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
2020-01-25徐梦婉
徐梦婉
摘 要:巴赫所处的年代离我们非常久远,许多人在学习巴赫的作品时,总会在对风格的把握上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文章从巴赫的《#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入手,分析作曲家的背景、曲子的内部结构,并与古典、浪漫派典型音乐进行风格对比,从节奏、织体等关键方面谈谈它们的不同。
关键词: 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风格对比
一、《#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
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的作品编号BWV863,BWV中文译名为“巴赫作品目录”,其中的BWV 846-893为平均律钢琴曲集。
第一次弹奏巴赫那简单轻快的小步舞曲时,老师就告诉笔者,巴赫不是个简单的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大名在中外音乐界都可称得上是如雷贯耳,就连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等人,对巴赫也是充满了敬仰之情。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不禁惊叹:“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柏辽兹说过“巴赫就是巴赫,正像上帝就是上帝一样”,他觉得巴赫就是如此纯粹,誉之为音乐界的上帝。李斯特将巴赫的6首管风琴前奏曲和复格改编成了钢琴作品。为了纪念巴赫逝世100周年,在舒曼等人的支持下,1850年,一个国际性的学术机构——巴赫学会在德国成立了。时至今日,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音乐考试和比赛,都将巴赫的作品列入必选曲目之一。巴赫的作品,一定有其独特之处,耐人寻味。
巴赫,1685年出生在德国中部著名的音乐世家,年幼失去了双亲由哥哥代为照顾。他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极高的热情,向往哥哥家大量的音乐著作和曲谱,可是哥哥只教他键盘乐器,就是不允许他翻阅这些书籍。无奈他只能乘着夜深人静的时候,着迷了般疯狂地抄写,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音乐天赋也逐渐显露。他是个有天赋又极其努力的人才,却在音乐之路上缺少伯乐,一生劳碌所得收入也只够勉勉强强维持家庭支出。巴赫生前寂寂无名,在逝世近80年后门德尔松发现他的手稿,并且安排了一场《马太受难曲》的演出。演出轰动一时,随后各方音乐家对巴赫的探索便愈发深入。
二、#g小调的第一层面纱——前奏曲
这首《#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分为前奏曲和赋格曲两部分。
前奏曲的主题动机采用的是比较紧凑的十六分音符,形成向前推进的一股动力,随后紧跟的三个八分音符以音阶下行的方式往回收住,为下方声部的八度对答留出了空间,使得两个声部运行平衡,所要表达的情绪有起伏却又不过分。
第3小节是主题的第三次呈现,这时候的主题没有保持原型而是开始了发展,以6个十六分音符为一组进行向下的模进,情绪一点一点暗淡下去,但这不是消极不是结束。在第5小节,中声部开始了新的诉说,和随后进入的低声部进行着对话。第8小节高声部也不甘寂寞地加入了谈话,三声部的交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从第13小节开始,低声部和高声部开始了新一轮的八度对答,15小节的中声部则以倒影的形式起着烘托的作用,又为随后的高低音声部提供了新的发展素材,三个声部围绕主题动机推进,但旋律的起伏依然很小,只是小声的诉说。在22小节仅两个声部的对答,均采用十六分音符的演绎牵引着大家的情绪慢慢向前推进,此时的高声部将6个十六分音符分为两组,前一组为左手动机的倒影,后一组为动机原型和低声部平行,虽只是单一采用了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形式,但音符上的细致变化绝不影响高潮的推进。高潮出现在第25小节,作曲家极力想要表达,却依然保持着小线条的叙述方式,让听众总觉得憋着口气,心都被拽了起来。随后通过主题动机的倒影形式进行过渡,转入尾声从而结束。
这首前奏曲,高低声部保持在两个八度之内,并极少有大跳的音符出现,情绪的呈现偏向于那种表面上波澜不惊,而内心却汹涌澎湃。听了之后,带给人一种哀伤之感,像是要失去了什么,又在努力地挽留。
三、#g小调的第二层面纱——赋格曲
赋格曲的主题非常明显,由三个动机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高声部在对题出现之前,动机发展的答题就迫不及待地先出来了。主题第三次出现的时候,低声部出现第二对题,以切分节奏音符隐藏在中声部主题内,简单的对答却在后面多次出现。
在第8-10、13-14小节,低声部一直采用主题的第三个动机向前推动,似乎是反复而迫切地索要着一个答案。从15小节开始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略有重复,更加强调主题动机的意图,主题在各声部交替出现,四声部紧凑,对答自如。
