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正在模仿我们
2020-01-25毛曙阳
毛曙阳
“孩子们正在模仿我们。”这是我在一所托幼机构的墙上看到的提示语。这句话看起来平常,其实内涵丰富,值得我们深思。
思考之一,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体现了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一种主动学习。大人们在生活中会相互模仿和相互学习,孩子们更是天生的模仿家。他们是主动的学习者,渴望与外部世界建立密切联系。他们会细心地观察和揣摩大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大人的行为,会惟妙惟肖地模仿大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和态度。他们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
案例1:学做早操(点点妈妈提供)。点点喜欢在家玩“幼儿园”游戏。晚饭后,点点扮演老师,召集全家人一起做操。点点站在前面领操,不断地提醒:“某某,你的腰要弯下去。”“某某,你的手要伸直。”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小班早操。
案例2:安慰新伙伴(丁老师提供)。开学了,班里来了一个新伙伴睿睿。睿睿刚到班级时,脸上还挂着眼泪。我拿了一张纸巾帮他擦眼泪,可是睿睿还是很伤心,他说:“我想妈妈。”于是,我抱了抱他,说:“我和你妈妈说过了,她会早一点来接你的。”吃点心时,睿睿又流起了眼泪。朵朵看见后,立刻拿了纸巾帮睿睿擦,还抱一抱他,说:“睿睿不要哭了,幼儿园可好玩了,你妈妈会早一点来接你的。”
案例3:路上小心(小元妈妈提供)。每次孩子爸爸出门上班时,我都会说:“孩子他爸,再见!路上小心,开车慢一点。”一旁的孩子似乎已经明白了这样的关心。现在,只要爸爸、妈妈和姐姐出门,他都会叮嘱:“某某再见,路上小心!”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指出,“儿童富有头等社交能力,儿童具有灵活的和敏感的能力,对他们周围的人的态度和行为,都同情地产生感应,很少有成年人能把这种能力保持下来”。当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儿童天生就是有学习能力的,儿童是自主的学习者,他们对于周围的人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通过模仿,孩子们的动作会更加熟练,思维会更加敏捷,他们会获得新的技能,会更加亲近周围的人。
思考之二,因为孩子们正在模仿我们,所以大人们在孩子面前要正面引导,以身作则。儿童的模仿是全面的模仿,是不加选择的模仿,所以我们无法让孩子只模仿我们的某一类行为,而不模仿我們的另一类行为。我们会发现,自己不经意的一些行为会不知不觉地影响身边的孩子。
案例4:身体坐正(张老师提供)。吃过午饭后,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看书。我感到有些累,就把一条腿架在了另一条腿上。突然,我发现对面的一个小女孩也架腿看书。我立刻意识到,孩子正在模仿我。我赶紧把腿放下来坐正,并对周围的孩子们说:“看书时身体要坐正,要不你的身体就会弯曲哦!”对面的小女孩也马上把腿放了下来。
案例5:盘子打翻了(小宝妈妈提供)。有一次,小宝一个人坐在餐椅上吃饭,我去厨房拿菜。忽然听到“啪”的一声,我急忙出来查看,只见饭菜洒了一地,瓷碗四分五裂。小宝瞪大眼睛看着我,弱弱地喊了声“妈妈”。我忍了忍,说了几声“碎碎平安”,就和他一起收拾。小宝收拾时很积极。过了没几天,孩子爸爸不小心摔碎了一只盘子,在客厅玩的小宝立刻跑到厨房门口,大声说:“碎碎平安!”
案例6:孩子正在跟我学(小泽爸爸提供)。吃过晚饭后,我把自己“扔”进沙发里,飞速掏出手机,专心致志地看新闻。儿子跑来说,我们一起下楼玩吧。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学着自己玩。儿子点点头,跑进房间向妈妈借来手机,快速坐在我旁边专心致志地打游戏。我意识到儿子正在跟我学,我赶紧放下手机,带着儿子下楼去散步。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也常说,育人先育己,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孩子面前应谨言慎行,以身作则,要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给孩子良好的示范。
思考之三,我们不仅在孩子面前要谨言慎行,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要有一个好的样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些大人有一定的榜样意识,他们和孩子在一起时会注意遵守规则,而当孩子不在场时就会有所松懈。其实,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案例7:遵守交通规则。在一个街道的十字路口,一位老人正在耐心地等红绿灯。当绿灯亮起时,老人才慢慢地走过路口。这时,旁边有一位男士问这位老人,为什么周围没有汽车您也要耐心等待绿灯呢?老人的回答是:“如果在远处的房子里,正好有一个孩子看见我闯红灯,那么我就成了一个坏榜样。”
大人们要提升自己的素养,积极生活,不断创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觉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大人们希望孩子过上怎样的生活,那么自己就要先努力过上这样的生活。比如,如果大人们希望孩子身体健康,那么自己就要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来影响和带动孩子。人们常说,养育好一个孩子,需要一整个社区,因此孩子周围的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孩子们正在模仿我们。”这一句提示语确实很有意义,它提醒家长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