视觉体验

一场优秀的演唱表演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演”与“唱”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如果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表情刻板,肢体动作生硬,对听众来说也是不好的体验,只有将表演与声音进行完美结合,才是优秀演唱者应该做到的。因此,在学生阶段,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姿势仪态的培养,增加实践性活动的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通过集体、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进行演唱表演。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或者将表演过程进行录制,课后由学生观看,弥补不足,通过对肢体动作和表情的全方面展示,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去,用不同的姿势表情展示不同的思想情感,带动观众的情绪,实现演唱的完整性。

(六)提高声乐教师素质

随着声乐教学难度的逐渐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拓展愈发重要,教师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利用多种渠道,及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打破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将多种唱法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多种唱法,使学生多样化发展。同时,向优秀教师学习教学理念,不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优势,促进学生演唱水平的良好发展,达到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拓展学生的艺术发展之路。

三、结语

学生良好演唱能力的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广大一线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要做的就是要使学生将技巧、情感表达与姿态展示良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引导,使学生的演唱能力逐步提高。只有在平时的反复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表演自信心,才能有效提高其演唱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姗姗.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J].科学与财富,2019(4):221-222.

[2]陈展宙.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途径[J].当代音乐,2019(7):42-44.

[3]陈爱军.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8(13):115-116.

[4]陈智.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研究[J].乐府新声,2019(2):121-125.

[5]吕欣.浅议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J].音乐时空,2019(11):92-94.

[6]唐禹.探讨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能力的培養办法[J].大众文艺,2018(5):228-229.

作者单位:

楚雄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培养方法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