在进入再现段之前,巴赫在第21小节的地方,用动机1的倒影形式为素材,采用模进的手法,使主题的发展素材在各声部穿插,旋律线条细腻而又明显。再现部的出现和开头遥相呼应,中声部主题的出现同时伴有高低两个对题,从听觉效果上来讲,更为饱满充实。
四、#g小调带来的感动
《#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是巴赫1722年完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第18首。其前奏曲带给我们淡淡的哀伤,赋格中这种哀伤的情绪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夹杂了更多的疑惑,揪着听众的心。巴赫在科腾的日子(1717-1723年),是他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受到雇主利奥波德亲王的欣赏,在这儿的几年应该是他最快乐和心满意足的一段时光。可是,1720年他第一任妻子去世,紧接着一直照顾他的哥哥克里斯多夫也在1721年去世,不知他在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是否想起了妻子和哥哥,内心质问着上帝为何让所有的亲人都这么早离开了他,同时也理性地跟他们道别,开始新的生活。
五、风格对比研究
要想准确把握好巴赫的演奏风格,仅仅只是知道巴洛克风格是什么样的还不够,我们也要对之后的古典、浪漫派典型风格多加了解,区别巴赫的作品在演奏上和古典、浪漫派的不同。接下来,我们通过三首作品来简单对比:一是巴赫的《#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二是莫扎特的奏鸣曲K330, 三是贝多芬的《告别》奏鸣曲第一乐章。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速度比较缓慢,速度决定着曲子的风格,这首巴赫的《#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的赋格部分,速度标示为Andante,行板。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全曲的速度非常稳定,保持在这一速度上没有变化。而莫扎特的K330则是建立在主调织体上的Allegro moderato,活泼的中速,全曲速度也很统一,但织体密集和较快的速度使整个曲子活泼幽默,极富莫扎特的诙谐风格。而贝多芬的这首浪漫派作品,引子为Adagio,柔板,转到呈示部120的速度,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在速度上也出现了很有考究的变化。
巴赫那时的键盘乐大多为古钢琴而作,古钢琴和現代钢琴不一样,音色清脆,琴键也比之后的钢琴浅一些,所以他的作品力度变化起伏不大,整体趋于均衡。莫扎特的作品,力度起伏介于巴洛克和浪漫派之间,主要强调旋律和伴奏的对比,多用双音连奏,音响效果比较活泼。以贝多芬为代表的浪漫派就不同了,力度对比非常大,如贝多芬《告别》奏鸣曲的第1小节和第17小节的力度标记,在很短的时间出现这样的差异,如此大的波动,对听众听觉上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大家都知道,巴赫作品的原稿除了音符没有一个表情术语记号,唯一能体现风格的东西就是节奏。从巴赫这首作品可以看出,主打音型是平八、平十六以及前八后十六这些非常简单而基本的音型,只是偶有节奏变化。这些原谱中包含的信息,足以体现巴赫在稳中求变的创作风格。而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尤其是贝多芬,在节奏上的安排变化多端,再结合力度上的大胆对比,与巴洛克风格的差异非常显著。
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有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前三个可以通过看谱获知,但音色只能依靠手指和耳朵的配合了。例如,同样一个音的弱弹,在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要求饱满清晰的弱,而印象派作品则要求飘渺悠长的弱。此时对于触键,就该好好思考,哪一种使用“慢而坚定,一弹到底”的方式,哪一种又是用“慢而轻柔,手腕轻提”的抚摸式触键。一个音的思考都要如此细致,况且是密密麻麻音符组成的乐曲,人们更是要绞尽脑汁地琢磨其中的奥妙,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了。
总之,分析巴赫的《#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可以了解巴赫作品的大体特点,但想要真正演奏好巴赫的钢琴曲,还要综合了解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派音乐,区分它们的不同。探究谱面以外的知识,是提升钢琴演奏水平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
参考文献:
[1]林华.我爱巴赫[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房龙.巴赫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