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 标准在母婴同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2020-01-21丁须美
丁须美
南京华世佳宝妇产医院,江苏南京 210017
JCI 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评审模式[1-2]。南京华世佳宝妇产医院于2010 年12 月17 日顺利通过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认证,成为国内第9 家通过JCI 认证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江苏省第一家通过JCI 认证评审的医院[3]。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4]。母婴同室是该院产科的住院形式,其优点是新生儿自出生后就与母亲24 h 待在一起,这样既能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减少产妇子宫出血,又可以增进母子感情,利于婴儿的心智发育[5]。但由于产妇和新生儿体质较弱,尤其新生儿,免疫系统及身体各器官都未发育成熟,与成人相比,抵抗病菌的能力很低,因此母婴同室有效的管理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增强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1 应用JCI 标准实施母婴同室感染管理
1.1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1.1.1 三级管理模式 设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控科、临床感控组成三级感控管理小组。由分管感染管理院长担任主任委员,重点科室主任、护士长、手术室、供应室护士长、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后勤保障部等主任参加,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JCI 标准,结合该院特点,制定适合该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等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感控科由1名专职人员和1 名兼职人员组成,负责全院的感控管理,根据医院感控预防相关政策,督促检查、指导各科人员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协调各科的感控工作;临床感控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内医生、护士各一名组成,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感控小组负责科室内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做好科内人员、保洁员感控知识的培训,定期对医院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做好自查与整改。
1.1.2 完善规章制度 医院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找出医院现行运作与JCI 标准之间的差距。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借鉴公立医院成熟的管理规范,结合该院及母婴同室等特点,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安全注射管理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制度”等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使母婴同室感染控制工作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1.2 强化人员的教育与管理
1.2.1 医护人员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促进医护人员自觉养成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规范,能够认真落实医院的各项管理要求。对新员工进行有针对母婴同室感控知识的培训后方可上岗。每季度对科室里的医生、护士进行手部细菌和咽拭子采样,检出有致病菌的人员或医务人员患有皮肤病、腹泻、呼吸道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时应暂时调离母婴同室或调岗。
1.2.2 保洁人员 保洁人员文化层次低,医疗知识缺乏,没有消毒隔离的意识,并且人员流动快,加强保洁人员的感控知识培训非常必要。对新来的保洁人员进行母婴同室的消毒隔离相关知识专题培训,特别对打扫流程、隔离范围、操作要点等重要环节进行指导,教会他们怎样做好抹布、地巾等洁具使用后的清洁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液的配置与使用,规范收集医疗废物等。 并对保洁人员的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他们按要求做好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
1.2.3 孕产妇及家属 孕产妇的宣教从产前门诊、孕妇学校、助产士门诊、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开始,通过专家的讲课,在分娩前就开始接受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 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全面地向产妇及家属介绍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取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指导产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内裤,保持身体清洁;接触新生儿前清洁双手;哺乳前清洁乳头等。 教会产妇及陪护家属正确洗手的方法及产妇会阴护理的方法。
1.2.4 新生儿 新生儿的棉布类物品经高压灭菌、棉絮阳光暴晒6 h 或臭氧消毒机消毒1 h 后填充,一人一用一消毒。 新生儿脐带每日用0.5%碘伏棉签消毒两次,被尿液污染时随时消毒,碘伏棉签单支包装,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新生儿所用奶瓶、奶粉、奶勺、洗澡所用物品均一人一用,严禁混合使用。
1.3 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工作
1.3.1 基于JCI 标准, 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使民营医院的立足之本,医院多次举办全院性的JCI 标准专题培训,形成了全院员工对“医疗质量”的统一认识,“医疗质量”不仅是治疗效果的衡量,而是所有的医疗设备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所有的服务流程都符合JCI 标准,以患者安全为中心,实现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质量持续改进[6]。
1.3.2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服务流程更高效及畅通 JCI标准指明了医院的目标是为孕产妇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感染防控的目的是协调各项服务流程,提高母婴同室感染控制效果。高质量利用医疗资源,使服务流程更高效更畅通,医院成为一个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整体[7]。
