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例析

2020-01-25张荣谦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证法论点

张荣谦

我们可以把论证方法理解为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即在表达方式上表现为议论,在写作思路上表现为证明,在论证过程中表现为方法,三者起于论点,终于论点,共同作用于论点,服务于中心。

我们在这里举例分析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理证法、比证法、引证法、喻证法。

一、例证法例析

例证法,即通过典型事例证明观点,使论证具体可信,更具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亦称举例论证或事例论证。

例一:

她是世族的闺秀,瘦小的身影却又是家庭变故后勇于担当的脊梁。

她一直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当父亲逝去的一刻,那些曾经寻常如空气的东西对盛爱颐来说却成了奢望。家中无男丁,女子当如男。偌大家业只能由身为长女的她来承担。曾经的风花雪月,悄然一变,成为如今的毅然担当。她通宵学习,跌跌撞撞,艰难而坚强地生存在商场;她甚至承担起经受丧夫之痛的母亲的那份责任。“求助”一词与她绝缘,“责任”一词与她缱绻。她,用不宽阔的肩膀,担起了家庭全部的重量!

——李雨佳《莫逃避,勇担当》

例二:

品质之于人生,正如咖啡之于杯子,是柔软而又美好的追求,切莫忽视杯中之美,放弃追求品质完美的人生。

纵然矮小如道格拉斯,他的演讲却让人敬仰。政治家的雄心让他忽略了自己身高的不便,他勇敢地踮起脚尖,丈量到了理想的高度。

纵然贫困如梵高,一句“我不愿用仅一次的生命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便注定了他追求清傲品格的同时所造成的遗世独立。艺术的高峰只欢迎不断攀登的人,他因独立于世的品质使其人生永伫。

纵然失落如俞敏洪,但当一个人有了高飞的冲动,他将再也不满足于在地上爬。内心的骄傲使他张开双臂,踮起脚尖,奋然起飞,让一个高考英语只有三十三分的失败者,创办了影响力波及全世界的新东方英语学习机构。

——程宇《品味的是内容》

例证法一般采用总分结构组织展开,在形式上建议论点单列,举例证明另起一段,可一事一议,如例一;也可多事多议,如例二。但分析论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的。

二、理证法例析

理证法,即运用讲道理进行证明论点的方法,所讲道理可以是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可以是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中富有的哲理,可以是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可以是事物中或者实例中蕴含的道理,亦称道理论证或理论论证。

例一:

国学大师季羡林亦是一个舍“花果”取“树根”的人。他主动请辞安在自己头上的“三项桂冠”,并说:“摘去三项桂冠,还来自由身;洗去全身泡沫,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他把自己被授予的荣誉比作“泡沫”,希望“还自由身”“露真面目”,难道这不是说明在他的价值观中荣誉是不应该被在意和重视的吗?难道这不是说明人的美德不可被套上荣誉的外衣,而是“自由身”吗?正如季羡林大师那般,把荣誉洗去,还美德一个自由身。

——尹文同《荣誉与美德》

例二:

于物而言,色彩缤纷之艳丽,银装素裹之淡雅,古色古香之经典,外在的颜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做些什么。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关键作用,才是最重要的。麋鹿逃跑时,粗壮难看的腿帮助它逃离险境,而美丽的鹿角却将它挂在树上;一个红的似火的苹果内部却已腐烂,而红黄交错的苹果却带给你鲜甜多汁的果肉;金碧辉煌的宫殿未必让人住得感觉舒适,家居简陋的小屋却令人倍感温馨。良禽择木而栖,择的木是坚实粗大的木头,而非好看细小的枝条。可见,重要的物品必定是能发挥深藏不露的作用的东西,绝非只求美感的无用之物。

——周兆辉《深藏不露,重中之重》

理证法一般会将道理融于具体人物言行中,或就事例本身展开说理,如例一;也可就事物蕴含的自然之理说理,如例二。前者可以侃侃而谈,后者则是娓娓道来,理证方法不同,但都别有一番韵味。

三、比证法例析

比证法,即通过对比、类比、排比的方法进行论证,可以让说理更加深刻、广泛、有气势,增强感染力,是议论文出采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证法分为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和排比论证。

例一:

贪恋,为短视者掘墓;聪慧者却以它为警,瞩目未来和大局。

颜之推一生治家严谨,《家训》“止足”篇,引用《礼记》的话“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以此警示子孙在贪欲面前一定要“止足”,不要过分贪恋。

