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
2020-01-25张亚东
张亚东
杨绛先生的后半生,一直在守望着。
先生写了些什么?说来也平平无奇,不过是个人的一些经历。里面有先生如何和她的“先生”在国外上大学、生了孩子,回国后又如何生活下去,就是如此简单。但一部作品能流传下来,必定有它非一般的精妙之处。我认为,《我们仨》的精妙,正来源于先生后半生的孤独,哪怕这是一部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团圆的温暖作品。
1998年,随着钱钟书先生的逝世,杨绛先生彻底变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之后,她静静地在人间守望了十八年时光。人人都说先生很乐观很开朗,但《我们仨》的出现,恰恰透露了先生的悲伤。先生悔恨吗?没有。过去的时光太美好了。
人生在世,每一个时刻都将成为过去。我们会渐渐老去,眼前的时光会一点点消逝,最后只存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再由我们带入坟墓,永远消失,至此时光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时不时地回忆过去,回忆过去的一件事,回忆过去的一个人,甚至是回忆过去的一棵树、一丝气味。年龄渐长,我们越来越喜欢站在新的世界回望过去。我们或许不小心蹉跎了岁月,留下了悔恨;或许不像杨绛先生那般乐观,总是偷偷哭泣;或许只是一味地前行,试图掩盖悲伤的痕迹。守望是痛苦的,一想到回忆那些逝去的、永不再来的少年时光,我就不禁发抖,产生火烧眉毛一样的感觉。可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好好珍惜现在。
现在,将你埋下的头抬起来,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太多了,但只要它是美好的,就请从今天开始好好感受吧。好好地爱一回你可爱的亲人,好好地把握住少年的时光,好好地珍惜年代的回响,因为它们都将一去不复返。我们只有如此,才会在守望时,少一分痛苦的眼泪,多一分会心的微笑。到老时,我們就可以说“真高兴我以前那样做了”,而不是“我好后悔!为什么我没有那样做”。就让我们为灵魂好好地收拾行囊,坦然无畏地前行。
我们这些人的后半生,也将守望着,守望着我们各式各样的过去。但愿我们现在所做的,能让我们在晚年时,也像杨绛先生一样:“目光炯炯,精神矍铄”。
(作者系福建龙岩市第二中学高一1班学生,指导教师:陈香瑶)
点评
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很动人。《我们仨》是一本很温暖的书,讲述了杨绛先生回忆中的那些美好。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大写特写温情,而是反向出发,抓住了被人忽视的“孤独”,角度新颖有趣,写出了珍惜当下、敢想敢做的感怀。这样的立意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在语言上,作者并没有采取复杂的句式或是华丽的辞藻行文,而是整体呈现出了朴实无华的风格,语言简洁有力,娓娓道来个中道理。结尾,作者意蕴深厚地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冀和对时光的展望,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