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模式

2020-01-25李迪黄福高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江西省电子商务电商

李迪 黄福高

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背景,以江西省颁布的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为支撑,从深入分析目前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模式的实际现状出发,指出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剖析,最后提出针对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模式的几点优化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对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脱贫攻坚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子商务迅猛的发展浪潮下,农村电商正成为促进乡村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助困的新引擎。

而在发展过程中,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薄弱、复合型电商人才与知识型农民整体匮乏的问题日益显现,与农村电子商务日益增长的人才需要的矛盾亟需解决,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势在必行。

本文针对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的发展现状和深度需求,整合资源,探究满足各层次人才需求的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模式,以期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一、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分析

(一)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助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重要引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脱贫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使用者可通过自行创建或灵活应用各类互联网络平台,整合农村各类优质资源,并对资源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处理和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从而推动乡村各类产业振兴,有效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的江西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每年各类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大比例。而丰硕的生态资源、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江西省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江西省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以科学的产业理念规划并推动农业发展,走具有江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而电商平台是农村产业对外开放的门户,有利于推动江西省各类农业产业“走出去”,实现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发展。

早在2014年,江西省就被确定为全国八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之一,在2015年,江西省的22个县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名单。2018年,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江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和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

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冷链仓储快递物流体系,发展连锁经营、产销对接等新型流通业态,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

(二)江西省有关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的政策支持

从2015年开始,国家颁布多项涉及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大力支持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

江西省在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助力农村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方面也发布了多项政策。

《江西省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该方案指出支持各类电商企业或教育培训主体,从农村实际发展的各类人才需求出发,全面开展有关于电子商务的教学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操培训,完善教学培训的服务机制。

二、江西省农村电商教学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一)培训机制不成体系,资源整合匮乏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教育市场上有关于农村电商教学培训的系统整体性不强,缺乏资源的整合和规范性资源,现有资源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关系不够紧密,缺少专业的全面的教学培训软件系统。

另一方面,目前农村电商教学培训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实验课程不连续,有的仅仅教授某个电商平台的操作方法,而缺乏对电商运营、售后服务、电商意识等各方面的系统性知识点的涉及,缺乏知识迁移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学培训形式单一,交互性不足

目前,教育市场上有关农村电商的教学培训很多都是通过线下或线上宣讲式、报告式等大面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缺乏学员主动创造和参与的机会。

而且类似的教学系统也存在的形式单一、与农业农村工作环境脱节等问题,教学在情境性、探索性和交互性等方面有待加强。

(三)教学培训实效性低,缺乏有效跟踪

经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农村电商的教学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仅仅停留在销售的初级阶段,不符合当地农民实际需求,未能结合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授课内容大部分是偏理论性强的知识,培训的效果不明显。

同时,在培训前后缺乏有效的跟踪与反馈,有的学员自身不重视,约束力不强,而培训未采取相关考核激励措施鼓励学员。

三、江西省农村电商教学培训模式优化探索

(一)构建实训、实战、创业、就业一站式服务模式

为了满足电子商务教学的全面需求,解决培训机制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可通过构建一个以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实验为核心,涵盖认知、验证、应用、创新等四个层次的实验实训的稳定的实训和创业就业教学平台。

结合各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围绕重点和特色农村产业,以各地产业园区、专业市场为依托,引入企业实战型的工作项目。

一方面,让学员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区域经济,促进优势产业与电子商务更加深入的发展融合。

另一方面,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农村电商的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學员电子商务职业素养和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批能够迅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复合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二)实现“校中企”“园中校”校内外两个实训基地并行

通过将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贯彻到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校企合作方式中,可有效解决教学培训形式单一的问题,有利于帮助学员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的了解市场导向,融入市场真实环境。

一方面,通过引入的农村企业项目深度整合人才培养资源,不仅给校方带来了现代企业精良的技术、优质师资和先进理念,还可以大力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发展、培养对接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质量学生,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优质对口的人力资源,节约企业人才招聘、培养的经济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适配性,从而最终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起到示范性作用。

(三)做到“真岗位、真任务、真要求”的“三真”技能训练

通过引进农村电子商务企业项目进入教学培训课程,将课堂的理论教育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从而更精准地实现促进项目发展的教学效果。

让学员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技能锻炼,并委以分工任务,同时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要求落实工作标准,这样不仅能够更迅速的让学员深入电子商务一线,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形势、专业发展趋势,明确自身水平能力和未来的提升方向。

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体系的构建和模式的不断优化过程中,要加快形成由政府主导、各行各业通力合作构建的农村电商教学培训体系。

并通过充分利用地方经济的优势,剖析产业特色,整合和优化各方资源,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的多元化实践路径,从而培养出能够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层次的优质农村电商人才。

(本文作者单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农村电子商务教学培训系统开发与实践——以江西省为例。)

猜你喜欢

江西省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