錢学森一生不贪恋名利,他从不参加剪彩和题词,他说“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以此警示自己坚守一颗专注学术科研的强国之心。

朱镕基心存百姓、刚正不阿,他约法三章:“不题词、不剪彩、不批条子”,以此警示自己常怀一颗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无后已的爱民之心。

然而贪恋就像一种顽疾,尤以短视者不可治愈。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贪恋无节制,让她最终“哭向金陵事更哀”。还有普希金童话《渔夫与金鱼》里渔夫的老婆,贪恋无节制,最后所有从金鱼那里得来的东西都化空。

——《贪恋,短视者的坟墓》

例二:

贪恋之坟广布而犹有前仆后继者。何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短视病患者也。

西方四大吝啬鬼贪恋钱财,就像吸血鬼:《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守财奴》里的葛朗台及《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中国四大守财奴贪恋钱财,就像铁公鸡:《围城》里的李梅亭、《一文钱》里的卢至、《外物》里的监河侯、《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他们,已经彻底成为金钱役使下的爬虫,毫无人格和尊严,形同行尸走肉,活着已走进了坟墓。

——《贪恋,短视者的坟墓》

例三:

紫樟,牛毛纹,色泽沉郁浓厚。红木旧了之后,颜色也转暗。这些珍贵的木头,抚摸上去质感是独特的,清朗润泽,富丽从容,有芳香味。人该如好木。岁月会让珍贵的质地更有分量,以内在、密度、硬度、特质,对抗外界流动及喧嚣。凭着天生的样貌和身材,以年轻取胜,并不是高级的优美。被生活锤炼过,充满内心历史,最终心定意平,这才有了人的品格。

——庆山《镜湖·风雅》

比证法一般在结构上表现为总分式。其中对比法可以是正比,可以是反比,可以是正反对比;类比法可以是不同类事物之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道理之比;而排比法则更多使用同理可推。以上三种比证法综合使用,可以让文章条分缕析,层次井然,又不乏文采和诗意。

四、引证法例析

引证法,即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伟人语录、俗语谚语、生活常识、诗词名句、文学典故、历史掌故等作为论证论据来进行论证的方法,根据引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完全引用和不完全引用。

例一:

参借给力好风,成自我志向,平青云而直上。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写道:“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时代汹涌而来,我们当作其中的参与者,借其輮以成其轮,借其绳以直其木,借其砺以利其金,借时代筛选,以追逐凌云之志,成就出类拔萃的人生辉煌。

——罗琳《怒涛霜雪际,勇为潮头人——我与这个时代》

例二:

参行辽远征途,筑社会根基,度关山万里程。

时代推进间,我们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以参与者的姿态起跑。《五灯会元》有云:“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欲得破愚之明,就必须做融入黑暗的明灯。这种积极的参与,如塞罕坝的青年们,他们承袭绿色家园,艰苦奋斗,为改变周围环境,为减轻社会问题,切实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同为参与者的我们,也应争做“破愚明道”的熊熊燃烧之灯,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明亮而坚定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梦征途上。

——罗琳《怒涛霜雪际,勇为潮头人——我与这个时代》

引证法所引之句可用在段落开头,可用在段落中间,亦可用在段落结尾。但不管怎么用,引用后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借其言味其理,依理展开分析,将引言之理与具体事例之理融为一体,共同证明论点。

五、喻证法例析

喻证法,即通过大家熟知的一般事物来作比喻,从而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的方法,它可以使观点更为清晰,让讀者更易理解。

例:

弓总是很受伤。

为了释放力,她需要一次次绷紧身躯,在逐渐的积蓄力量中完成动兔一脱、骐骥一跃、龙虎一腾、铿然一作。这是一种忍者的哲理,更是一种受伤的学问。试想,纵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石仍会岁月留痕,更何况在手与弦的双重作用下整日与数量打交道的弓呢?

弓总是很受伤。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受伤”中,弓才是真正的弓、坚强的弓、英名的弓,甚或是伟大的弓。她需要这样一种“受伤”与她的灵魂一道载入弓的家族的功名册,那一道道“伤口”就是弓英雄的勋章啊!

喻证法一般会在人称上先作改变以显示其人性化,然后在行文中融比喻、比拟于一体,所以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亲切自然。

猜你喜欢

证法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递进式分论点的分类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寻找论点把握论据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三个猜想的另证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