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不寻常的法治课
2020-01-21钟心宇
钟心宇
王敬敬(左三)与“小小法治导航员”们一起准备法治课道具。
同学们制作了很多宪法宣传画报。
2020年12月9日一早,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的王敬敬来到海淀寄读学校和“小小法治导航员”一起忙碌着。
9月,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园法治教育,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与海淀寄读学校合作探索了“小小法治导航员”模式,第一批12名学生被任命为“小小法治导航员”。
12月9日晚上,王敬敬将和“小小法治导航员”一起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不寻常的法治课。
在校园中的社工活动室,“小小法治导航员”分为两组,一组紧张地制作宪法宣传画报,而另一组在王敬敬的带领下为当晚的法治课制作道具。“之前,我们法治进校园主要以授课为主,形式相对单一。今年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让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能影响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小小法治导航员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进行的一种新探索。”王敬敬说。
“小小法治导航员”们齐心协力,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将制作好的画报贴在校园宣传栏中。
制作宪法宣传画报的同学,没有一丝懈怠,他们要抓紧上午的时间完成制作并将画报张贴在校园的宣传栏中。高一(1)班的小志是第一批当选“小小法治导航员”的学生之一,他说:“平常我对法律知识就比较感兴趣,了解过后我就能知道做事的边界在哪。当选‘小小法治导航员,能为班级出力、争光,这是我最大的感受,以后我也希望能用我所了解到的法律知识帮助同学们。”
临近中午,“小小法治导航员”将制作好的画报进行张贴。课间时路过宣传栏的同学纷纷驻足阅读画报,因为“小小法治导航员”来自不同班级,阅读画报的同学还会互相比较、点评。一会儿,为法治课准备的小道具也已经制作完成,小卡片在桌子上堆了一片。虽然提前完成了两项制作任务,但“小小法治导航员”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课间的校园一角,“小小法治导航员”小强正在和一位同学谈话。原来,这位同学因为迟到,心里着急,没有理会已经奏起的国歌,匆匆跑进了教室。小强和这位违反校规的同学进行了谈心,并叮嘱他要尊重国旗和国歌。小强对记者说:“我是学生会的一员,劝说违规同学也是我的任务。现在,作为‘小小法治导航员我更有责任从校规校纪甚至法律等方面帮助同学们。”
同学们为法治课准备的小道具也已经制作完成。
“小小法治导航员”与同学沟通。
王敬敬为“小小法治导航员”进行了专门培训。
在上午最后一节课,王敬敬把“小小法治导航员”叫到了一起,为大家进行专门培训。这次培训和以往的法治课完全不同,王敬敬没有讲授更多的法律知识,而是着重讲解着法律的意义和与他人交流过程中的技巧。“这种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需要摸索,孩子们也需要摸索。很多同学还不太清楚自己的职责,更不知道如何以‘小小法治导航员的身份与同学交流,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沟通。”王敬敬说。
下午最后一节课,高一(1)班举办了《民法典》小知识的主题班会,班主任张旭老师特意让“小小法治导航员”来为同学们主持班会。张旭说:“与检察官讲授不同,同学间更有共同语言,这种方式,同学们更容易接受。为了准备主题班会,‘小小法治导航员也会更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小小法治导航员”主持《民法典》知识主题班会。
晚饭后,全校师生齐聚礼堂,王敬敬和“小小法治导航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不寻常的法治课。这堂法治课的“不寻常”就体现在同学们的参与程度上。互动环节,“小小法治导航员”穿梭在观众席中,模拟遨游网络的情景,而观众席中的同学们会将手中写有各种不良信息的标签贴到他们身上,其中一位“小小法治导航员”收到了同学们的“特殊照顾”,前胸、后背甚至头上贴满了小标签,引得同学们一阵大笑。随后,“小小法治导航员”来到台前,用身上的标签为大家讲解网络世界充满诱惑与危险。有了“小小法治导航员”的参与,这堂法治课同学们显得格外活跃,虽然经过一整天紧张的学习,但是大家依舊充满热情,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王敬敬与“小小法治导航员”的第一次“合作”完美落幕。张旭对记者说:“刚刚,很多同学向我表示也想成为‘小小法治导航员,大家热情都很高,这说明他们已经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杨新娥介绍说:“让学生成为法治教育的主体,是未成年人事务有未成年人参与、倾听未成年人声音先进理念的体现,也是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教育矫治的有益探索。随着这种探索的深入,‘小小法治导航员还可以参与到四叶草微课堂中,和检察官一起做主播,希望这种普法形式也能在其他学校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