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2020-01-22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直面当今的教育现实问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一定程度被忽视,劳動教育被矮化、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旨在补齐教育短板。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教育之所以真实有效发生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劳动不仅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分水岭,更是人类提升自我的基本方式,是人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对于身心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而言,劳动不仅能够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够增强个体独立性、奋斗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1.家长要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让青少年学会“上手”和“在手”。家庭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战场,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上好“劳动教育第一堂课”,家长有其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从小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2.学校要做好劳动教育的学习指导,让青少年学会“上眼”和“上路”。学校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劳动权力和责任的认知,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3.充分发挥社会的帮扶力量,让青少年学会“用心”和“脱俗”。应净化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时刻防止“最优化”的消费目标滑向“最大化”的消费目标。使青少年保持清醒、保持活跃、保持敏锐,对拜金言论、消费至上等“异化”的环境时刻警惕,避免被其“魔化”,为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劳动精神的生成、劳动意识的培养,竭力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