1.4 加强环境及物品的清洁消毒
1.4.1 病房 母婴同室实行单人间,每个单人间分成会客厅、卧室、盥洗室。整个病房保持整洁舒适,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 min 以上。 病区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病房门口配备快速手消毒液。每天按清洁消毒规范的要求进行地面和物品的清洁,清洁用具分区分室使用,用完后统一分区清洗消毒干净、晒干备用。严格控制每次探视人数不超过2 人,时间不超过30 min,陪护、探视人员必须无呼吸道传染病,探视人员不可将鲜花带入病房,进入病房前必须先洗手等。
1.4.2 抚触泳疗室 新生儿抚触泳疗室所用物品严格实行一人一用。使用一次性毛巾和浴巾,一用一丢弃,对于重复使用的物品有专用洗衣机清洗、晾干高压灭菌后备用,浴架上的一次性隔离巾及浴缸上的一次性隔离袋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合理安排抚触泳疗顺序,将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安排在最后单独抚触泳疗,用物单独放置并有标识,单独清洗灭菌后备用。 抚触泳疗室每天用完后彻底清洁、所有物表均用500 mg/L 含氯消毒剂擦洗,空气消毒每天开窗通风2 次,每次不少于30 min,空气消毒机消毒1 h。 每季度感控科对抚触泳疗室空气及物表进行1 次监测。
1.5 医疗废弃物的规范管理
1.5.1 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训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 性毒性和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尤其是被血液、尿液、组织及分泌物等污染的废弃医用产品[8]。感控科依据JCI 标准,将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岗前培训内容,每年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和保洁员学习医疗废物管相关知识;感控科每年会同临床相关部门进行一次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临床员工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1.5.2 规范医疗废物的包装、分类、投放和收集 所有医疗垃圾容器为黄色,并且设置警示标志,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带有危险标识垃圾袋,利器放入耐渗透防刺破有危险标识的硬质容器,做好现场医疗废物分类图片和文字说明,便于员工正确投放。 废弃物达到容器的3/4 时及时封口,按时交接,正确分类医疗垃圾,做好工作中医疗垃圾的管理,减少医疗垃圾所带来的危害,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是临床护理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9]。
1.6 监测与监督
1.6.1 加强感控管理中的监管 感控科除了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和考核等事前监管外,还注重临床员工日常诊疗、护理操作行为中的督查,如每月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一次性耗材的购入、存放,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置;手卫生规范的执行,是否按规范洗手及洗手的时机、步骤是否正确;无菌操作、安全注射、员工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工作流程是否以“病人为中心”按标准流程去做,是否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10]。
1.6.2 定期做好环境卫生学检测 感控科每年对医院的重点部位、重点科室人员、重点环节做好监测计划,按时对医护人员手部细菌、 病房内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抽查,在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随时进行采样检测。
1.6.3 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督查 感控科不仅做好日常常规监测,同时还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做好不定期的消毒质量检查。对不合格的监测结果及时上报有关院领导,同时反馈给科室负责人,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并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2 结果
自医院管理实施JCI 标准后,对医院感染管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增加了员工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规范化的制度和流程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诊疗、护理操作习惯,经过全院员工10 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医院各项感控指标得到大幅度改善。 医院综合性监测数据统计:2010—2019 年期间,该院医院母婴同室床位使用率提升了30%,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大幅度提高,剖宫产抗生素使用时间由原先常规的72 h 降到在24 h,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在0.3%左右,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医院对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极大地提升了该院产科病房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了母婴同室的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3 结语
通过有效推行“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管理理念,落实JCI 标准在医院全面落地,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有效的推动医疗质量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0]。 医院持续将JCI 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管理规范融入医院自身的运行和发展中,这才是医院参加JCI 认证的目的和意义[11-12]。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是医院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监督与检查,使感控工作做到持续质量改进。实践证明,完善的管理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确保母婴安全,加强母婴同室的感染控制显得尤为重要。