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元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策略

2020-01-25李志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连锁校企经营

在产教研融合教学改革背景下,实现校企双源合作育人已经在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中效果明显。连锁管理专业先后合作我国华润万家、麦当劳、永辉超市等企业,展开订单式、现代学徒制试点,运用校企一体化共投共建教学生产双重育人基地。

校企合作就是通过学校、企业二者共同参与,基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运用双方拥有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实现课堂教学结合企业实际操作,从而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就业竞争力多方面整体水平的教学模式,顺应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战略培养目标。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双元合作现状

(一)参观连锁企业

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参观作为基本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身处未来可能就职的工作环境进行实地感受。

对开展专业课初期,统一安排学生进入连锁经营管理企业的门店进行实地走访,观察卖场的经营情况,听门店经理的现场讲解,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氛围,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等。学生能够在参观过程中,在实际感受下联系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从而形成初步的连锁经营管理认知。

(二)专家走进课程

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入行业领域内拥有丰富学术成果的领导专家作为专业课程指导顾问举办专题讲座。并且外设连锁经营管理实训专业基地,专门聘请拥有丰富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人员与业务经理作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指导教师。

与此同时,专业课和基础理论课也需要预留充分课程时间,邀请企业管理者向学生介绍连锁经营管理企业的制度文化、岗位业务、知识技能与职业要求等,学生也可以借此产生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三)实地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不仅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学生以学校过渡至社会的关键环节。我院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最后一年可以拥有半年期限的顶岗实习,主要可以担任连锁企业的前台、收银、客服、仓储管理、物流、理货、采购等多职位,在顶岗实习中总结经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在于顾客面对面沟通中,也提升学生的与人沟通、问题解决、服务意识等综合能力。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双源合作育人困境

(一)育人课程缺乏先导性

尽管近年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不断在教学中设计改革,但是因为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而且连锁企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课本资料的理论观点有限,有一部分已经无法跟随企业实际发展步伐,存在校企合作教学理论脱节情况。所以怎样能够与时俱进且达到前瞻性、先导性,成功设计并适用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理论学习和校企合作育人课程体系,成为目前高职院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教学实践资源缺失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前一般联动的企业为当地大型商贸联锁企业,能够为企业培养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拥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吃苦耐劳、敬业奉献且拥有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的高职业素养水平人才。

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课程教材要充分体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但是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仍然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在理论结合实践教材与实训手册编写上仍然无法联系实际。

(三)校企合作融合度不深入

校企合作育人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都更重视教学完整性,一般不会中途更改每学期前制定的学期教学安排计划,所以假若在学期前教学计划制定未与企业沟通,也就导致学期教学中校企合作育人失去平衡,譬如学生感觉在企业里无法掌握有用的知识技能,或认为实训仅仅是为了配合理论学习而存在的,并未真正了解校企合作育人的初衷,所致校企合作缺乏教学助推作用。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双源合作育人策略

(一)建立就业实训基地

通过在当地合作的连锁经营管理企业,校企沟通共同建立参观学习基地、实训顶岗就业职位,双向联动来培养连锁企业所需的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在高职院校最后一年要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水平和操作技能大力提升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集中安排学生前往连锁企业的一线门店实习,参与其中,了解企业运作并验证所掌握知识,大力锻炼学生的基层操作管理技能,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解决问题、客户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全面锻炼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素养,达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结合就业制定人才方案

立足校企双源合作育人指导观念,规范制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需要重视前期全面的社会调研,包括合作连锁企业调研、职位调研、毕业生调研等,掌握行业领域市场信息、企业岗位需求信息以及毕业生技能需求信息等一手资料。

其次邀请行业领域内的企业领导者参与研讨,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教学定位、分析职业能力以及健全课程体系,最终将制定所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定稿,保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三)科學合理设置育人课程

想要深度提高校企双源合作育人教学效果,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中,就要以课程必需、够用为基础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和职业能力。明确职业能力作为专业教学核心,并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主线,让学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这样构成上下联系的模块化综合教学课程体系。

在后续校企双方合作中,不断突出“理论-实践”融合嵌入制教学体系,对理论教学效果不断夯实实践经验。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还要充分考虑校企双方需求,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合理安排教学方案。

(四)开展针对性实践案例教学

在日常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合作的连锁企业门店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案例,引入课程教学,联系理论知识点。譬如在该专业课程品类策略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拿合作的连锁企业门店真实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代入知识点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该连锁企业的门店经营产品结构,巩固所需的品类策略理论知识,最关键的是实现了理论联合实践教学,学生也可以融入实践中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五)大力开发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共同开发合作育人教学资源至关重要,包括连锁企业经营、文化、实习指导、创业、营销等教材课程与实训指导手册等。考虑目前缺乏实训指导教材,对实践教学效果造成影响等主要问题,借助合作连锁企业现阶段拥有的相对成熟的培训组织、明确的员工培训目标、丰富的培训教材与较强实践性等优势,在学校专业实训中可以将员工培训材料直接使用,作为实训指导教学材料。也可以让学校专业课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开发实践指导教材,以供学生在实训中使用。

另外,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文化育人机制。高职院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贯穿于各项工作和制度规范之中,不断丰富形式和载体,倡导校企文化融合,并发挥校园文化主渠道、主旋律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强化文化育人,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行为,指导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同时,要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激发和凝聚师生的内在动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的育人功能,统筹并科学指导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相辉映,互融共通”的良好局面。

综上,校企合作已经作为近年来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实践变革的重要方向,校企双源合作育人也将助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

本文通过立足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提出在现阶段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校企双源合作育人中,主要存在育人课程缺乏先导性、教学实践资源缺失、校企合作融合度不深入问题,认为需要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实习就业基地、结合就业岗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育人课程、展开针对性实践案例教学、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从而深化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双源合作育人效果。

(本文作者单位:徽商职业学院。作者简介:李志,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管理。课题项目: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乐大嘴零食公园门店选址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2019jyxm0798)。)

猜你喜欢

连锁校企经营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