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2020-01-25王瑾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程度行政

王瑾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行政事业单位不再能够墨守陈规,只有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逐步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占据重要的地位。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且合理的績效管理制度才可以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受到传统管理观念落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针对现存的各种问题做出必要的修正。

一、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高,然而实行绩效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绩效管理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公益性、非营业性的组织来讲,没有定量的绩效考核指标容易使人敷衍了事,绩效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从而大幅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绩效管理有利于单位内部公平性的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选人制度,传统的事业单位主要采用按资历和年龄的用人制度,所以出现了很多员工人岗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导致单位内部出现很多好吃懒做的人员或者员工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现象,采用绩效管理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单位用人的依据,确保用人公平、公正,推动人才的发展以及培养。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绩效管理有助于维护单位的社会形象,由于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服务社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能够对组织整体的综合素质进行正确的评估,绩效考核的结果会让单位及时更改自己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避免错误的扩大化,一个具有良好信誉的事业单位可以减少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单位与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建立起牢固的关系。

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意识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形成已久,已经习惯了原有的运营模式以及管理制度,再加上传统的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创新以及变革的积极性不够高,组织气氛低沉,缺乏活力,对于绩效管理的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过程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其对绩效管理的轻视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事业单位的其余工作人员产生影响,员工也只是单纯的认为绩效管理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其考核结果对自身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缺乏统一、科学的目标,目标的含糊以及不确定使得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员工的执行力比较低。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没有树立起整体性的思想,对于一些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员工没有意识到其个人发展与组织的发展息息相关,总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整体的控制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意识薄弱制约了组织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绩效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不够科学

行政事业单位的建立缺乏科学性,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够明确,对于一些公益性、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主要采用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价,缺少科学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衡量,然而定性目标的考评却很困难,考评人员的主观意见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果产生影响,绩效考核的目标如果仅有管理者单独决定将可能会出现实际员工无法理解管理者的想法的局面。

其次,结合实际情况考量,绩效考核体系的考核依据不够公开、透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因为考评依据不够科学导致自身利益受损会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多为统一建立,缺乏一定的弹性,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再次,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激励作用不够强,单位员工的薪资水平一般是统一规定固定不变的,缺乏灵活性,员工的薪资与其绩效联系并不大,绩效考核的结果无法起到真正的威慑作用,从而会导致员工消极、懒散,最终影响组织的运作。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流程并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将绩效考评的重点放在了过程,却忽视了对结果的反馈,可能会导致权力滥用以及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出现,对于绩效考评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可能会在日后造成更大的麻烦。

(三)绩效考核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事业单位员工对于绩效管理认知存在的偏差导致很少会有专业人员负责组织的绩效考评,然而绩效考核所需要的专业性非常强,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员很可能会因为专业知识不足而进行轻率决策付出严重的代价,因此绩效考核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可能会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对组织的发展造成滞碍的后果。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全过程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包括考核目标的确定、考核过程的控制以及考核结束的反馈总结,这些过程环环紧扣,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失败的后果从而使组织的专业程度大幅降低。

三、事业单位改进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提升绩效管理的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

管理人员应该转变对于绩效管理的固有想法,以新的思维模式来看待绩效管理,明确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绩效考评对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保证绩效考核的全过程性以及系统性。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征求员工对于公司现有绩效考评体系的意见,表达单位对于绩效考评体系改善的决心,只有员工与领导者均重视绩效管理,才能提升组织的绩效。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在组织中宣传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流程,使得全体员工包括管理者意识到绩效管理对于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让员工积极地参與到绩效管理的宣传中,口口宣传引起全体员工的足够重视。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乃至脱产培训建立起全体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系统认识,并且定期考核员工对于绩效考评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二)不断完善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地随着外界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变化完善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组织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可以通过德尔菲法聘请专业的人员参与绩效目标的设置,从而大大提升单位的科学性。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对于不同部门,因人制宜的设置具体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员工的业务熟练程度、政治觉悟程度、工作完成量、考勤率、廉洁自律度等作为考评指标来对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例如,对于街道办事处,主要通过群众满意度调查表来判定员工的绩效水平,在疫情期间通过事业部门对于疫情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员工的志愿服务程度以及小区的进出人员统计工作情况等来进行考评。

第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应当设置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采取固定工资加绩效工资的方式,适当改变国家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酬的总量调控,允许一定的薪酬变动范围,打破原来的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工资变化不大的局面,这对于调动员工工作能动性极为重要,加大对单位工作人员的奖惩力度,让员工意识到奖励或者是惩罚对于自身的利益都是会有所影响的。

第四,行政事业单位要善于运用绩效考核的工具,利于《员工KPI指标管理卡》等表格,确保绩效考核的结果公开、公正,从而增强单位绩效管理的权威性。一套完整且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对组织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正确的鉴定和评价,从而提升组织整体绩效。

第五,要建立事业单位全过程控制思维以及整体思维,绩效考核不仅对结果重视,对于考核的过程也非常重视,加强对绩效考核反馈的重视程度,要真正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决防止问题不处理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事业单位需要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发展,不断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

(本文作者单位:河北省贸促会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程度行政
行政学人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